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6)
2023(6694)
2022(5702)
2021(5436)
2020(4483)
2019(10077)
2018(10423)
2017(18801)
2016(10812)
2015(12532)
2014(13348)
2013(12635)
2012(11811)
2011(10691)
2010(11149)
2009(10315)
2008(10460)
2007(10197)
2006(9260)
2005(8339)
作者
(32006)
(26199)
(26129)
(25245)
(16755)
(12623)
(12092)
(10190)
(10174)
(10043)
(9007)
(8992)
(8772)
(8448)
(8382)
(8001)
(7804)
(7753)
(7637)
(7581)
(6848)
(6525)
(6457)
(6355)
(6274)
(6125)
(5792)
(5770)
(5554)
(5544)
学科
(35170)
经济(35020)
管理(30340)
(24427)
(21427)
企业(21427)
中国(14442)
(13823)
(12242)
理论(12095)
(12000)
业经(11206)
方法(10611)
(9983)
地方(9639)
教育(9479)
(9113)
(8819)
银行(8797)
(8484)
(8381)
农业(8345)
(7327)
金融(7320)
教学(6948)
(6799)
财务(6746)
财务管理(6714)
(6461)
制度(6459)
机构
学院(148095)
大学(144961)
研究(52304)
(49430)
管理(48958)
经济(47679)
中国(42876)
理学(38911)
理学院(38387)
管理学(37420)
管理学院(37143)
(33102)
科学(32440)
(29438)
(28276)
(27784)
(26755)
中心(25306)
研究所(24184)
(22920)
师范(22668)
(22641)
北京(21691)
(21130)
财经(20773)
业大(20747)
技术(20744)
农业(20170)
(19152)
(18308)
基金
项目(84713)
研究(68365)
科学(63496)
基金(54547)
(46995)
国家(46433)
社会(39487)
科学基金(37957)
(36138)
社会科(35773)
社会科学(35760)
教育(33361)
编号(31853)
(29516)
成果(29140)
基金项目(27865)
课题(24284)
资助(22721)
自然(22526)
自然科(21906)
自然科学(21897)
自然科学基金(21482)
(20567)
重点(19405)
项目编号(18907)
(18353)
(18282)
(17630)
(16857)
规划(16688)
期刊
(72522)
经济(72522)
研究(50694)
中国(43831)
教育(32161)
(26560)
(25870)
学报(24365)
管理(20256)
科学(20205)
(18717)
金融(18717)
大学(18470)
农业(17009)
学学(16462)
技术(15618)
业经(13127)
图书(12555)
财经(10641)
职业(10412)
经济研究(9587)
书馆(9563)
图书馆(9563)
(9225)
问题(9113)
(8735)
论坛(8735)
(8348)
(7707)
财会(7264)
共检索到26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健  张庆云  朱光华  
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是建设领域市场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什么是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应当包括那些内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什么、等若干基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指出了当前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莎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企业负有的社会责任内容广泛,有社会公众物质利益方面的责任,也有维护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的责任。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应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及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与实际取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远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尤其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叠加期,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难点,亟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树立法治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强化信用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信用文化等,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馨  张海阳  王世贵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初级市场经济向高级信用经济的转轨时期,由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社会信用体系可以被看做是为适应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而建设的一种社会机制,是作用于特定范围内的市场规范,保证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而建立的一种信用机制。在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方面,信用制度是基础,通过建设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秦润新  
本文对构建无锡市作为特大城市城镇体系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区划调整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无锡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有姣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政府信用缺失、政府职能缺失、法律法规和信用管理制度缺失、失信惩罚不完善和信用服务不成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找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破口,建立并完善社会信用法律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并坚决落实相关惩罚机制,保护个人隐私,重视信用体系建设支撑技术和非技术内容的研究和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曲晓辉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统一性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较之1993年的会计转制,本次会计改革主要解决会计理念、原则和方法等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金科  
我国外资立法的现状已使得重构其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但对如何予以重构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 ,在重构其体系的过程中 ,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 )尽快明确界定我国外资立法的定位问题 ;(二 )修定一些悖离国际法制要求的投资措施 ;(三 )对外资逐步实施国民待遇 ,并进而统一国内法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金根  
信用证制度因能给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提供安全保障而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支付工具。而信用证之开立,则在信用证运作流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之关键作用。由此,研究信用证开立问题具有重大实益。笔者以下拟从信用证开立时间、开立条款以及信用证生效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信用证开立时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金根  陈守仁  
国际货物买卖中,一旦卖方接收到买方通过开证行所开立出来的信用证后,即应对该信用证进行审查,以便确定是否与货物买卖合同条款相符,是否存在难以办到的"软条款"。如果存在,则应当立即联系买方要求其向开证行申请修改信用证,以便为最终安全及时获得信用证与合同项下款项创造条件。鉴于信用证修改的重要性,UCP600专门用一条(第10条)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笔者以下拟对该条进行详细阐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张金康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住院、门、急诊大病和退休人员一般门、急诊,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较低的筹资率(占职工医疗总费用的45%)解决了职工医疗的突出矛盾,筑就了上海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石。同时,应当注意到,医改几年来,社会医疗保险在困难中前进,而其他保障方式停滞不前,形成了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中社会医疗保险“一只脚走路”的严峻局面。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发展补充医疗保障体系任务紧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红  陈志刚  
在分析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危害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加入WTO后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义  
信用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实质是信用主体过往行为记录对现在及以后的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参考。正确理解信用和社会信用体系作用机制,对于厘清信用的混乱认知及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稳致远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社会急剧变革及国内外对于信用的理解差异是造成我国当前信用认知混乱的重要原因。从治理基础工具角度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提升信息共享度和执行效果,促使博弈走向高信用度的均衡状态,使履约践诺成为社会各类主体的理性选择。在经济社会治理中,掌握信息的主体和做决定的主体尽量重合是保证良好社会信用秩序的基础。同时,应注重大范围和小范围信用约束相结合。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莉  崔迎琪  赵燕  江洲  
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成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系统分析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巩固完善、深化融合、创新提升”的总体建设思路和五项建设基本原则,以及夯实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以期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实施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