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7)
2023(15143)
2022(13184)
2021(12508)
2020(10540)
2019(24227)
2018(23852)
2017(46514)
2016(25069)
2015(28162)
2014(28029)
2013(27219)
2012(24784)
2011(22165)
2010(21803)
2009(19918)
2008(19344)
2007(16729)
2006(14551)
2005(12333)
作者
(69455)
(57682)
(57181)
(54698)
(36649)
(27743)
(26159)
(22764)
(22019)
(20273)
(19671)
(19416)
(18123)
(17892)
(17850)
(17545)
(17235)
(17157)
(16476)
(16392)
(14041)
(13942)
(13934)
(13269)
(13034)
(12761)
(12598)
(12527)
(11589)
(11263)
学科
(95503)
经济(95292)
管理(73246)
(70401)
(58823)
企业(58823)
方法(48225)
数学(41449)
数学方法(40880)
(26724)
中国(26542)
(25805)
业经(21851)
(20376)
(19984)
地方(17683)
理论(17611)
(17202)
财务(17108)
财务管理(17068)
农业(16551)
(16347)
企业财务(16230)
(16136)
贸易(16130)
(15689)
(15639)
银行(15594)
技术(14843)
(14737)
机构
大学(348415)
学院(345338)
管理(141179)
(134882)
经济(131954)
理学(123043)
理学院(121751)
管理学(119450)
管理学院(118818)
研究(109440)
中国(83304)
(72498)
科学(67783)
(64647)
(52606)
(52464)
财经(52204)
业大(51461)
中心(50952)
研究所(48148)
(48039)
(47616)
北京(45259)
(44900)
师范(44490)
农业(40959)
经济学(40909)
(40309)
(39442)
财经大学(39313)
基金
项目(244568)
科学(192735)
基金(178926)
研究(178688)
(155177)
国家(153901)
科学基金(133304)
社会(114056)
社会科(107333)
社会科学(107302)
基金项目(95230)
(94219)
自然(87070)
自然科(85010)
自然科学(84990)
自然科学基金(83448)
教育(82555)
(79680)
资助(73406)
编号(72783)
成果(58416)
(54412)
重点(54102)
(50590)
(50215)
课题(49129)
创新(47207)
教育部(47144)
科研(47091)
国家社会(46542)
期刊
(140855)
经济(140855)
研究(100190)
中国(61870)
学报(54377)
科学(50175)
管理(49791)
(49364)
(47453)
大学(42292)
学学(39892)
教育(36981)
农业(32771)
(30567)
金融(30567)
技术(29497)
财经(25191)
业经(23023)
经济研究(21990)
(21368)
问题(18304)
图书(16999)
理论(16959)
(16550)
科技(16303)
(15929)
技术经济(15871)
实践(15637)
(15637)
现代(14945)
共检索到487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静  沙治慧  
在社会风险不断加大、治理手段多样化的背景下,社会保障治理社会风险的效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风险治理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保障治理效用结构模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治理满意度的角度,对现阶段社会风险分布特征下的社会保障治理效用进行评价,并从公平和可持续价值观、风险治理、民众需求、政府责任和政策宣传5个方面提出提高治理效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雪  付林  
从全国来看,农村社保工作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地方条件来看,直接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老龄化水平,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和认知水平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由于各地社保实施情况不尽相同,这里以黑龙江、辽宁、山东、浙江、江苏五个省份作为调研样本,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的物元模型,从可拓学的角度对各省农村社保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为各地方政府社保水平的横向比较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便找出差距、弥补不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强  张开云  
利用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一线调研数据,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以及建设绩效对公众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剖析公众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项目差异等制度建设公平性的缺失造成公众主观满意度的差异;制度减负作用、缩差效果的大小影响公众对制度的满意度评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公众个人层面的性别、社会层面的人均月收入、制度层面的居民间收入差距、制度减负作用显著影响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评价。女性、收入水平高的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对制度持满意态度,居民间收入差距越小、社会保障制度减负作用越大,公众对制度的满意度越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顾海兵  张实桐  张安军  
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差异明显,社会保障福利差异有不断扩大之势。本文提出了社会保障均匀度的概念,并介绍了通过社会保障基尼系数与修正的社会保障基尼系数对社会保障均匀度水平进行衡量测算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今城乡之间社会养老保障均匀度水平与城乡医疗保障均匀度水平进行了一次定量测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基尼系数为0.34,呈现中度不均匀;城乡医疗保障基尼系数0.49,呈现重度不均匀;而城乡社会保障基尼系数(0.41)处于中度不均匀状态;修正后的城乡养老保障基尼系数(0.61)和城乡医疗保障基尼系数(0.79)均处于危机的状态。这表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未能有效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淑娜  刘海燕  
