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9)
2023(7431)
2022(6168)
2021(5568)
2020(4599)
2019(10337)
2018(9974)
2017(18845)
2016(10067)
2015(11052)
2014(10732)
2013(10553)
2012(9683)
2011(8502)
2010(8260)
2009(7336)
2008(7200)
2007(6368)
2006(5781)
2005(4941)
作者
(27481)
(22937)
(22868)
(22071)
(14495)
(11161)
(10498)
(8820)
(8807)
(8089)
(7946)
(7731)
(7437)
(7234)
(7224)
(7219)
(6742)
(6737)
(6596)
(6583)
(5713)
(5547)
(5464)
(5427)
(5342)
(5080)
(5043)
(4807)
(4650)
(4610)
学科
(43409)
经济(43255)
(22385)
管理(21262)
方法(19834)
数学(16462)
数学方法(16264)
(15453)
企业(15453)
(15038)
中国(13864)
(12850)
贸易(12848)
(12699)
(12589)
(11350)
农业(10410)
地方(9903)
业经(9886)
收入(9463)
(8460)
出口(7921)
出口贸易(7921)
(7921)
(7484)
理论(7220)
(6792)
(6009)
劳动(5991)
(5458)
机构
大学(137696)
学院(136438)
(59839)
经济(58630)
管理(50185)
研究(48635)
理学(43913)
理学院(43325)
管理学(42276)
管理学院(42039)
中国(35902)
科学(29845)
(28851)
(27587)
(23877)
中心(22186)
财经(22011)
研究所(21716)
(21529)
经济学(20220)
(20202)
(20180)
(20113)
师范(20009)
业大(19284)
经济学院(18455)
(18081)
北京(17802)
农业(16636)
师范大学(16633)
基金
项目(98599)
科学(79750)
基金(74707)
研究(70592)
(65657)
国家(65169)
科学基金(56419)
社会(49774)
社会科(46243)
社会科学(46230)
基金项目(39543)
(37220)
自然(35511)
自然科(34769)
自然科学(34762)
自然科学基金(34126)
教育(32099)
(31897)
资助(30014)
编号(26984)
重点(22522)
(22126)
成果(21576)
国家社会(21456)
(21075)
(19674)
科研(19318)
教育部(19152)
课题(18877)
创新(18567)
期刊
(62786)
经济(62786)
研究(41519)
中国(29760)
学报(21385)
科学(20528)
(19504)
(19502)
管理(17290)
大学(16757)
学学(15817)
教育(13506)
农业(13395)
经济研究(11217)
财经(10699)
技术(10483)
业经(9392)
(9239)
(9108)
金融(9108)
问题(9083)
(8764)
统计(8125)
资源(7549)
(7253)
国际(7148)
(7091)
(6372)
决策(6346)
世界(6088)
共检索到20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之彬  穆怀中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需与居民劳动收入水平相适应,文章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同时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劳动收入的适应情况,以考察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劳动收入耦合协调程度的地区差异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劳动收入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态势,且空间集聚效应逐年增强;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劳动收入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状态,且仅有北京、天津及上海的耦合协调度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而处于低度协调状态的省份在空间分布上则呈现加速集聚的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举  李小想  
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二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得出,考察期间我国数字贸易水平增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增速呈波动上升趋势;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呈现高度耦合状态,东部地区耦合关系呈波动现象;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协调关系处于低度协调阶段,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基于此,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协调体制;加快数字新基建布局,夯实产业融合根基;建构网络安全屏障,严守信息安全红线;推动智能化转型,塑造数字化发展优势,全方位强化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烨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是构成我国居民社会风险保障的两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子系统,二者存在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依据系统耦合理论,测算出当前我国商业保险发展滞后于社会保险发展,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存在"挤出效应"。从时序效应来看,二者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从严重失调逐步转向勉强协调。从空间分布来看,东、中、西部二者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要从转变观念、角色定位、政策扶持和区域协调等方面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明确二者共同发展的前提,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统筹顶层设计,满足多元化风险保障诉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张建武  
文章从代际和年龄角度定量分析了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变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收入变动的年龄效应和代际效应皆表现出明显的线性趋增,且前者大于后者。收入不平等的年龄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加速递增趋势,而不平等的代际效应稳定上升,1960年之后出生队列不平等程度较高。此外,居民劳动收入变动也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收入模式更具优势。由于代际效应和城乡差异是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促进代际公平的养老保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应受到充分重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举  张曾莲  
研究目标:测算1999~2019年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耦合协调度的实际水平并分析其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和β收敛模型。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地区异质性、时间阶段性特征明显;空间差异持续扩大,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正空间相关关系持续而稳定;全国及四大地区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过程,不同地区耦合协调度收敛位置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研究创新:测算了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进规律与收敛性。研究价值:对于总体把握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淼  李娜  边振兴  
