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7)
2023(4535)
2022(3542)
2021(3328)
2020(2398)
2019(5217)
2018(5005)
2017(9711)
2016(4943)
2015(5505)
2014(5311)
2013(5189)
2012(4651)
2011(4190)
2010(4104)
2009(3952)
2008(3844)
2007(3679)
2006(3332)
2005(2705)
作者
(13299)
(11114)
(10947)
(10723)
(6922)
(5252)
(5040)
(4215)
(4208)
(3970)
(3824)
(3598)
(3440)
(3434)
(3318)
(3255)
(3202)
(3192)
(3188)
(3121)
(2678)
(2671)
(2592)
(2566)
(2546)
(2472)
(2454)
(2453)
(2262)
(2135)
学科
(19675)
经济(19528)
管理(14542)
(13355)
(12478)
企业(12478)
(7624)
业经(7611)
方法(7358)
中国(6622)
理论(6050)
(5707)
(5330)
农业(4736)
(4547)
社会(4270)
(4251)
教育(4126)
数学(3977)
数学方法(3889)
地方(3710)
企业经济(3591)
经济理论(3524)
(3406)
财务(3367)
财务管理(3361)
企业财务(3207)
(3150)
环境(3045)
(2806)
机构
学院(70663)
大学(69245)
管理(25974)
(25847)
经济(25207)
研究(22628)
理学(22534)
理学院(22253)
管理学(21807)
管理学院(21658)
中国(15953)
(14203)
科学(13533)
(13223)
(11256)
师范(11197)
(10856)
(10630)
财经(10338)
中心(10187)
(9528)
研究所(9481)
(9282)
业大(9041)
师范大学(8933)
北京(8826)
(8561)
(8427)
经济学(7753)
财经大学(7538)
基金
项目(47657)
研究(38593)
科学(38080)
基金(33784)
(28362)
国家(28023)
社会(26756)
科学基金(24336)
社会科(23891)
社会科学(23880)
(19280)
教育(18137)
基金项目(17366)
编号(16690)
(15819)
成果(14337)
自然(13536)
自然科(13177)
自然科学(13174)
自然科学基金(12949)
资助(12451)
课题(11742)
重点(10774)
(10530)
项目编号(10475)
(10412)
国家社会(10403)
(10287)
(10133)
(10042)
期刊
(32962)
经济(32962)
研究(20813)
中国(16499)
教育(12383)
(11218)
(10418)
学报(10349)
管理(9760)
科学(9652)
大学(8379)
学学(7735)
农业(6946)
业经(6534)
技术(5705)
财经(5399)
经济研究(5062)
(4744)
金融(4744)
(4648)
(4103)
问题(4060)
图书(3863)
社会(3640)
职业(3486)
(3131)
论坛(3131)
科技(3123)
商业(3093)
现代(3042)
共检索到10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晓芳  
社会保障的经济本质是财富再分配,社会保障的内在价值是维护人的尊严,社会保障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公共利益。财富分配的结果公正与否难以用客观标准衡量,需要通过决策程序的正当性得以保障。程序正义是通过政策过程的参与,避免个人消极被动地接受关于个人利益的决策,其内在价值也是维护人的尊严。公共利益本身难以界定,需要通过程序才可能在具体的公共政策中得以实现。可见,社会保障追求程序正义是其经济本质、内在价值与根本宗旨的客观要求。程序正义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这两个原则蕴含的价值精神是权力制约和公开听证。社会保障程序正义需要在立法和行政中实现权力制约和公开听...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郑永奎  
社会保障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终极关怀的目标出发,而产生的一种“共济”、“互助”行为,它是以社会的力量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至少都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形成的分配关系。它不仅是一种利益上的积累、分割,更是道义与伦理的体现,其宗旨反映出人们对正义原则的追求,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对道德精神的弘扬。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它与国家政治、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人口政策的关系比较紧密,诸方面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社会保障作为政策和措施,在运用中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有所不同,它不受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鹏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在社会领域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我国政府推进管理转型的形势之下,能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为衡量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社会组织在价值理念、目标宗旨等方面与社会保障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理应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旨在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凡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成效显著,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太少,因而主张政府应尽可能多地增加社保支出。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社会保障事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苓玲  
社会保障权是一国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保护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公民要充分实现社会保障权,还存在诸多难点,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社会保障权的共识,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波  王志芳  
政府、社会和高校分别代表着高等教育运行过程中的三种基本力量,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三大基本主体。相对于政府和高校的质量保障,社会的质量保障主要通过市场经济引导、社会舆论监督、社会中介组织评价等途径来实现。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政府的放权与高校的自治是前提,市场的完善与文化的先进是关键,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引导是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丹  杨秀丽  
纵观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般历程,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众多,诸如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等。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作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但当前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支持不足,给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亟需优化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丹  杨秀丽  