当前社会风险处于高发阶段,心理安全角度的"软治理"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心理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风险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社会风险治理需要从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完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开展以心理安全为基础的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娟莉  
研究利用统计数据和农户实地调查数据,立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投资现状及其需求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费的支出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并逐步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城乡逐渐趋于平衡,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但也存在着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收入分组情况来看,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都很高;农户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很高,而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却很低;子女养老和自己储蓄养老是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莉莉  王其源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是衡量社会保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2016年上海社会质量调查"数据,首先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然后使用ISM模型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参与状况、家庭支持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地位、公平感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保障项目参与状况和公平感是表层直接因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支持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培  
社会保障风险责任的研究吴俊培一、社会保障风险的责任者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劳动者。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教育训练阶段;二是就业阶段;三是丧失劳动能力阶段。第一阶段的生存费用通常由家庭负责,就业阶段当然由劳动者的就业收入(工资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江若尘   陈宏军  
顾客是企业的战略性资产,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因此顾客满意度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创造顾客价值和满意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在新世纪之交的中国,顾客满意度管理在中国大陆得以迅速推广,成为具有战略远见企业市场运作的利器,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利用这一利器来开启中国市场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鹏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在社会领域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我国政府推进管理转型的形势之下,能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为衡量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社会组织在价值理念、目标宗旨等方面与社会保障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理应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旨在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剑  刘佳  
本文首先对"社会保障需求"进行概念分解,并运用效用理论予以解释;在此基础上,构建个体社会保障效用函数,求解得到个体社会保障需求模型;根据人口的社会和经济特征对总人口进行群体划分,并以各人口群体的"中位人"为中介,构建了总体社会保障需求模型,并说明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可获得性,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慧君  李树茁  
为了理清性别失衡对公共安全影响机制与作用模式,本文首先描述了转型社会中社会风险的主要形态,及性别失衡放大社会风险的途径;其次,通过改进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模型,构建了性别失衡背景下社会风险放大的理论解释框架,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揭示性别失衡背景下社会风险放大途径,提出以网络治理为工具的危机管理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菁  马万太  
CRM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客户满意度评价则是CRM特别是分析CRM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了用客户满意度来评价企业服务质量的理念,建立了客户满意度评价系统结构,重点论述了该系统中的综合评判子系统;分析客户满意指标、级度综合评价法,提出了客户满意度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实现算法。服务质量衡量及客户满意度评价系统将有助于企业客观评价自身的服务质量,及时作出改进服务的决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王磊  
中国在经历迅速的转型与发展的同时,也正步入一个高风险时代。本文从简要评述人类社会风险的历时变迁入手,从社会紧张、社会脆弱和社会不安全3个维度界定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风险”,构建了衡量社会转型风险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基于统计年鉴和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具体计算了1993~2004年间的社会转型风险指数,发现这期间社会风险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尤以社会不安全指数的增长最快,但近年来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在未来几年可能在高位进入“平台期”。最后,作者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些新特点,从5个方面简要讨论了中国在转型期社会风险快速增长的发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