为研究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水土流失耦合关系,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辽东山区新宾县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表征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与水土流失间耦合关系的指标体系,探讨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与水土流失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新宾县水土流失总面积为7.385×104hm2,主要以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为主,中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9.6%。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有关,农村居民点越密集,则反映人们活动强度越大,从而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越强烈。距离农村居民点1000m范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强度侵蚀以上等级水土流失比例较高,93.5...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晋梅  
在我国社会保障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为评价和完善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上的支持,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简称CHNS)的家庭收入数据,参照OECD国家核算体系,对现行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收入调节功能和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测算和分析。首先,将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统分为养老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类,在此基础上,测算1989-2015年间的收入调节功能及效果,并从城乡、地域、时间及构成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为:(1)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对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并在2000年后效果快速提升,在2015年居民基尼系数降低幅度达到0.102;(2)支出规模的不平衡导致收入调节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城乡差异,并且差异一直在加剧,2015年城镇地区的调节效果是农村地区的5倍多,以致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3)养老金在居民转移性收入中的占比,以及对收入调节的贡献率均在90%以上,而社会救助类收入和社会福利类收入的比例及收入调节的效果都极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自敏   王橹堰  
文章基于2008—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研究城市经济韧性与碳减排能力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变迁规律以及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1)城市经济韧性和碳减排能力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高值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大沿海综合经济区,低值地区主要分布在大西北、东北等综合经济区,且较多城市存在“低质量协调”陷阱;(2)经济韧性-碳减排能力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相关性,“两极”集聚空间格局明显;(3)经济韧性-碳减排能力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条件收敛趋势,相邻城市在收敛过程中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形成良性演进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伟华  
本文使用一个世代交叠模型揭示了公共教育与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布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教育能够有效地缩小家庭教育投资差距,从而降低收入差异;社会保障则通过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劳动供给、增加其有效家庭教育时间来降低收入差异。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同样的支出水平下公共教育调节收入差异的能力比社会保障更强。并且当存在财政预算约束时,从降低收入差异的角度来看,若财政预算规模较低则应当将资金优先用于公共教育;若财政预算规模较高则应当在公共教育与社会保障之间保持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玉萍  双海军  
本文基于2017-2021年30个省市区的基础数据,采用熵值法对数字贸易与绿色物流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研究数字贸易与绿色物流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30个省市区的协调度空间依赖关系。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数字贸易与绿色物流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各省域协调度在研究期间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但多数集中在勉强协调阶段;数字贸易与绿色物流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关系,其发展不稳定,空间集聚不断波动变化。因此,本文建议要不断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并在贸易中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数字贸易的水平,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促进我国数字贸易与绿色物流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绪娴  范玲  樊媛媛  
本文在对生态环境—区域灾害—社会经济活动三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三者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投影寻踪—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演化分析,并得出结论:①中国31个省份2008—2017年间生态—灾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波动较大,整体呈现W型。②全国的生态—灾害—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分布集中且耦合类型特征显著。③61.3%的省份的生态—灾害—社会系统耦合度呈上升趋势。④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个东部地区耦合度较好,西南地区耦合度较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宇峰  
城乡收入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存在,在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必定推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在区域间的流动。笔者根据农民阶层分化的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同收入层和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省际差异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德云  董迎迎  
本文借鉴贝克尔理论模型,构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数理模型,并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模型显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主要原因为中国政府长期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社会保障支出向城市地区倾斜。因此,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支持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德云  董迎迎  
本文借鉴贝克尔理论模型,构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数理模型,并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模型显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主要原因为中国政府长期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社会保障支出向城市地区倾斜。因此,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支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