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9)
- 2023(12338)
- 2022(10115)
- 2021(9280)
- 2020(7868)
- 2019(17870)
- 2018(17563)
- 2017(34583)
- 2016(17987)
- 2015(19880)
- 2014(19451)
- 2013(19089)
- 2012(17071)
- 2011(14797)
- 2010(14599)
- 2009(13474)
- 2008(13411)
- 2007(11765)
- 2006(10069)
- 2005(8721)
- 学科
- 业(85569)
- 济(83353)
- 经济(83159)
- 企(79486)
- 企业(79486)
- 管理(70383)
- 方法(40493)
- 数学(31559)
- 数学方法(31201)
- 业经(29153)
- 财(28673)
- 农(26543)
- 务(21991)
- 财务(21956)
- 财务管理(21937)
- 企业财务(20857)
- 农业(19069)
- 中国(18580)
- 技术(17742)
- 理论(16438)
- 和(15555)
- 制(15269)
- 策(15118)
- 划(14933)
- 企业经济(12896)
- 贸(12641)
- 贸易(12635)
- 经营(12447)
- 体(12341)
- 易(12277)
- 机构
- 学院(256690)
- 大学(251320)
- 济(113282)
- 管理(111673)
- 经济(111477)
- 理学(97427)
- 理学院(96605)
- 管理学(95342)
- 管理学院(94844)
- 研究(71932)
- 中国(57542)
- 财(53200)
- 京(49853)
- 财经(43179)
- 科学(39839)
- 经(39368)
- 江(37011)
- 农(36477)
- 经济学(34924)
- 中心(34572)
- 业大(33896)
- 所(32599)
- 财经大学(32108)
- 经济学院(31665)
- 商学(31575)
- 商学院(31316)
- 经济管理(30180)
- 北京(30018)
- 研究所(29211)
- 范(28904)
- 基金
- 项目(173163)
- 科学(141361)
- 基金(130457)
- 研究(130295)
- 家(110329)
- 国家(109310)
- 科学基金(98863)
- 社会(88906)
- 社会科(83709)
- 社会科学(83684)
- 基金项目(69304)
- 省(67637)
- 自然(62430)
- 自然科(61110)
- 自然科学(61099)
- 自然科学基金(60087)
- 教育(59848)
- 划(54855)
- 资助(51896)
- 编号(51840)
- 创(39584)
- 部(39511)
- 成果(39404)
- 重点(37945)
- 业(37284)
- 国家社会(37174)
- 发(36770)
- 创新(36102)
- 人文(35313)
- 教育部(35242)
- 期刊
- 济(122699)
- 经济(122699)
- 研究(71349)
- 财(46107)
- 管理(45946)
- 中国(41986)
- 农(33955)
- 科学(31945)
- 学报(29714)
- 技术(25740)
- 大学(25202)
- 学学(24199)
- 农业(23609)
- 财经(22273)
- 业经(22089)
- 教育(21000)
- 融(20147)
- 金融(20147)
- 经(19286)
- 经济研究(19048)
- 问题(16179)
- 技术经济(15608)
- 业(14597)
- 财会(14407)
- 现代(13030)
- 商业(12862)
- 统计(12261)
- 策(11913)
- 世界(11815)
- 会计(11576)
共检索到363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京同 范若滢
信任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信任的指向性不明确而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文章从社会信任水平着手考察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显示:(1)社会信任水平每提高1%,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降低0.208%,该影响通过减弱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2)在正式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程度更弱或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时,社会信任水平对于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更大;(3)结合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考察发现,社会信任水平在影响非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中发挥的作用较之于国有企业更大。因此,对企业治理的研究思路从经济视角扩展到社会视角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的深层结构,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忠 雷光勇
文章以2007年~2011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家声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不同社会信任程度下的差异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及其水平与民企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该负向影响在高社会信任地区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可能机制是,它依赖于企业家声誉具有的谈判、寻租与担保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取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资源约束。
关键词:
企业家声誉 社会信任 现金持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子竣 王满 孙涵
供应商制衡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存在巨大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供应商制衡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降低现金持有水平。其中供应商制衡度通过两个渠道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即减少商业信用与缓解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产业政策支持与弱财政政策支持的企业中,企业供应商制衡度与现金持有水平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建伟 周伟贤
本文根据2000—2005年沪深股市586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的决定因素。实证发现投资水平、资产负债率、现金替代物与现金持有比率负相关,债务期限结构和每股股利与现金持有比率正相关,现金流、企业规模、现金流波动率和财务实力的影响随不同的成长性而不同。实证结论更多地支持了啄食理论。
关键词:
现金持有 权衡理论 啄食理论 成长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井林 刘淑莲
本文以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为基础,构建现金持有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均值回归模型与局部调整模型,针对我国675家上市公司在1999~2013年样本区间内的经验研究表明:(1)从静态的角度来说,相对于静态权衡理论来说,现金持有行为的优序融资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2)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存在均值回归现象,说明公司可能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3)从动态的视角来看,相对于优序融资理论,现金持有行为的静态权衡理论与动态权衡理论均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总之,由于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改进,现金持有行为的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辉 唐文秀 周孝华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资源依赖理论视角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对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降低现金持有水平,而且这一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制度环境的优化可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现金持有水平的抑制效应,而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彭桃英 周伟
