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2)
2023(6091)
2022(5227)
2021(4791)
2020(4142)
2019(9115)
2018(9104)
2017(17866)
2016(9604)
2015(10742)
2014(10668)
2013(10439)
2012(9668)
2011(8718)
2010(8938)
2009(8586)
2008(8832)
2007(8101)
2006(7330)
2005(6756)
作者
(26077)
(21980)
(21842)
(21090)
(14210)
(10621)
(10056)
(8387)
(8260)
(7960)
(7644)
(7435)
(7310)
(7081)
(6969)
(6713)
(6611)
(6553)
(6480)
(6202)
(5654)
(5367)
(5229)
(5117)
(5052)
(5034)
(4916)
(4903)
(4411)
(4259)
学科
(37357)
经济(37190)
管理(36917)
(32417)
(30658)
企业(30658)
方法(16734)
(16605)
(14174)
数学(12873)
数学方法(12765)
(11020)
财务(11001)
财务管理(10977)
企业财务(10555)
业经(10554)
(9837)
中国(9659)
(9337)
体制(8508)
理论(7433)
(7190)
(7112)
金融(7109)
(6852)
银行(6845)
(6554)
(6515)
(6487)
(6422)
机构
大学(141944)
学院(139672)
(58873)
经济(57656)
管理(54500)
理学(46642)
理学院(46194)
管理学(45562)
管理学院(45289)
研究(44408)
中国(35271)
(34176)
(28688)
财经(26168)
(23689)
科学(23436)
(21570)
(21430)
中心(20367)
财经大学(19586)
研究所(18588)
经济学(18583)
(18207)
北京(18121)
业大(16722)
经济学院(16529)
(16359)
(16340)
师范(16199)
(15895)
基金
项目(88234)
科学(71132)
研究(66774)
基金(66675)
(56472)
国家(55996)
科学基金(49320)
社会(46803)
社会科(43273)
社会科学(43258)
基金项目(34813)
(32721)
教育(31183)
自然(30046)
自然科(29372)
自然科学(29364)
自然科学基金(28903)
(27641)
资助(26954)
编号(26356)
(23847)
成果(23328)
(21278)
重点(19552)
国家社会(19285)
教育部(19091)
人文(18451)
(18443)
(18304)
课题(18057)
期刊
(68461)
经济(68461)
研究(44729)
(30426)
中国(30314)
管理(22101)
学报(19574)
科学(18512)
(17767)
(16456)
金融(16456)
大学(16205)
学学(15309)
财经(14666)
教育(14185)
(12387)
农业(11110)
经济研究(10324)
技术(10138)
业经(10002)
问题(8781)
财会(8098)
会计(7403)
(6966)
理论(6890)
(6721)
现代(6174)
改革(6043)
(6043)
实践(6015)
共检索到216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雷光勇  邱保印  姜彭  
非正式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近年来受到学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考察社会信任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具体机理及其后果,在社会信任普遍缺失的当下中国尤具重要价值。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信任对中国企业股权制衡效果的影响及深层原因。结果发现:较弱的股权制衡机制实际上是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给予一定程度信任的结果,在信任度较高的社会中,中小股东可减弱对股权制衡的内在需求;股权制衡的主要机制是信任能够缓解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减轻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道德风险的担忧;社会信任对股权制衡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企业所在地区的法律制度执行效率,并通过其对股权制衡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方召  符建华  尹龙  
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规模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因素和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制衡程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水平会越低;但是法律保护和股权制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两者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如果同步提高的话,可能会削弱股权制衡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限制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玲  杨兴全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很强。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一般社会法人控股,股权集中均不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在具有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其他大股东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大股东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修宗峰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数据,本文研究上市公司两个股权结构变量——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的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将不利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提高,少数大股东可能通过及时确认"好消息"以及滞后确认"坏消息"的方式来掩盖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会计盈余稳健性较低;而股权制衡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就有较高的稳健性,这将有利于抑制少数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的操纵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财富不受侵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冬  包晓岚  
本文以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2010~201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过度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证明股权集中度与过度投资行为存在U型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过度投资先减少,后增加;同时,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可以控制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兆斌  
上市公司以“一股独大”、“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等为特征的股权结构向来被认为是造成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市场众多弊疾的根本原因,并成为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我们认为,在股权结构选择的问题上,应该以股权结构能否促进上市公司效率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毕竟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这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宗刚  吴凌寒  
公司治理就其实质是指公司是由谁控制,并为谁的利益服务。在Berle和Means1930年的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第一次提到在美国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大量所有权分散的股东,由于经理有着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杨宁  尹筑嘉  
测算股权制衡度时不考虑股东间的关联关系可能引致偏差。鉴此,重新测算了股权制衡度,以2003~2013年927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非线性的U型关系,而"旧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线性关系;[1,2]为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灰色区间;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受股东持股模式和外部环境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条件有效论,适度的股权制衡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风华  黄俊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同时存在,但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2)大股东存在对实际控制人有制衡作用,但制衡效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相关;(3)随着大股东之间持股差距的缩小,公司绩效会变差,大股东之间的分歧效应占主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娣  林艳  
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股权制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第二,股权制衡度与现金股利呈倒U型关系,当股权制衡度∈(0,0.90),其他大股东会与第一大股东合谋,倾向现金股利分配,当股权制衡度∈(0.90,4),会对第一大股东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抑制其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攫取的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莉萍  辛宇  陈工孟  
在对大股东的性质作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情况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中都是存在的。具体来说,在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和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所表现的激励程度最高,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次之,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的上市公司最低。同时,过高的股权制衡程度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负面影响。但是,不同性质外部大股东的作用效果有明显差别,而且其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的表现也不尽一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菲  张剑飞  
文章选取2009—2016年度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是否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程度和股权激励方式对高管离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引入股权制衡度,检验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控制经营业绩、公司规模、是否亏损和控制权是否变更等一系列因素后,实施股权激励能显著降低高管离职的倾向,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高管离职的倾向越低。然而无论是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还是股权期权激励方式,与高管离职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之间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股权激励的确发挥了留住高管的效应,它是解决股东与高管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邱龙广  郭姿辰  
按照Gomes and Novae(s2001)判断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具备股权制衡的条件,从股权分置改革初步完成后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股权制衡和"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在选取的104家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中,根据前两位股东的性质,划分出12种股权制衡结构类型。通过对股权制衡与"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平均数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表现出较低水平,未能显示出股权制衡结构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奇波  宋常  
国外关于最优股权结构的研究导致了股权制衡理论的出现。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助于解决公司治理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1)和传统的认识不同,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是普遍存在的;(2)从理论上来说,股权制衡是股权结构的一种均衡状态,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均存在;(3)股权制衡有助于限制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溢价,对企业的绩效有正面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