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2)
- 2023(9380)
- 2022(7819)
- 2021(7151)
- 2020(6176)
- 2019(13506)
- 2018(13524)
- 2017(26500)
- 2016(14144)
- 2015(15493)
- 2014(15278)
- 2013(15261)
- 2012(13748)
- 2011(12221)
- 2010(12600)
- 2009(12227)
- 2008(12377)
- 2007(11592)
- 2006(10540)
- 2005(9613)
- 学科
- 业(85566)
- 企(70397)
- 企业(70397)
- 济(63747)
- 经济(63558)
- 管理(59938)
- 农(44456)
- 农业(29548)
- 业经(29069)
- 方法(25246)
- 财(24039)
- 务(18714)
- 财务(18707)
- 财务管理(18691)
- 企业财务(17699)
- 数学(17234)
- 数学方法(17160)
- 制(16250)
- 技术(15667)
- 策(15232)
- 划(15039)
- 中国(14739)
- 体(12956)
- 和(12919)
- 环境(12493)
- 企业经济(12287)
- 理论(11850)
- 经营(11417)
- 贸(10760)
- 贸易(10754)
- 机构
- 学院(209976)
- 大学(198939)
- 济(93250)
- 经济(91684)
- 管理(91390)
- 理学(78856)
- 理学院(78261)
- 管理学(77462)
- 管理学院(77102)
- 研究(59929)
- 中国(52462)
- 农(46767)
- 财(43464)
- 京(40041)
- 农业(35094)
- 财经(34175)
- 江(33569)
- 科学(33258)
- 业大(32759)
- 经(30843)
- 中心(29679)
- 所(29001)
- 经济管理(27223)
- 经济学(26547)
- 州(25799)
- 研究所(25532)
- 商学(25372)
- 商学院(25171)
- 财经大学(24392)
- 北京(24184)
- 基金
- 项目(132946)
- 科学(108182)
- 研究(102022)
- 基金(99437)
- 家(83556)
- 国家(82578)
- 科学基金(74513)
- 社会(70593)
- 社会科(65644)
- 社会科学(65619)
- 省(53851)
- 基金项目(53685)
- 自然(46055)
- 自然科(45044)
- 自然科学(45036)
- 自然科学基金(44333)
- 教育(44067)
- 编号(42634)
- 划(41885)
- 资助(38153)
- 业(34351)
- 成果(32244)
- 创(31017)
- 部(30112)
- 制(29243)
- 发(29084)
- 国家社会(28649)
- 重点(28228)
- 创新(27989)
- 农(27856)
- 期刊
- 济(115829)
- 经济(115829)
- 研究(57507)
- 农(51298)
- 中国(41931)
- 财(37413)
- 管理(35599)
- 农业(34236)
- 科学(27803)
- 业经(26795)
- 学报(25298)
- 融(22659)
- 金融(22659)
- 大学(21388)
- 学学(20872)
- 技术(18726)
- 财经(17566)
- 业(17465)
- 经济研究(15529)
- 问题(15453)
- 经(15104)
- 农村(14025)
- 村(14025)
- 农业经济(13565)
- 教育(13337)
- 技术经济(13185)
- 世界(12227)
- 财会(11194)
- 现代(11173)
- 商业(11157)
共检索到31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琼 肖华东
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1年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数据,考察社会信用环境完善对农业龙头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显著抑制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这一抑制作用对于运营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更低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及规模更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更为明显;第三,社会信用环境的完善通过减轻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约束来有效抑制农业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并抑制涉农企业的违规行为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社会信用环境 企业违规行为 农业龙头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卓 陶云清 王帅
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违规行为。实证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降低了企业违规倾向和被稽查的可能性。同时,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也显著降低了信息披露违规、经营违规和企业管理者违规;第三,这一抑制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第四,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影响企业违规的机制包括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五,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和破产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明霞 陈宇哲
企业社会责任能否持续起到减少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结合道德一致与道德许可理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企业违规行为会先减少,随后增加,但增加程度小于减少程度,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存在非对称的U型关系。进一步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业绩期望差距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性质和业绩期望落差对此U型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业绩期望顺差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司美玲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合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其违规行为越多。进一步考察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发现,相比短期金融资产,企业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对其违规行为的增加作用越大,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由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推动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伟时
当前三资企业违规行为的成因与对策王伟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中,以外商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三资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国三资企业目前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开始并且逐渐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王浩然 万明华
董事选举作为股东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其能否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3—2018年间发生董事选举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选举得票率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事选举得票率越高,企业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小、次数越少、严重程度越低。(2)当企业代理成本较高时,董事选举得票率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3)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董事选举得票率越高,企业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越低。据此,本文认为股东应提高参与董事选举的积极性,以防范企业违规行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选举得票率方面的现有文献,有助于科学认识董事选举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为如何有效治理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爱明 周劲君
