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9)
2023(15507)
2022(13562)
2021(12533)
2020(10677)
2019(24166)
2018(23927)
2017(46137)
2016(25342)
2015(28265)
2014(28142)
2013(27795)
2012(25533)
2011(23144)
2010(22965)
2009(21373)
2008(21070)
2007(18476)
2006(16406)
2005(14286)
作者
(75699)
(62890)
(62799)
(59511)
(40163)
(30296)
(28315)
(24632)
(24096)
(22469)
(21519)
(21378)
(20219)
(19761)
(19538)
(19256)
(19167)
(18705)
(18142)
(18034)
(15896)
(15517)
(15252)
(14490)
(14131)
(14101)
(14022)
(13903)
(12719)
(12550)
学科
(96331)
经济(96126)
管理(75671)
(70518)
(59194)
企业(59194)
方法(45094)
数学(37908)
数学方法(37485)
(28091)
(27286)
中国(25357)
(23457)
业经(23249)
(21878)
农业(17999)
地方(17814)
(17780)
贸易(17774)
(17222)
理论(17207)
(16937)
(16899)
财务(16828)
财务管理(16796)
环境(16011)
企业财务(15947)
(15385)
银行(15312)
技术(15310)
机构
大学(368102)
学院(364020)
管理(141840)
(141179)
经济(138122)
理学(123616)
研究(123453)
理学院(122182)
管理学(119964)
管理学院(119321)
中国(89298)
科学(79450)
(78036)
(66996)
(66189)
(63217)
业大(59314)
研究所(57993)
中心(54658)
财经(53687)
(52836)
农业(52319)
北京(48802)
(48693)
(47877)
师范(47308)
(44238)
经济学(42459)
(42279)
财经大学(39981)
基金
项目(253913)
科学(198474)
基金(184722)
研究(180172)
(163472)
国家(162116)
科学基金(137693)
社会(114651)
社会科(107885)
社会科学(107852)
(98962)
基金项目(98723)
自然(91292)
自然科(89114)
自然科学(89085)
自然科学基金(87483)
(84249)
教育(82477)
资助(75185)
编号(72230)
成果(58722)
重点(57045)
(55784)
(52811)
(52736)
课题(49771)
创新(49289)
科研(49023)
教育部(47354)
计划(47328)
期刊
(154461)
经济(154461)
研究(105126)
中国(67478)
学报(66554)
(59994)
科学(58242)
(50636)
管理(50559)
大学(49401)
学学(46815)
农业(40682)
教育(38080)
(28872)
金融(28872)
技术(28013)
财经(26233)
业经(25299)
经济研究(24569)
(22302)
(20257)
问题(20013)
(19323)
科技(18766)
业大(17840)
图书(17436)
理论(17247)
技术经济(16357)
商业(15984)
实践(15716)
共检索到52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鹏程  刘艺铭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社会信任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降低内生性影响和更换测度指标等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的社交网络、生活信念和社会安全感是社会信任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社会信任的提高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促进家庭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等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对于方言趋同较高地区和交通位置较优越的居民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扩大内需和进一步发挥中国市场优势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也为推动供需动态平衡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峣  傅元海  王松  
消费规模特别是居民消费规模是大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目前,需求结构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深层矛盾,只有将扩大消费规模与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使规模庞大的居民消费主要通过国内市场来满足,才能使大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采用阈值协整模型对1955—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随居民消费率的变化而变化,这证明中国居民消费存在规模效应,且该效应在不同的消费规模下形成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不同的影响效应。具体地说,当居民消费规模低于0.539时,居民消费率上升0.1,第2年经济增长率仅上升0.077;居民消费率高于0.539时,居民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旭宏   刘思   马超群   陈为民  
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准自然实验,依据2003—2021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PSM-DID、安慰剂检验、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检验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建文明城市扩大了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增大了人口密度、提升了地区消费总量、降低了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且在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区位特征、常住人口规模方面具有异质性。鉴于此,应多措并举,因城施策,优化评选体系与复查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流动人口定居意愿,促进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芳  彭海红  李华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经济水平的区域异质性视角出发,构建了居民消费扩张对市场分割影响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统一市场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从省际经济层面来看,居民消费扩张过程显著抑制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这种现象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其抑制作用随经济增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从区域经济差异层面来看,居民消费扩张在统一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居民的消费扩张过程显著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并且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具有稳定性特征,中部与西部居民的消费扩张过程对统一市场的形成仍然表现出抑制作用,尤其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市场供给结构,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陈浩  宋明月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依据之一,影响着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该特征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愈加谨慎,但追根溯源,习惯形成究竟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文章探究的主要问题。以改进的Dynan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产生机制,嵌入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构建动态消费函数,采用29个省1978-2016年的城镇面板数据,在测算习惯形成、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发现:面对不确定冲击,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随之增大,促使居民降低消费倾向,并在不确定影响弱化后,抑制消费倾向的回升,在两者的相互制约中,消费倾向最终缓慢回升至某一较低的水平,因此习惯形成减慢了居民消费的变化速度,抑制了消费倾向的提高。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供给侧的多次不确定冲击,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较大的习惯形成强度,是其消费倾向持续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弱化习惯形成的强度和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应构建长效机制,努力降低不确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的研究进一步认清了消费习惯形成的性质,厘清了居民消费变化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对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马少华  孙明华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和消费选择理论,提出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力度和时效,本文构建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为0.1702,证实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有引致效应,且在长期上影响相对较大,在短期上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惠农利农、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龙  匡贤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保制度随着经济制度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过程与消费倾向的历史回顾,着重分析了社保制度在转型中的重要风险因素及其对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影响。同时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覆盖率、碎片化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替代率的提高将有利于消费倾向的提高,而碎片化率对于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提高当前社保制度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一申  臧旭恒  姚健  
税收及税制结构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税收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制结构来刺激居民消费。从异质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异质性消费者无法实现跨期最优,导致其效用函数不同。这意味着同样一单位减税额会造成不同消费者最优消费水平的不同变动。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政策节点,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居民承担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数值,以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税制结构的调整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居民消费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显著刺激居民消费,并且刺激效果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在调节税制结构的过程中,需在居民整体税负水平保持稳定或者逐步下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税制结构良性发展的同时兼顾居民消费的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振忠  王亮  张郁  
在居民消费日趋重要的今天,考察限制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交易效率指数,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交易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以199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方面,交易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消费条件或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近年来交易效率的提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因此,为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从改善物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振忠  王亮  张郁  
在居民消费日趋重要的今天,考察限制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交易效率指数,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交易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以199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方面,交易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消费条件或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近年来交易效率的提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因此,为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从改善物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云  辜萍  
社会保障制度与居民消费行为存在密切联系。论文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消费行为的影响,揭示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燕  
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整体回升的因素之一 ,而影响我国消费需求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 ,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于完善的情况下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 ,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凡空  李雪瑜  
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建立实证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情况。结论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且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另外,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数字普惠金融结构异质性、城乡居民异质性及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健  张玉新  
本文在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的消费分析框架中引入信贷传导机制,证明了信贷市场的发展可以通过放松流动性约束和促进跨期消费替代效应来缓解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高房价不能以挤出消费为代价,而应发展资产价格渠道和促进信贷可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