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0)
2023(14657)
2022(12604)
2021(11838)
2020(9796)
2019(22421)
2018(22046)
2017(41757)
2016(22782)
2015(26019)
2014(25880)
2013(25618)
2012(23865)
2011(21823)
2010(21987)
2009(20625)
2008(20563)
2007(18767)
2006(16613)
2005(14835)
作者
(65063)
(54912)
(54675)
(52139)
(34448)
(26484)
(24845)
(21317)
(20682)
(19523)
(18846)
(18365)
(17332)
(17167)
(17046)
(16884)
(16626)
(15854)
(15816)
(15808)
(13661)
(13543)
(13205)
(12698)
(12432)
(12371)
(12289)
(12085)
(11108)
(11084)
学科
(103358)
经济(103181)
(60933)
管理(55804)
(51613)
方法(40373)
(39402)
企业(39402)
数学(34494)
数学方法(34193)
农业(34104)
中国(29873)
业经(25868)
地方(22861)
(22236)
(20227)
(20143)
(19873)
贸易(19863)
(19368)
(15844)
(15290)
(15143)
银行(15117)
理论(14695)
环境(14547)
(14527)
(14097)
金融(14094)
(13691)
机构
学院(328898)
大学(323826)
(140234)
经济(137325)
管理(121073)
研究(115598)
理学(103496)
理学院(102243)
管理学(100446)
管理学院(99837)
中国(91008)
(70329)
科学(70080)
(69179)
(61914)
(59228)
中心(54416)
农业(54156)
研究所(53392)
业大(51408)
(51081)
财经(48778)
(45191)
师范(44825)
(44249)
北京(43605)
经济学(43373)
(40691)
(40189)
经济学院(39211)
基金
项目(212789)
科学(167099)
研究(160382)
基金(153233)
(132879)
国家(131673)
科学基金(111617)
社会(103441)
社会科(96875)
社会科学(96846)
(83345)
基金项目(80656)
教育(72917)
(69531)
自然(68405)
编号(67343)
自然科(66714)
自然科学(66692)
自然科学基金(65485)
资助(61858)
成果(54972)
(48279)
重点(48252)
(48190)
课题(46369)
(43683)
国家社会(42920)
(40938)
创新(40889)
教育部(40772)
期刊
(164235)
经济(164235)
研究(97773)
中国(72748)
(71895)
学报(50697)
农业(48809)
科学(48210)
(47479)
管理(39009)
大学(38651)
教育(36824)
学学(36336)
(32521)
金融(32521)
业经(31590)
技术(27838)
经济研究(25194)
(24120)
财经(23958)
问题(22807)
(20721)
(18145)
世界(17999)
(17513)
资源(16847)
技术经济(16204)
农村(15893)
(15893)
农业经济(15683)
共检索到502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巍  
文章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是紧密关联的。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现实诉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在探索试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举步维艰等,导致土地流转不畅。文章指出,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现代农村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新模式,对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银梅  刘语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被赋予了社会保障功能。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强化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因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土地流转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此,目前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姝  武海宝  
农村土地流转和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如何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以私人资本作为主要力量,通过土地资本化来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另一种是以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力量,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来集中土地进行经营。第二种路径应是实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理路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既能够在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又能利用党组织的优势规范社会资本在农村的投资行为,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化解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此为依托,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的考量,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晓芳  康胜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征用农用土地现已是普遍现象。本文对比国内外被征地者的利益保障模式,从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出发,以萧山区荣星村的实践为例,对土地征用过程中旨在保障村民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涉及的资金运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研究现有社会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为农村土地征用中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和实例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宴  
土地保障是一种原始的社会保障,但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土地身份性问题,它不仅是形成我国现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直接原因,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阻碍了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宗旨是要实现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要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柏林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探析汪柏林一、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主体1.所有权主体。150年代中期,我国将私有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奠定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60年代人民公社制,农村土地又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80年代初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阶段各地积极探索的"两权"抵押、"宅基地换住房、土地换社保"、"股田制"、"两田制"、"反租倒包"等农地流转模式引发了激烈的理论争鸣。争鸣的原因在于产权基础不同、流转原则不同、风险评估不同、利益倾向不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勇  
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且不断强化,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面临新的困境,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经济效率不高、农村土地流转受阻、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等。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则鼓励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并已成为走出土地保障困境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冠清  余劲  
本研究将非农就业的“不稳定性”和“社会保障”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 2018),利用有调节效应的Logit模型和两阶段Ⅳ-Probit模型探究二者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就业不稳定性能够抑制土地转出;(2)社会保障越完善能够促进土地转出;(3)社会保障在就业不稳定性对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社会保障能弱化就业不稳定的负面作用;(4)就业不稳定性和社会保障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存在明显代际差异和风险偏好差异。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破解资本对劳动力“掐尖”式剥削的现实问题,同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自身实现稳定就业的能力,此外还需要重视土地流转合同的作用,降低土地转出的损失预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颖  蔡承智  
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过程中有诸多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其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主要受三大文化因素的影响,即家庭文化、人情文化和贫困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东兰  刘志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新农村的硬件建设,主要是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新农村的软件建设,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开始从"硬件"转向"软件",渴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方面显示了农民对更高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农民进对社会公平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强烈诉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新农村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荣平  刘力  
在政府、市场等正式社会保障供给主体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究竟是由谁来供给的呢?基于全国60村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农村中一类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宗教——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性及发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宗教对财产赠与、劳动给与、借贷施与、财产汲取、劳动汲取、借贷接受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宗教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宗教社会保障的组织效应远远大于其信仰效应,说明宗教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效应而非信仰效应。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宗教热"以及"宗教与政府的替代效应"等现象,同时对遏制极端宗教组织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位涛  
构建一元、两序列、三账户、五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土地养老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成为农民养老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口流动加快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等背景下,土地价值逐步显现。为了有效地解决土地养老保障水平度量的问题,文章构建出养老保障水平数理模型,对现实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参数变动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40年农村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预测,得出未来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大幅度提高的结论,这为制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