- 年份
- 2024(11039)
- 2023(16057)
- 2022(13950)
- 2021(12864)
- 2020(10831)
- 2019(24519)
- 2018(24395)
- 2017(46932)
- 2016(25151)
- 2015(28288)
- 2014(28088)
- 2013(27465)
- 2012(25120)
- 2011(22900)
- 2010(23024)
- 2009(21797)
- 2008(20883)
- 2007(18597)
- 2006(16655)
- 2005(14838)
- 学科
- 济(114642)
- 经济(114449)
- 管理(78586)
- 业(69508)
- 企(60152)
- 企业(60152)
- 方法(45282)
- 数学(37775)
- 数学方法(37380)
- 财(28006)
- 中国(27619)
- 农(26650)
- 业经(25600)
- 地方(24644)
- 学(23635)
- 制(22872)
- 理论(18597)
- 和(18098)
- 农业(17410)
- 务(16967)
- 财务(16890)
- 环境(16882)
- 财务管理(16858)
- 贸(16811)
- 贸易(16798)
- 体(16526)
- 易(16218)
- 企业财务(15990)
- 银(15971)
- 银行(15926)
- 机构
- 大学(363185)
- 学院(361121)
- 济(150313)
- 经济(147090)
- 管理(141855)
- 理学(122617)
- 研究(121687)
- 理学院(121232)
- 管理学(119170)
- 管理学院(118511)
- 中国(89809)
- 京(76479)
- 科学(72932)
- 财(70812)
- 所(60412)
- 财经(55959)
- 研究所(54502)
- 中心(54059)
- 农(53146)
- 江(53092)
- 业大(50762)
- 经(50655)
- 北京(48257)
- 范(47559)
- 师范(47165)
- 经济学(45927)
- 院(43788)
- 州(42593)
- 财经大学(41471)
- 农业(41179)
- 基金
- 项目(241932)
- 科学(191146)
- 研究(179719)
- 基金(176173)
- 家(151762)
- 国家(150491)
- 科学基金(130162)
- 社会(115903)
- 社会科(109163)
- 社会科学(109131)
- 省(94036)
- 基金项目(93103)
- 自然(82825)
- 教育(82633)
- 自然科(80864)
- 自然科学(80848)
- 自然科学基金(79404)
- 划(78379)
- 编号(73405)
- 资助(72046)
- 成果(60394)
- 重点(53838)
- 部(53566)
- 发(51361)
- 课题(50477)
- 创(50265)
- 国家社会(47262)
- 制(47087)
- 创新(46856)
- 教育部(46728)
- 期刊
- 济(174524)
- 经济(174524)
- 研究(111926)
- 中国(70194)
- 财(54877)
- 管理(54567)
- 学报(54464)
- 科学(50808)
- 农(49559)
- 大学(42142)
- 教育(40572)
- 学学(39673)
- 农业(33841)
- 技术(31178)
- 融(30969)
- 金融(30969)
- 财经(28453)
- 经济研究(28334)
- 业经(27047)
- 经(24388)
- 问题(21700)
- 技术经济(18253)
- 图书(17590)
- 理论(17446)
- 科技(16771)
- 现代(16529)
- 业(16244)
- 版(16149)
- 商业(15790)
- 实践(15564)
共检索到539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佳 章平 许志成
围绕"外在的公共政策如何与个体内在的社会偏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公共品自愿供给"这一问题,在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研究的经济学理论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关于社会偏好的博弈实验、自然和田野实验等跨学科研究在公共政策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和前沿动向来对此进行解答,发现制定公共政策的情境、缺少有效信息、个体异质性均会影响合作的形成,而增强个体自主性则会改善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偏好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社会偏好 公共品 自愿供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淦未宇 刘伟
借鉴行为经济学理论思想,从社会偏好视角构建模型揭示了组织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效应与实现机理。研究表明:(1)不同于其父辈"打工挣钱"的简单物质诉求,新生代农民工还具有强烈的认同、尊重与信任等社会偏好需求;(2)组织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显著的物质激励替代效应;(3)作业进程和结果监控难度越大的工作岗位,则组织给予农民工的信任强度应该越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偏好 信任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易娟
在探究知识型员工特征及其社会偏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偏好视角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系统。分析认为,有效的激励系统应该包含3个方面,即经济偏好激励子系统、社会偏好激励子系统以及辅助支持系统。通过对社会偏好系统包含的6个子系统的详细研究,指出强化对知识型员工的社会偏好激励,不仅是当前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实践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提升知识型员工产出效率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社会偏好 激励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王恒 孙俊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将互惠偏好理论引入到双重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比较生产者和监管者在无互惠偏好和有互惠偏好下的学习水平、产出努力水平和合作努力水平,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学习水平与激励系数成正比,与学习成本负相关,与互惠偏好、固定报酬无关;初始学习能力髙的生产者和监管者可提高消费者期望收入;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努力程度与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影响系数正相关,与产出成本负相关,与固定报酬无关,但固定报酬可以促进委托代理关系构建;激励系数与风险规避系数、环境波动程度成反相关;互惠偏好系数大于临界值时努力水平与互惠偏好系数负相关,但努力程度仍大于无互惠偏好行为下的努力水平,于临界点达到峰值。
[期刊] 预测
[作者]
蒲勇健 郭心毅 陈斌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与现实不符,行为人并非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还会关注收益的公平性。本文研究引入行为经济学中行为人具有公平偏好的研究结论,运用心理规律弱化理性假设,改进并构建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代理人关注物质效用和公平分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和激励效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改变最优契约的报酬结构形式,影响激励的效率;在公平条件下建立的新互惠契约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并且是激励、保险、公平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契约。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公平偏好 契约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余辉 徐炳姝 张发明 范建昌