对上市公司为何会连续几年持有大量高额现金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财务理论上有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本文以174家在1998—2000年连续3年持有高额现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验证高额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及其给企业业绩的影响,来回答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可以用何种理论解释。本文认为与代理理论相比,权衡理论更适合用来解释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现金安全,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我国企业高现金持有问题,今后更多的应该是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渠道入手。
关键词:
高额现金 代理理论 权衡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玉君 苏治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动态调整机制。针对448家上市公司在1998~2006年样本区间内的动态面板分析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具有较强的理性,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平均调整半周期约为1.4年,这与传统的静态权衡理论一致;(2)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公司倾向于维持一个目标调整区间而非特定的目标值,在此区间内调整速度较慢;(3)风险态度的差异使调整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表现为当公司大幅下偏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调整速度较快,而大幅上偏时则调整速度较慢。这意味相对于过度持有现金可能导致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对现金持有不足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更加敏感。这与本文基于动态权衡理论的预期是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卫星 胡志颖
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出发,我们提出了一个企业集团、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一个外生政策冲击对企业集团的影响,本文通过构造工具变量来克服内生性问题,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研究样本对企业集团、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与不属于企业集团控制的独立公司相比,作为集团成员的上市公司持有更少的现金,这源于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功能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其次,企业集团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所有制差异,企业集团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产权性质 现金持有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鲍金良 塞寒
本文选择2009—2017年沪深发生并购事件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估值水平和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作用与影响机理利用Logit回归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估值水平越高,企业倾向于采取股份支付方式实施并购策略;现金持有量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实施并购策略;现金持有量显著削弱了估值水平与股份支付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估值水平 并购支付方式 现金持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珏荟
本文选取200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对银行依赖度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没有监管企业持有现金,当企业对银行依赖度越大时,营造了企业借款能力的优越性,从而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减少了现金流中现金的储备。
关键词:
银行依赖度 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陈洁 解伶伶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改进企业现金持有动机与提升并购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雪丰 王晓亮 陈龙
基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理论和代理动机理论,从分析师信息中介和监督机制视角,理论推演分析师关注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选取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OLS)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分析师关注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融资约束及代理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分析师关注通过降低企业持有现金的预防性动机和代理动机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能力较强的分析师关注能更好地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分析师关注及现金持有等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博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与不存在高管金融联结的企业相比,存在高管金融联结的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较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的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负向影响更弱;与处在金融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相比,处在金融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高管金融联结对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弱。高管金融联结主要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两个机制来影响现金持有水平。本文从高管关系特征角度研究其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丰富了关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现有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继高 陆正飞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指数",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关系。我们发现,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会随着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货币政策趋于从紧时,外部融资约束增强,企业会提高现金持有水平;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外部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会降低现金持有水平。在银根紧缩期间,为了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满足未来投资需求,高成长企业会增加更多的现金。我们还发现,高成长企业和低成长企业在增加现金持有的融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的结论支持了现金持有理论中的预防性动机和权衡理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现金持有 企业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