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4)
- 2023(13558)
- 2022(11294)
- 2021(10285)
- 2020(8684)
- 2019(19432)
- 2018(18627)
- 2017(36539)
- 2016(19544)
- 2015(21365)
- 2014(20845)
- 2013(20363)
- 2012(18515)
- 2011(16551)
- 2010(16790)
- 2009(16171)
- 2008(15356)
- 2007(13891)
- 2006(12277)
- 2005(11168)
- 学科
- 济(73741)
- 经济(73542)
- 管理(64752)
- 业(62653)
- 企(55229)
- 企业(55229)
- 方法(32431)
- 财(30153)
- 融(27821)
- 金融(27818)
- 数学(27404)
- 数学方法(27176)
- 中国(26098)
- 银(25675)
- 银行(25634)
- 行(24698)
- 制(24127)
- 务(20767)
- 财务(20734)
- 财务管理(20697)
- 农(20560)
- 企业财务(19927)
- 业经(19553)
- 体(16574)
- 地方(14407)
- 体制(14265)
- 贸(14108)
- 贸易(14096)
- 学(13996)
- 易(13804)
- 机构
- 大学(273726)
- 学院(271187)
- 济(115540)
- 经济(113368)
- 管理(104286)
- 研究(90879)
- 理学(90445)
- 理学院(89492)
- 管理学(88180)
- 管理学院(87682)
- 中国(75497)
- 财(59718)
- 京(55987)
- 科学(52381)
- 财经(46939)
- 农(46228)
- 所(44979)
- 中心(43083)
- 经(42679)
- 研究所(40433)
- 业大(39940)
- 江(39821)
- 经济学(37098)
- 农业(36160)
- 财经大学(35296)
- 北京(34810)
- 经济学院(33577)
- 院(32622)
- 范(32555)
- 师范(32119)
- 基金
- 项目(182608)
- 科学(145226)
- 基金(136597)
- 研究(130595)
- 家(119665)
- 国家(118649)
- 科学基金(102348)
- 社会(89080)
- 社会科(83804)
- 社会科学(83778)
- 基金项目(72413)
- 省(69873)
- 自然(65436)
- 自然科(63970)
- 自然科学(63951)
- 自然科学基金(62916)
- 教育(59924)
- 划(59282)
- 资助(54655)
- 编号(50085)
- 部(41647)
- 重点(41552)
- 成果(41513)
- 制(38856)
- 创(38850)
- 发(38054)
- 国家社会(37555)
- 创新(36469)
- 教育部(36410)
- 科研(35341)
共检索到409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臧慧苹 狄宪孔 王梅
制度决定了经济绩效,这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逻辑;但是什么决定了制度选择?以及不同制度之间是否存在严格的“优劣”判断?本文从美国的金融发展史出发,论证了社会偏好对金融管制制度的权衡影响,由此推断管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认为,在社会偏好上,美国出于对市场权力过分集中(垄断)的反感,决定了政府多年来的金融管制措施,由此形成了特定的管制制度;而这一制度分散化了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投资组合,阻止它们拥有能对工商企业产生足够控制权的股份,同时,银行被禁止跨州经营,保险公司被禁止拥有股票,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也被分散化了。这样,对于大型上市公司而言,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弱化了所有权约束,造成了“强管理者,弱所有者”...