纵观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般历程,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众多,诸如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等。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作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但当前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支持不足,给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亟需优化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榕  庄汝龙  宓科娜  
文章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框架,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定模型等方法,分析2006—2019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适度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发展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不同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全然相同,财政投入系统增长较快,而社会福利系统增速相对较慢。(2)社会保障发展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存在区域失衡问题,具有“东高西低、中部塌陷”的特征。东部地区呈现两极化现象,受国家政策红利影响,西部地区在研究期内获得较好的发展。(3)社会保障发展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东部地区高值集聚、中西部地区低值集聚为主。在研究期内,高值集聚类型有所扩展,而低值集聚类型有所收缩。(4)从负担系数来看,在研究期内东中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总体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内部也出现分化现象。从适度性来看,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但随着时间推移,中西部地区的适度性开始赶超东部地区。(5)在优化路径上,可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共济的功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留富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尤其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方面力度较大,但从整体看还存在着社会化程度低、复盖面狭窄、内容单一、基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通过以下几条路径加快改革进程:(1)根据不同保障对象,确定不同保障模式;(2)适当增加个人责任,提高社会化程度;(3)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4)积极扩大复盖范围;(5)搞好保障基金运营;(6)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俊  
社区保障对社区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而社区教育则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是一种多内容、多形式,覆盖社会各行各业的教育体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社会保障视野下全方位延伸式对社区教育进行分析和审视,明确社区教育发展目标,开发社区教育形式、扩展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的活动项目等,能够对有限的教育学视野下的社区教育研究进行补充,扩展社区教育研究,能够为我国乃至世界社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红霞  
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调节器",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社会保障也是"稳定器",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以城乡统筹视角来审视现今我国社会保障的实践路径可以发现,其在实践路径的选择与实施上都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资金筹集和运营方式、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统筹城乡背景下社会保障的有效实践和路径优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民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开云  马颖颖  王雅珠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给付结构主要以现金给付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现金给付已不足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民生需求,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给付结构。本文梳理了国际社会保障给付结构的发展趋势,结合对我国社会保障给付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给付结构存在靶向性不强、保障不充分、财政负担重、社会投资功能弱等局限,亟需从"现金为本"转向"服务为本"。同时从理念、政策、需求和技术维度阐述了社会保障给付结构转换的逻辑动力,并提出了服务为本的社会保障给付结构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优化社会保障给付结构、促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展凯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人口老龄化因素的两期迭代模型,推导出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体系下社会保障基金的平衡增长路径,进而分析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社会保障基金平稳增长路径的影响。结论显示,当经济增长率大于投资回报率时,人均社会保障基金与工资额的比率将趋近或等于某一确定水平,在人口老龄化环境下部分积累制是可行的,提高社会保障费率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体系的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彦生  王虎峰  
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经历了"平均主义—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共享发展"四个阶段的嬗变,不同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的价值选择和理念演进,引致不同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保障理念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坐标,对理念的理性思考可以未来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