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8)
2023(16349)
2022(13797)
2021(12849)
2020(10763)
2019(24442)
2018(24231)
2017(46497)
2016(25343)
2015(28341)
2014(28301)
2013(27807)
2012(25459)
2011(22599)
2010(22690)
2009(21162)
2008(21060)
2007(18954)
2006(16917)
2005(14795)
作者
(72762)
(60291)
(60058)
(57057)
(38466)
(28739)
(27344)
(23676)
(23038)
(21742)
(20600)
(20414)
(19339)
(19304)
(18684)
(18371)
(17862)
(17690)
(17268)
(17257)
(15042)
(14849)
(14614)
(13940)
(13552)
(13542)
(13420)
(13272)
(12156)
(12061)
学科
(101819)
经济(101609)
(95487)
管理(87782)
(86376)
企业(86376)
方法(43619)
数学(33651)
(33596)
数学方法(33310)
业经(33285)
(32589)
中国(27009)
(23543)
财务(23461)
财务管理(23432)
农业(23009)
(22556)
企业财务(22177)
理论(20837)
技术(20377)
地方(20274)
(20027)
(19979)
(17918)
(17706)
(17255)
(16045)
贸易(16034)
环境(15771)
机构
学院(358390)
大学(354837)
管理(145241)
(138936)
经济(135817)
理学(124501)
理学院(123177)
管理学(121292)
管理学院(120624)
研究(115368)
中国(88917)
(76327)
科学(71305)
(67032)
(60671)
(57380)
(55108)
业大(53466)
财经(52678)
中心(52578)
研究所(51742)
北京(47851)
(47774)
农业(47222)
(45951)
师范(45514)
(44239)
(42520)
经济学(40029)
财经大学(38807)
基金
项目(239737)
科学(188746)
研究(179431)
基金(172295)
(149026)
国家(147626)
科学基金(127834)
社会(112705)
社会科(105998)
社会科学(105965)
(95486)
基金项目(91514)
自然(82175)
教育(81896)
自然科(80234)
自然科学(80212)
(78809)
自然科学基金(78801)
编号(74471)
资助(69518)
成果(60556)
重点(52886)
(52130)
(51753)
课题(51330)
(50804)
创新(47646)
项目编号(46297)
(45509)
国家社会(45329)
期刊
(162219)
经济(162219)
研究(106286)
中国(73008)
管理(57728)
(57331)
学报(55378)
(54871)
科学(51235)
教育(43574)
大学(42492)
学学(39792)
农业(39493)
技术(33473)
(31217)
金融(31217)
业经(29140)
财经(26126)
经济研究(24061)
(22368)
(21684)
问题(20698)
图书(19375)
技术经济(18645)
现代(17564)
科技(17493)
(17340)
理论(16728)
财会(16186)
商业(15977)
共检索到538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斯琪  麦勇  晏景瑞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是否具有治理效应?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利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并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能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可以增强地区信任水平、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者短视,从而可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治理质量低的企业和处于社会责任敏感行业中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改善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脱耦问题,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因此,要继续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要强化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约束,以更高的道德取向引导管理者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聂禄玲  徐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责任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经过近十年发展,大部分企业已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实践,但相关实践的系统性和主动性仍不强。本文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高到实践层,构建了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体系,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导入到企业战略中,并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组织保障,为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化和可操作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忠孝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含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倩   苏亦楠  
企业努力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失范行为长期共存且经常产生冲突,频发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现象引起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内涵、动因、影响、作用机制等进行回顾与总结。首先,系统阐述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定义、表现和分类,总结其度量方法,概括相关的理论诠释;其次,从制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视角,归纳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成因,从企业内外部两个层面概括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影响因素,总结社会责任脱耦对企业价值、外界认同和行业环境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最后,从研究视角、作用路径、多元化情境和数据库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有效破解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难题,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永明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各类利害关系人的信托受托人,在积极实施利己行为的同时,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应有的角色。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对政府、对投资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生态环境、对公益事业等多个方面的责任。笔者据此探讨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简洁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龚明晓  周文华  
目前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模式有两个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前者着眼于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从外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后者则着眼于企业战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从内部进行评价的模式。与此对应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际标准是AA1000与G3。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模式和两个标准各自都存在着优缺点。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我们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3R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则的建立,并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经营上必须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影响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是: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制度保障;消除就业歧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一种正确的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协调的责任机制,科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治打击力度;尽早研究和制定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冠军  
在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复杂的企业行为与社会责任决策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治理问题,重视“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跨境协同治理并构建其协同治理的层次和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脉络,并重点解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以现状分析为基础,将对外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跨境协同治理划分为企业内部协同治理、境内跨组织协同治理和境内外协同治理三个层次;然后构建了治理主体整合、治理目标契合、治理客体融合、治理手段复合、治理规则综合“五位一体”的社会责任跨境协同治理体系,提出了体系运行的建议,并指出创建“社会责任治理云平台”以促进和保障该体系的高效运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雨阳  孔东民  陶云清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动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文章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政策背景,采用2009-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对改革试点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1)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2)在正式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形下,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呈现出对正式制度的替代效应;(3)在非国有企业和公司治理薄弱的企业中,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为继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方向,也为政府和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社会价值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雪梅  卜华  
文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对食品饮料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2008到2010年深沪市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食品饮料行业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两套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即通用指标体系和行业特色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独立董事人数和债务融资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当实际控股人为国家时反而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能是国有控股人缺位导致的;从食品饮料行业特点来看,要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行还必须重视高管激励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永明  陈心怡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导致不同区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组合,探究区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条件组态路径,揭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组态分析结果构成了三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成熟型发展驱动路径、成长型发展驱动路径和初始型发展驱动路径,不同的区域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条件组态路径。该研究结论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际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晓蓓  张新民  
(一)企业层面的转变1.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将财务管理目标从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市值最大化逐步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转变。具体来说,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企业应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纳入投资决策依据,避免出现盲目投资与过度投资,最终造成产能过剩,浪费社会资源;与此同时,不应把NPV作为判断项目投资可行性的唯一指标,而应将资金投向国家大力倡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辛杰  卞江  
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研究,阐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共生理论的契合机理,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传统范式到共生范式的变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共生视阈下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维度、构成题项及权重。三个一级指标是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单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模式、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环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单元包含政府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等七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模式包含与平台入驻方的共生责任模式、与消费者/公众的共生责任模式等四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环境包含共生政治环境责任、共生文化环境责任、共生技术环境责任等五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三级指标共包含59个题项,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平台属性和共生特质。本研究明确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边界,更强调平台企业与其共生成员、履责对象的互动协同和共生演化,突破传统理论视角的局限和割裂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局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从利益相关者语境下的企业单边评价范式进阶到平台语境下企业共生协同评价范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文纲  梁征伟  唐立军  
为客观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情况进而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于零售行业企业来说,该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而且还要体现零售行业特征及行业发展要求。本文首先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体系的一般性讨论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构建了我国零售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文化伦理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五大类责任和20小项构成。然后,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为进一步研究零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指明了方向。定量分析结果支持将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基本责任、中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华  李宝英  
本文针对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从经济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环保责任、法律责任和其他责任5个方面选取20个审计评价指标,并根据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审计评价模型,构建出一套可行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克服了现有研究缺乏定性指标且单纯依赖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的缺点,以煤炭企业为例分析验证了该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