近年企业违规案件多发,各界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以2012—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违规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会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在外部融资约束较强的环境下,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会减弱。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高管海外学习背景,高管海外工作背景对于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大;高管海外背景会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提升公司聘请"国际四大"进行财务报告审计的概率,由此对企业违规行为产生影响。以上结论为预防与治理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管海外背景 企业违规 融资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永恒 万迪昉
针对媒体报道的企业违规行为区域化、反复化现象,文章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的博弈关系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动态学习的企业违规行为演化博弈模型,指出监管检查力度的不足和动态调整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进而从最优控制和演化稳定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以上现象出现后的应对措施建议,即应在短时间内采取全面检查的方式迅速降低违规行为的比例,并在后续长时期内保持必要的监管力度以进一步降低其比例并最终达到消除该类违规行为的目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王浩然 万明华
董事选举作为股东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其能否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3—2018年间发生董事选举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选举得票率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事选举得票率越高,企业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小、次数越少、严重程度越低。(2)当企业代理成本较高时,董事选举得票率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3)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董事选举得票率越高,企业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越低。据此,本文认为股东应提高参与董事选举的积极性,以防范企业违规行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选举得票率方面的现有文献,有助于科学认识董事选举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为如何有效治理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秦永恒 万迪昉
针对企业违规问题,在考虑企业风险偏好和决策理性程度异质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分析在面对监管打击时准完全理性企业群体和存在社会学习过程的有限理性企业群体的不同反应,借鉴最优随机打击理论,提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用完全随机打击和随机分组打击两种方式对抑制两类企业群体的违规会得到不同的效果,通过实验对企业违规水平与监管部门的检查打击力度以及相同检查打击力度下不同实施方式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违规水平与检查打击力度呈单调递减关系,但有限理性企业群体与检查打击力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准完全理性企业群体与检查打击力度呈线性关系;在相同的检查打击力度下,准完全理性群体在低检查打击力度时的违规比例会高于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沈璐 向锐
企业违规行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已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18年实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联合授信制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且该效应集中于管理层未持股、无机构投资者进行实地调研的企业。进一步检验发现,联合授信制度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违规倾向,但对稽查概率无显著影响。区分企业违规行为类型的检验表明,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经营活动违规行为均能起到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证实,联合授信制度通过降低企业过度融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从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研究结论不仅为新兴市场中债权人的监督治理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联合授信 过度融资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祥利
本文选取2013—2020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分析了企业违规对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违规次数与公司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在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起到了中介作用,违规行为会通过声誉机制和信号传导,降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商业信用,从而增加了违规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加重了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岳殿民 李雅欣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声誉激励的视角研究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负相关,即高声誉的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积极履行监督职能,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细分独立董事职业经历后发现,相比于高声誉理论界法学学者独立董事,高声誉实务界律师独立董事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作用更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会影响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地区法律环境越完善,高声誉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可得到以下启示:第一,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促使独立董事认真履职,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第二,要加快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制度,综合考察候选人的学历、声誉以及职业经历,聘请与企业所在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独立董事;第三,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良好市场法律环境,使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促使独立董事切实有效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尧明 赖妍
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社会资本和产品市场竞争对违规行为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越低;产品市场竞争会抑制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对违规行为的负向影响。这体现了企业社会资本和产品市场竞争对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重要性,有助于监管部门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尧明 赖妍
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社会资本和产品市场竞争对违规行为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越低;产品市场竞争会抑制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对违规行为的负向影响。这体现了企业社会资本和产品市场竞争对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重要性,有助于监管部门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