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9)
- 2023(9481)
- 2022(7848)
- 2021(7497)
- 2020(6400)
- 2019(14540)
- 2018(14819)
- 2017(28411)
- 2016(15650)
- 2015(17535)
- 2014(17840)
- 2013(16926)
- 2012(15632)
- 2011(14165)
- 2010(14592)
- 2009(13357)
- 2008(13249)
- 2007(12236)
- 2006(10731)
- 2005(9427)
- 学科
- 济(59016)
- 经济(58850)
- 管理(41762)
- 业(38579)
- 企(33389)
- 企业(33389)
- 方法(30007)
- 数学(24708)
- 数学方法(24106)
- 中国(16275)
- 学(16058)
- 农(15872)
- 理论(14869)
- 财(14815)
- 业经(13580)
- 制(13552)
- 和(11075)
- 银(10868)
- 银行(10833)
- 行(10386)
- 融(10149)
- 金融(10141)
- 体(9973)
- 地方(9792)
- 农业(9733)
- 贸(9145)
- 贸易(9141)
- 务(8989)
- 财务(8931)
- 财务管理(8906)
- 机构
- 大学(221719)
- 学院(221332)
- 管理(81329)
- 济(81127)
- 经济(79148)
- 研究(76545)
- 理学(70201)
- 理学院(69303)
- 管理学(67468)
- 管理学院(67064)
- 中国(57203)
- 科学(50404)
- 京(47570)
- 农(41920)
- 所(40106)
- 财(39838)
- 研究所(36879)
- 业大(35657)
- 中心(34782)
- 江(34501)
- 农业(32934)
- 财经(31481)
- 范(30368)
- 师范(29973)
- 北京(29559)
- 经(28538)
- 院(27747)
- 州(27322)
- 技术(26186)
- 经济学(24348)
- 基金
- 项目(150981)
- 科学(117926)
- 基金(108638)
- 研究(106510)
- 家(96964)
- 国家(96198)
- 科学基金(81199)
- 社会(66723)
- 社会科(62168)
- 社会科学(62140)
- 省(60050)
- 基金项目(56499)
- 自然(54297)
- 自然科(53149)
- 自然科学(53126)
- 自然科学基金(52188)
- 划(51336)
- 教育(51188)
- 资助(45752)
- 编号(43067)
- 成果(36367)
- 重点(34584)
- 部(32912)
- 创(31164)
- 课题(31161)
- 发(30881)
- 科研(29281)
- 创新(29116)
- 计划(29090)
- 大学(27729)
共检索到327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基于体系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是体系成熟的表现,具有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性,也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模式能够抽象和放大其在信用治理方面的工具性,是其取得国际认同的桥梁。社会信用体系理论模式用于阐明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作用和愿景,实现体系在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理论论证和衔接,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在功能结构上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工程模式以工程项目形式向国际输出中国创建的信用治理方法,传播制度性的中华诚信文化,有助于中国参与信用领域的国际治理和规则制定。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化,涵盖从模式创建到模式推广的全过程,将保证模式的完整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来逢波 任建兰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和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既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分析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国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国外低碳交通运输的实践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策略和"政府—交通运输企业—社会公众"的三方互动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璐璐
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依托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是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全面评价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新实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能够提供学校所需的较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为构建高等学校财务评价体系提供了保证。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单一财务收支指标或预算类型财务指标建立财务评价体系的片面性,并根据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多元财务评价体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务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寨璐 朱礼
面对信息时代,人们以往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受到挑战。信息时代要求“知识表现”方式和“知识获取”方式作重新调整。正是由于这种需要,人们运用本体论(Ontology)来整理知识和信息资源,并按照本体论理论来认识信息时代的“知识”和“资源”,从而获得一种在信息时代教育适应的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新利 张襄英
将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农村农产品管理体系 ,倡导建立我国农村物流体系。根据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 ,结合国外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 ,从“入世”、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成本核算等角度 ,全面分析论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物流 农村物流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洪峰 伊磊
转型金融是支持碳密集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碳密集产业是中国乃至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其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并将传递至金融系统。当前,随着绿色金融标准趋严,碳密集产业低碳转型存在对转型金融的巨大资金需求。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同属可持续金融范畴,支持领域各有侧重。近年来,较多国际机构先后出台转型金融相关文件,对转型金融内涵作出界定,对转型金融标准、分类、产品创新,以及信息披露提供指引。现有国际标准对转型金融的定位虽形成部分共识,但尚未形成统一定义,本文参照既有转型金融定义,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提出转型金融内涵界定,并对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未来,为促进国内转型金融发展,建议以出台转型金融统一指导标准、严格转型信息披露、加大转型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完善转型金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保障转型公正五个方面为重点,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转型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洪峰 伊磊
转型金融是支持碳密集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碳密集产业是中国乃至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其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并将传递至金融系统。当前,随着绿色金融标准趋严,碳密集产业低碳转型存在对转型金融的巨大资金需求。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同属可持续金融范畴,支持领域各有侧重。近年来,较多国际机构先后出台转型金融相关文件,对转型金融内涵作出界定,对转型金融标准、分类、产品创新,以及信息披露提供指引。现有国际标准对转型金融的定位虽形成部分共识,但尚未形成统一定义,本文参照既有转型金融定义,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提出转型金融内涵界定,并对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未来,为促进国内转型金融发展,建议以出台转型金融统一指导标准、严格转型信息披露、加大转型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完善转型金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保障转型公正五个方面为重点,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转型金融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桂环 尹春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教育实效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对如何将教材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构建起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出发,分析影响教育实效性发挥的根本原因,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体系 教学实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桂祥 王倩
基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与机构养老的现存问题,对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条件进行了内部与外部条件理论与实际的分析。通过分析论证,本文认为将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备初步应用条件的。
关键词:
PPP模式 养老机构 必要性 应用条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大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仲庆 刘晓芬
本文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各类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细致分析,导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般普适性指导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数理二维坐标概念,将坐标纵横两向分置为行业、区域信用建设维度,以此直观、形象地刻画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和推进路线。
关键词:
信用体系 模式 路径 指导原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璐怡
个人信用活动量严重不足,无益于经济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统计1991-1995年间,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9%,美国为83.7%,印度也有78%,而我国一直在60%以下波动,这说明我国个信用活动总量水平不足。从经济学原理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个人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值、政府消费支出以及净出口之和,即GDP=C+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对广义征信、信用管理行业、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等经常被模糊的概念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式"征信"概念的变迁及其对广义、狭义征信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重点讨论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框架设计、运行原理以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十年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征信系统的"中国模式",并指出这个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志伟
本文指出,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有效整合现有信用资源,使之承担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建议者、解释者,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倡导者、规划者、启动者,社会信用管理行业规范制定者,社会信用管理行业监督者,社会信用教育指导者等职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构建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优胜劣汰,促进创新。
关键词:
社会信用 管理体系 政府主导 市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