关键词:
金融管制 公司治理 市场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鹰
从经济学视角看,公司治理文化具有节约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和加强对企业各相关方激励的作用。公司治理文化偏好不完备契约,而公司治理制度则偏好完备契约,这决定了两者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互补与替代的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文化 治理制度 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俊贤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变迁为研究对象,研究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变革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实施虽然提高了投资者保护的整体水平,但相对而言,对债权保护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债权保护水平和股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上市公司降低对股权融资的偏好,增加债务融资特别是长期债务融资比重。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融资偏好 资本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中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基金类投资机构的快速成长,进而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也逐渐成为行为金融学界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在比较标准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基金风险选择的因素,着重讨论了基金排名,即锦标赛制度对基金经理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文章基于Falk的效用模型分别讨论了在外生,内生的比较标准和混同均衡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如何改变自己的风险水平。经过研究发现,在不存在混同均衡博弈的情况下,前一期表现优异的基金会相对于表现较差的基金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在考虑混同博弈的情况下,前一期表现优异的基金会相对于表现较差的基金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2007年至2010年中国封闭基金的数据证明了前一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关键词:
FDI需求偏好 金融体制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球 魏刚 肖泽忠
本文从股东大会剩余控制权和董事会决策控制权两个层次,将家族企业控制权结构分解为金字塔结构和家族超额董事席位实现机制,并以2003—2010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法律制度效率和金融深化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家族控制权偏好背后蕴含的策略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结果发现,地区法律制度效率和金融深化显著降低家族控制权结构中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和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其影响家族控制权偏好的机理分别是降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和缓解融资约束。这些结果表明,在转型经济中的家族企业控制权结构是一种对制度蕴含机会的利用和对制度风险规避的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小平
制度环境是影响债务契约的一个重要因素,债务期限则是债务契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制度环境这一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期限结构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效力的有限性和股票市场对企业长期债务市场的替代效用,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用短期债务和股权融资替代长期债务融资的现象,最终表现为短期债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
关键词:
债务融资 短期债务 法律环境 证券市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广乾 李建标 王鹏程
偏好机制作为规制道德风险行为的基础制度安排,受到了信贷契约所处竞争态势的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信贷契约的治理效率。本文采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研究了对称市场、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三种信贷市场中偏好机制的治理效率,对比分析了三种竞争状态下的市场绩效和收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买方竞争强化了偏好机制的治理效能,卖方竞争削弱了偏好机制的治理效能;信贷契约治理效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对称市场的签约比率下降最快,卖方竞争市场的守约比率下降最快;买方竞争市场的平均绩效最高,卖方竞争市场的最低;买方竞争市场的投资者占有了较大比例的交易剩余;卖方竞争市场的企业家占有了较大比例的交易剩余。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英 何钧
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企业健康、稳定运行的核心”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现状,客观评价了该公司现行结构在产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雷光勇 曹雅丽 齐云飞
风险资本在促进经济转型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资本对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投资效率等整体性影响,尚未深入到具体投资活动。本文以A股公司为样本,基于投资偏好,考察风险资本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的内在方式。结果发现,有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长期投资强度更高而短期交易水平显著降低,尤其是资本性支出显著高于没有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并且在制度效率较好的地区,上述影响更为明显;联合投资方式和风险资本的国有背景,均能对长期投资强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没有证据表明外资背景的风险资本具有显著影响投资决策的能力
关键词:
风险资本 制度效率 投资偏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盘为龙 沈宠平 刘长庚
通过对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的分析发现,企业产权分配依赖于要素的投入系数和产出系数,企业所依存的偏好、禀赋和技术条件正是通过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而主导着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从历史过程和这三个条件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产权制度演进的趋势必然是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联合产权制度。
关键词:
投入系数 产出系数 企业产权结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琴
一些经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并不向往土地的私有化改革,这与经济学界的理论推断大相径庭。本文认为,小农对于土地制度的偏好是具有充分理性的:由于土地的资源(?)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宏观约束,中国的农村土地必须同时具备社会保障功能和资产功能,因此农户选择农地制度的真实逻辑是,在"生存安全"和市场获利机会之间充分权衡,倾向于维持当前农地制度的基本架构,同时自发进行有利于其土地权益实现的各类渐进式创新。
关键词:
农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理性选择 自发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晶照 杨东涛 曹亚东
薪酬制度一般有薪酬公开、薪酬保密制或者薪酬半公开三种选择。文章从选择偏好理论出发,分析民族文化传统影响下,员工对薪酬制度的选择性偏好。指出薪酬保密虽然是西方通行的做法,但在不同的文化传统环境中,却未必适用,相反,透明的薪酬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能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更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薪酬保密 薪酬公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宪容
金融监管制度的健全性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而金融体制的健全性又在于金融体制的稳定性、有效性及公平性 ,在于市场法则的有效运作及政府对金融市场干预的程度低。这是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关键。本文从考察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确立与演进的历程中看到 ,金融监管并非以政府管制金融资源为目的 ,而是以提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为目的 ,即如何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找到均衡。面对金融全球化 ,国家仍然掌握着最大权力 ,国家如何从管制、松绑及再管制中 ,找出符合国家利益及经济发展的均衡 ,是保证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因此 ,中国应该以市场法则为依据 ,确立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并且放松管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政府管制 金融自由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有着强烈的需求偏好。中国之所以也对FDI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偏好,同中国的资本市场、银行体制、利率体制和结售汇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密切相关。
关键词:
金融体制 FDI 需求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