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3)
2023(8806)
2022(7699)
2021(7074)
2020(6288)
2019(14446)
2018(14194)
2017(28292)
2016(15439)
2015(17287)
2014(17663)
2013(17621)
2012(16758)
2011(15004)
2010(15104)
2009(13973)
2008(14010)
2007(13045)
2006(11122)
2005(9846)
作者
(45713)
(38628)
(38414)
(36898)
(24466)
(18672)
(17749)
(14976)
(14344)
(13732)
(13135)
(12790)
(12295)
(12103)
(12098)
(12020)
(11953)
(11302)
(11288)
(11009)
(9487)
(9414)
(9238)
(8803)
(8790)
(8662)
(8624)
(8583)
(7863)
(7860)
学科
(65547)
经济(65357)
管理(43309)
(42935)
(34680)
企业(34680)
方法(34539)
数学(29397)
数学方法(29127)
(19050)
(18595)
中国(16646)
(14437)
业经(13870)
(12687)
农业(12312)
(11830)
贸易(11826)
地方(11607)
(11452)
(11444)
(11236)
财务(11179)
理论(11173)
财务管理(11148)
企业财务(10664)
(10169)
银行(10146)
(9639)
(9580)
机构
大学(229248)
学院(227108)
(94616)
经济(92633)
管理(87848)
理学(76611)
理学院(75727)
研究(75666)
管理学(74354)
管理学院(73935)
中国(56558)
(47512)
科学(47115)
(44198)
(41822)
(39063)
财经(35741)
研究所(35606)
中心(35445)
业大(35388)
(33585)
农业(33168)
(32421)
(29974)
师范(29671)
北京(29568)
经济学(29560)
经济学院(26849)
财经大学(26645)
(26498)
基金
项目(152106)
科学(120092)
基金(112474)
研究(107943)
(98541)
国家(97685)
科学基金(83413)
社会(71245)
社会科(66441)
社会科学(66417)
基金项目(59946)
(58405)
自然(54417)
自然科(53222)
自然科学(53202)
自然科学基金(52322)
教育(50226)
(49477)
资助(46081)
编号(43282)
成果(35398)
(34809)
重点(34004)
(31442)
(30759)
科研(29898)
教育部(29851)
国家社会(29254)
课题(29107)
人文(28888)
期刊
(101214)
经济(101214)
研究(63570)
中国(42055)
学报(38593)
(37209)
(35155)
科学(34639)
管理(29174)
大学(28838)
学学(27332)
农业(24745)
教育(21504)
(20003)
金融(20003)
财经(18207)
技术(17628)
经济研究(17130)
业经(16625)
(15533)
问题(13501)
(13115)
(11926)
统计(11686)
商业(11563)
技术经济(11300)
理论(10913)
(10453)
(10238)
图书(9913)
共检索到32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燕源  董登新  
我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是否显著?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之间的关系究竟是负相关还是正相关?这些问题仍需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试图对我国社保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过渡时期的改革提供方法与思路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政勋  
以2005年为分界点,我国住宅业投资和住宅价格发生了结构性突变:从2005年起,我国住宅业投资不仅波动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泡沫;住房价格脱离一般商品独立运行、加速上涨并剧烈波动;住宅不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更具投资性甚至投机性的金融资产,具有向左上的供求趋势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住房价格的加速上涨使得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并超过40%的国际警戒线,房价上涨及其所带来的泡沫不仅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且随着房价的上涨,房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宏  
有关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并且各种经验证据也往往支持不同的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近年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始终居于高位及内需不足情况下,除了对高储蓄率形成原因的解释,也不断有人提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储蓄扩大内需的观点。鉴于社会保障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对社会保障影响居民储蓄的路径与机制作了基本的模型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社会保障相关因素对私人最优储蓄水平的影响幅度。最后,本文以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社会保障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水平影响下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由负向转变为正向,呈"U"型曲线;老年抚养比变量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该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畅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在当前国家实行增加居民收入政策的背景下,提出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达到拉动消费的政策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栗树和  
本文对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行为从时间、空间、截面等角度作了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有意义的判断。全文共分四部分:(一)从收入向消费的转化;(二)从收入向储蓄的转化:储蓄结构考察;(三)从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四)消费、收入、储蓄和经济增长的顺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习哲馨  庚丽娜  张文韬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会对居民储蓄产生反向影响。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重点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居民储蓄产生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长期特征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转轨有较大关系。这一转轨过程导致了社会保障福利的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通过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发生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加入社会保障因素,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改革前后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完全不同特征的现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徐天祥  
用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并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前两期的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暂时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正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民众支出的不确定性并未明显提高,因而不确定性对民众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思群  
社会保障、储蓄与资本形成·杨思群·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基本的公平和人道,是为了使人们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基本的补偿、在退休后有基本的最低收入水平。然而,任何影响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的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储蓄的安排和资本的形成,因此在考虑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顺英  
本文利用1995-2015年的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工资性收入才是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显著性因素。文章最后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马少华  孙明华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和消费选择理论,提出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力度和时效,本文构建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为0.1702,证实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有引致效应,且在长期上影响相对较大,在短期上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惠农利农、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顺英  
本文利用1995-2015年的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工资性收入才是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显著性因素。文章最后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预防性动机是居民储蓄增加的显著原因。但是,国内外的部分实证分析表明,预防性动机的强度并不显著。为此,在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是导致居民储蓄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应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凤  
本文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研究框架,根据中国居民消费、储蓄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文章的结论为居民的收水平低,消费的生命周期特征,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造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刺激居民消费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