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6)
- 2023(2302)
- 2022(2111)
- 2021(2046)
- 2020(1806)
- 2019(4158)
- 2018(4096)
- 2017(9065)
- 2016(4788)
- 2015(5511)
- 2014(5274)
- 2013(5478)
- 2012(4826)
- 2011(4189)
- 2010(4173)
- 2009(4155)
- 2008(4460)
- 2007(4225)
- 2006(4046)
- 2005(3542)
- 学科
- 企(22252)
- 企业(22252)
- 税(21570)
- 业(21505)
- 管理(20637)
- 税收(20142)
- 收(19978)
- 济(17004)
- 经济(16859)
- 财(16332)
- 务(11432)
- 财务(11429)
- 财务管理(11419)
- 企业财务(11081)
- 方法(9769)
- 数学(6837)
- 数学方法(6824)
- 和(5651)
- 业经(5185)
- 公司(5091)
- 制(5057)
- 财政(4424)
- 理论(4420)
- 中国(4088)
- 体(4048)
- 政(3832)
- 农(3698)
- 体制(3691)
- 社会(3534)
- 企业经济(3474)
- 机构
- 大学(65079)
- 学院(64830)
- 管理(27124)
- 济(26265)
- 经济(25795)
- 理学(23626)
- 理学院(23441)
- 管理学(23263)
- 财(23147)
- 管理学院(23129)
- 研究(17079)
- 财经(16459)
- 经(14797)
- 中国(14746)
- 京(12512)
- 财经大学(12172)
- 税(11207)
- 江(9910)
- 务(9902)
- 税务(8619)
- 商学(8425)
- 商学院(8384)
- 科学(8383)
- 所(8207)
- 北京(8142)
- 经济学(7864)
- 州(7534)
- 中心(7323)
- 会计(7139)
- 经济学院(7063)
- 基金
- 项目(36039)
- 科学(29210)
- 基金(28079)
- 研究(27951)
- 家(22891)
- 国家(22680)
- 社会(20794)
- 科学基金(20786)
- 社会科(18476)
- 社会科学(18466)
- 基金项目(15044)
- 自然(12701)
- 教育(12555)
- 自然科(12443)
- 自然科学(12441)
- 省(12343)
- 自然科学基金(12268)
- 编号(11931)
- 资助(11635)
- 成果(11167)
- 划(10404)
- 性(9347)
- 部(8949)
- 项目编号(8775)
- 教育部(8346)
- 人文(8318)
- 制(8113)
- 国家社会(8003)
- 阶(7850)
- 段(7808)
共检索到105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茵 刘明辉 彭红星
本文运用中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探讨社会信任水平与公司避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所处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避税水平越高,这说明公司可能会利用社会信任进行寻租,社会信任可能被滥用。进一步地,提升社会公平能够降低社会信任被滥用的风险,从而抑制公司避税。最后,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对社会信任和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拥有更高权力的CEO受诚信文化的影响越大,公司的避税水平越低;同时,在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高,其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公司治理 信息透明度 公司避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仙花
(一)跨国公司避税地避税的手法随着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国际避税活动也愈加巧妙和活跃。利用避税地避税便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避税方式的主要手法有:1.建立基地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丹舟 罗曼璐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8年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企业避税、社会责任承担与公司价值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并非纯粹的道德展现,而是作为企业避税的风险对冲机制存在,企业避税配合社会责任承担克服了单纯避税对公司价值提升的非持续性风险和单纯社会责任承担对公司价值提升的滞后性风险,在短期和长期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企业在进行避税时会主动承担显性社会责任而规避隐性社会责任的承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整体绩效。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企业避税 社会责任 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丹舟 罗曼璐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8年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企业避税、社会责任承担与公司价值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并非纯粹的道德展现,而是作为企业避税的风险对冲机制存在,企业避税配合社会责任承担克服了单纯避税对公司价值提升的非持续性风险和单纯社会责任承担对公司价值提升的滞后性风险,在短期和长期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企业在进行避税时会主动承担显性社会责任而规避隐性社会责任的承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整体绩效。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企业避税 社会责任 公司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裴桂芬
跨国公司的国际间避税是跨国经营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想方设法利用国际间税负的差异减少纳税,而许多国家政府对国际避税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间避税的形成及主要的避税途径,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立法,以期对我国制定反避税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秀丽
信托业的兴起,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承认信托的国家和地区,其各自对信托所规定的具体法律制度不尽相同,所以只有在了解各国有关信托具体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避税目的,选择适宜的创立地等,才能达到预期的避税目的。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避税 信托避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童锦治 刘建红 潘灵娴
目前国际保险市场中,自保险市场十分活跃。许多跨国公司都设立了自保险公司,并以此来实现其避税的目的。本文剖析了国际保险市场中自保险公司的各种避税手段,并对反避税措施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
自保险公司 避税 反避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承政
跨国公司利用内部转移定价逃避税收的策略包括两种:高价和低价策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法有:商品转移、财产转移、无形资产转移、资金转移和劳务转移。对此,应采取如下对策:协调财政措施,缩小税率差异;加强会计监督;实行税收一体化政策;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建立国家反避税信息系统;加强海关对跨国公司内部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作用;提高外经人员素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本强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这一问题,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反避税制度,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就这一主题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和观察体验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观点,希望对学术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有关方面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避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曹洪彬 沈峰
各国现行税法往往很难完全解决内部保险公司避税的问题。而在我国,税法中更是缺乏有关内部保险公司的规定。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内部保险公司避税问题,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并通过加强国际间的磋商和合作,以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税收利益。
关键词:
内部保险公司 避税 税收利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冬 罗祎
公司避税降低公司透明度,弱化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师需要咨询税务专家,实施额外审计程序,以控制公司避税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因此,要求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企业性质差异、审计师执业能力差异、法律环境差异等制度因素,对这一命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避税程度越高,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当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时,民营企业避税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当处于较好的法律环境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避税程度越高时,均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具有替代的治理作用,公司避税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存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未享受税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品 方爽
本文以我国2008-2013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薪酬差距为切入点,分析了高管内部及高管与员工之间的绝对和相对薪酬差距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还是高管与员工间的薪酬差距都与公司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结论以期为监管部门薪酬政策制定和企业薪酬机制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薪酬差距 公司避税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昌 曹晓敏 蔡一炜
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企业国际避税提供了新"契机",但大量存在的国际避税行为不仅造成东道国严重的税收流失,而且对国际税收公平原则形成严峻挑战。文章以亚马逊公司避税案为例,分析数字企业的国际避税动机、行为后果,阐释数字服务税的国际发展动态,并探讨我国应对数字企业国际避税的措施。一是基于税收法定原则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立法;二是创新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征管与治理模式;三是加强税收协同治理并形成税收共治格局;四是加强国际反避税合作,以最大限度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和国家利益。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亚马逊公司 反避税 数字服务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萍
在华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不仅流失了中国大量税收,而且损害了合资与合作中中方企业的利益。经过1991—2010年持续的税制改革而建立的新税制仍存在避税空间。为了维护中国的税收权益和公平的税收秩序,一方面应尽可能填补现行税法的漏洞,推进反避税立法,完善"预约定价"制度;另一方面应建立三级反避税管理机构,剔除政绩评价中的引资指标,采取抽查加罚款制度,规制跨国公司在华的避税行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避税 反避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祥忠 付晓
由于我国房地产的持续升温、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境外离岸公司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金以境外离岸公司形式注入我国房地产,造成国家税费大量流失,因此我国应吸取他国经验,制定详细的政策来避免经济流失。
关键词:
房地产 境外离岸公司 避税 反避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