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2)
2023(15300)
2022(12903)
2021(11757)
2020(10037)
2019(22508)
2018(22127)
2017(42938)
2016(22636)
2015(25176)
2014(24726)
2013(24018)
2012(21614)
2011(19170)
2010(19127)
2009(17525)
2008(16436)
2007(14082)
2006(12247)
2005(10180)
作者
(63856)
(53404)
(53365)
(50389)
(33853)
(25617)
(24114)
(20972)
(20253)
(18593)
(18230)
(17685)
(16888)
(16531)
(16434)
(16221)
(15875)
(15568)
(15338)
(15269)
(13144)
(13013)
(12931)
(12271)
(12158)
(11824)
(11572)
(11311)
(10704)
(10462)
学科
(110669)
经济(110483)
管理(65466)
(61456)
(51158)
企业(51158)
方法(48906)
数学(42928)
数学方法(42265)
(25227)
中国(24268)
(23086)
业经(22490)
地方(22253)
(19917)
农业(17140)
(16851)
贸易(16843)
(16348)
理论(16169)
(15353)
(15264)
环境(14754)
(14398)
财务(14340)
财务管理(14314)
技术(14193)
地方经济(14016)
企业财务(13548)
(12697)
机构
学院(318897)
大学(316996)
(139369)
经济(136959)
管理(126597)
理学(111520)
理学院(110357)
管理学(108157)
管理学院(107578)
研究(103587)
中国(75668)
(63472)
科学(63197)
(59248)
(52820)
(50416)
业大(49102)
财经(48764)
中心(47905)
研究所(46303)
(44713)
(44559)
经济学(43883)
农业(41534)
经济学院(39427)
(38719)
北京(38518)
师范(38215)
(37222)
财经大学(36387)
基金
项目(225755)
科学(179553)
基金(167341)
研究(159276)
(147222)
国家(146029)
科学基金(126822)
社会(106216)
社会科(100142)
社会科学(100112)
基金项目(88626)
(88296)
自然(83442)
自然科(81664)
自然科学(81645)
自然科学基金(80196)
教育(74164)
(74120)
资助(67978)
编号(62062)
重点(50914)
(49786)
(48303)
(47722)
成果(47571)
国家社会(44649)
创新(44582)
科研(43864)
教育部(43346)
人文(42349)
期刊
(146638)
经济(146638)
研究(87209)
中国(54558)
学报(51098)
科学(46971)
(46912)
管理(46737)
(45967)
大学(39397)
学学(37892)
农业(31747)
技术(29351)
教育(27361)
经济研究(25900)
财经(24358)
(23547)
金融(23547)
业经(23178)
(21062)
问题(18738)
统计(17909)
技术经济(17237)
(16579)
(16569)
商业(15214)
(15129)
科技(14637)
决策(14590)
(13694)
共检索到446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巍  陈琨  
本文以经济收敛模型为视角,利用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在传统的解释框架基础上增加社会信任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信任能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信任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提高0.064个百分点。稳健性检验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不依赖于额外控制变量的加入,研究结果基本上与经济收敛模型的预期相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  赵玉  
在空间经济视角下改进了Barro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和Mankiw-Romer-Weil条件收敛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内108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存在着绝对β收敛,绝对收敛速率为1.41%~1.68%,半衰期周期为41~49年;在控制了劳动力、实物资本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FDI、地方政府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变量之后,长江经济带存在条件β收敛,条件收敛速率为1.41%~1.59%,半衰期周期为44~49年;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外溢乘数约为0.13~0.35,说明经济带内存在若干个促进经济收敛的“中心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随洪光  
本文从生产部门入手,引入国家间技术扩散的互动机制,得到技术扩散下均衡增长的重要结论——在小国经济条件下,若存在完全的技术扩散,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最终收敛于统一速率;在大国经济条件下,若存在完全的技术扩散,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向大国的增长速率收敛。对于影响收敛过程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在小国经济中,均衡增长速率的大小不仅与外生变量有关,还取决于扩散国的研发投入与扩散速度。当扩散国的技术优势地位十分显著时,整个世界的均衡增长率将会由该国决定,这就是大国经济条件下的情形。此时,吸收国的收敛速度与扩散国的研发投入、扩散速度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荣虎  
文章提出了基于经济增长意义的社会核算矩阵更新模型,该模型可以很方便地在GAMS、Matlab等平台上用非线性优化的方式求解。模型的结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更新后的矩阵;二是经济增长系数,说明该更新期间的经济增长水平;三是误差矩阵,说明在新的时刻矩阵中的各分量是落后还是领先于经济增长。采用本方法计算出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总体结构上的增长,它对于研究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仿真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广义交叉熵(GRAS)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宏  李述晟  
FDI对中国经济的显性的影响表现在增长和就业两个方面,在全球经济危机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FDI的数量依然十分重要,保持稳定的外资进入仍然是政策追求目标。本文根据我国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就业变量,通过构建VAR模型对FDI、经济增长以及就业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对FDI的流入具有积极影响,但呈现波动态势。FDI和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动态的因果关系,同时FDI带来了就业的增加,这和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互动的促进关系。FDI在长期和深层次上带来的研发、技术溢出、竞争和示范效应等方面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冠艺  谢童伟  
本文依据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得到,如果港口吞吐量增加1%,那么将带动海洋产业产值增长上升0.23%;β-收敛模型的分析得到结果说明11个沿海省份大力发展港口确实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差距收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强  彭方平  