构建了一条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探究具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偏好的不同契约对产品绿色度的激励效果。结果表明:(1)在批发价格合同、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随着CSR偏好的增加,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都提高。(2)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关系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但均大于批发价格合同。同时,两部定价契约下的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始终大于收益共享契约,但不一定大于成本共担契约。(3)CSR偏好在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对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幅度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余辉 徐炳姝 张发明 范建昌
构建了一条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探究具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偏好的不同契约对产品绿色度的激励效果。结果表明:(1)在批发价格合同、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随着CSR偏好的增加,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都提高。(2)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关系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但均大于批发价格合同。同时,两部定价契约下的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始终大于收益共享契约,但不一定大于成本共担契约。(3)CSR偏好在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下对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幅度与契约分担比例有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张舒
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建立同时考虑工作能力差异和公平偏好强度差异的团队模型,在风险规避条件下分析均衡努力和产出,并比较公平偏好和自利偏好情形的差异。研究发现,公平偏好会降低高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同时会提高低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当员工能力大小比值大于其公平偏好强度比值的倒数时公平偏好能够帕累托改进团队生产,而风险规避一定会降低员工努力水平和团队产出。因此,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公平偏好都存在差异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应该搭档选择公平偏好强度小的高能力者和公平偏好强度大的低能力者,同时尽量选择风险规避度较弱者,组建工作团队。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李钊
采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由多个接包方参与的协作型众包项目绩效激励问题,建立并求解了基于总产出的众包绩效激励模型(TR),并与基于个人产出的激励模型(NR)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表明,众包项目保留任务量较低时,接包方利己性努力和利他性努力与项目协作效应正相关,与参与成员数量及风险偏好程度负相关;保留任务量较高时,风险偏好会提高利己性努力,却会降低利他性努力。风险偏好和接包方数量的上升均会降低发包方确定性经济收益;发包方更偏好TR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蓉
公平偏好普遍存在,在风险投资中若风险企业家受公平偏好影响,将会对其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将"公平偏好"融入到传统的风险投资双边道德模型,在研究风险投资家与公平偏好的风险企业家合作的情况下,设计更有效的双边激励机制。风险企业家嫉妒心理越强烈,风险投资家在风险投资合同将给予更多的产出份额以补偿竞争性公平偏好所带来的效用就越少。风险投资家的增值服务效率越高,风险投资家会要求的产出的份额就越多;风险企业家的创造能力越强,风险投资家提供给风险企业家的产出份额就越高。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双边道德风险 风险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鹰 宋妍
本文假定在技术外包过程中联盟成员具有风险中性、风险规避等不同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区分了技术外包方与技术提供方的4类风险偏好组合,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考察了联盟成员的不同风险态度对技术提供方的提成比例、努力水平及技术外包方收益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在联盟成员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的最优激励合同。
关键词:
技术外包 风险偏好 激励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彪 朱晓梅
HM模型是对薪酬契约进行激励机制分析的基本工具,但其立论于"经济人"假设,忽略了个体社会化属性与需求导致的心理效用偏差。考虑经营者"薪酬竞争"和"非物质需求"两类心理偏好构建拓展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数学分析表明:产出分享系数与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者薪酬竞争偏好正相关,与企业非物质激励、经营者非物质需求偏好负相关;两类心理偏好综合影响薪酬契约的激励结构、经营者的努力水平、所有者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心理偏好 激励机制 代理成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阮青松 崔浩 吕大永
非理性、非自利因素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运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企业高管为研究对象,探讨跨期选择对高管激励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跨期选择偏好对高管激励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薪酬支付的时间跨度越大,时间偏好对高管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的负向影响越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对高管激励机制的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跨期选择 时间偏好 高管激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世敏
目前对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大都建立在代理理论基础上,假定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经营者是风险规避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一假设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依据委托人和经营者可能的风险偏好情况,将其组合为9种类型分别加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委托人可能为风险中性、风险规避或风险喜好,经营者可能风险规避或风险喜好。这一结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代理理论假设,而且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促使人们对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改进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
管理学 激励机制 风险偏好,经营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