本文首次应用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省区间经济增长率在收敛速度上具有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当人均收入低于1007元时,存在经济增长障碍,一旦突破低收入门槛,在同一收入状态里,省区经济增长率趋向收敛,然而,由于较高收入省区的收入收敛速度快于较低收入省区,我国富裕省区与相对落后省区的人均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焕英  石磊  
文章采用多水平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说明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的必要性,系统的讨论了在层次数据分析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各城市发展水平等级内部收敛性及区域之间的异质性问题。并与传统线性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比对,发现在具有层次数据结构的分析中,多水平模型明显优于传统的OLS估计,同时所得结论能够更合理地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特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俏茹  刘金全  刘达禹  
本文在存在技术转移的熊彼特增长模型中考虑了非完美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技术差距的动态演变推导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双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时,一国的经济增长无法向前沿增长率收敛,体现出金融发展的瓶颈效应;而当金融发展水平高于第一门限值时,一个国家向前沿增长率收敛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最后,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越第二门限值后,其对经济增长的牵拉作用逐渐衰减,体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性。这一结果与理论猜想高度耦合,也为我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学锋  吴丽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为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文章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研究,构建基于贝叶斯分位回归计量的经济增长收敛模型,对我国近40年的GDP数据进行分时段性研究,从影响因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口增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理论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磊  
许多学者都认为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在理论上很强,但由于缺乏对文化确定性的整体信息,使得很难去建构两者间的关系模型。在对经济复杂系统认识的一定层面下,作者提出了非线性、间断理性行为的假设和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偏好与选择一致的假设,并运用模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建构了建立在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一个微观个体选择模型,从而为解释文化价值取向条件收敛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把文化视为经济增长的一个解释性变量,但逻辑起点并非以往研究的信任、信仰等,而是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其研究的逻辑络线是:主体价值取向决定了行为的选择,而行为选择推进了团体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设计,进而与经济绩效发生关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昕  
本文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其相关变量建立对数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得出FDI对GDP增长具有挤出效应。在考察这种效应的中长期表现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发现,FDI的挤出效应逐渐减弱,在经济发展中期,FDI转为促进总投资和GDP的增长,并且这种正的挤入效应在长期会得到加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兆刚  葛方艺  
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能力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2000~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创新效率及空间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创新效率偏低,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制约我国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原因。我国创新效率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一个地区创新效率的变化并不是由该地区内部因素决定的,还会受到来自相邻地区的影响。创新效率及空间效应的提升可以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收敛性,且随时间的推移收敛性不断增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立华  
基于新增长理论,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分析了信任、分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作用机理,指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均衡状态:较高的社会诚信水平有利于分工以及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后者同样有利于信任水平的提高;相反,如果社会整体的信任水平不理想,则守信者会演变为失信者,从而产生信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恶性循环";另外还存在一种中间状态的均衡结果,即信任水平和经济发展都处于静止状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从经济增长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严格假设条件和放宽假设条件下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和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在确定各省的投资配额或各省政府在确定各地区的投资配额时,采取经济增长极模式有重点、有侧重地投资比采取均匀投资模式不分重点、均匀分配地投资的经济增长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投向增长极的投资配额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增长极的资本存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随着增长极所获得的新增投资的增加,在对增长极的开发效果越来越显著的同时,极化效应程度会逐步加深,使得腹地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在确定各地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