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7)
- 2023(5815)
- 2022(4996)
- 2021(4615)
- 2020(3913)
- 2019(8865)
- 2018(8672)
- 2017(17455)
- 2016(9163)
- 2015(10351)
- 2014(10087)
- 2013(10044)
- 2012(9140)
- 2011(8037)
- 2010(7536)
- 2009(6699)
- 2008(6271)
- 2007(5620)
- 2006(4996)
- 2005(3989)
- 学科
- 济(39517)
- 经济(39351)
- 业(22138)
- 管理(21551)
- 方法(16364)
- 农(16348)
- 企(15102)
- 企业(15102)
- 数学(13165)
- 地方(13083)
- 数学方法(13071)
- 财(12272)
- 中国(11709)
- 农业(11488)
- 业经(10108)
- 收入(10075)
- 和(6682)
- 环境(6414)
- 制(6372)
- 理论(6253)
- 学(6178)
- 发(5811)
- 地方经济(5434)
- 国民(5011)
- 社会(4957)
- 贸(4862)
- 贸易(4859)
- 国民收入(4736)
- 技术(4719)
- 易(4610)
- 机构
- 学院(121666)
- 大学(120395)
- 济(52428)
- 经济(51250)
- 管理(47844)
- 理学(42070)
- 理学院(41543)
- 管理学(40872)
- 管理学院(40639)
- 研究(39515)
- 中国(28323)
- 京(24293)
- 财(24181)
- 科学(23739)
- 农(20975)
- 中心(19268)
- 财经(19131)
- 江(19106)
- 所(18496)
- 范(18409)
- 师范(18323)
- 业大(18284)
- 经(17348)
- 经济学(16757)
- 研究所(16699)
- 农业(15867)
- 经济学院(15258)
- 师范大学(14917)
- 州(14622)
- 省(14618)
- 基金
- 项目(88065)
- 科学(70709)
- 研究(66726)
- 基金(64676)
- 家(54921)
- 国家(54355)
- 科学基金(47927)
- 社会(46630)
- 社会科(42957)
- 社会科学(42942)
- 省(37100)
- 基金项目(35574)
- 教育(29775)
- 自然(29067)
- 划(28760)
- 自然科(28384)
- 自然科学(28376)
- 自然科学基金(27852)
- 编号(27122)
- 资助(24651)
- 成果(20967)
- 发(19481)
- 部(19438)
- 重点(19063)
- 国家社会(18952)
- 课题(18336)
- 创(17925)
- 人文(17372)
- 教育部(17075)
- 制(17040)
共检索到17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勇才
利用《安徽统计年鉴》中的转移性收入数据,从社会保障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人均社会保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和不同收入户社会保障收入增速分析三个方面剖析了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社会保障覆盖面偏低、社会保障重点人群错位以及社会保障目标瞄准存在偏差等原因,使得社会保障进一步拉大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支出重点向弱势群体倾斜和改善社会保障目标瞄准机制等,以改变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现状,逐步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璐璐 寇恩惠
本文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角度来研究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文章利用1991-2008年间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等进行分析,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收入差距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进而利用总收入的基尼系数和剔除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的基尼系数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在部分年间,反倒加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舒文 杜兴端 陈成
社会保障具有综合收入分配调节功能。2003~2013年间,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非社会保障性收入分配差距呈上升趋势,社会保障性收入分配差距呈下降趋势。社会保障性收入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具有正向调节功能,缩小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但在不同年份具体效应有所差异。本文认为,提高财政投入水平、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和农村社会救助救济的覆盖面与精准度,有利于增强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东 夏柱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探讨了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微乎其微;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但是考虑到单位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配套支出,最终的结果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目前,养老金和退休金对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最为显著,但是养老金和退休金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关键词:
二次分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贤传
以安徽省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出发点,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概况,接着分析了造成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等级收入户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各组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城镇各收入组居民消费内容和质量不断升级、城镇居民的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盛行与"根消费"经久不衰等几种消费行为特点,最后,提出了关注社会分层下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把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增强企业品牌营销能力、关注礼俗消费等几条企业应对居民消费特点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消费行为 营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丽丽
通过对城乡收入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对农民收入可能存在的正向影响。通过对1978年~2012年浙江、广东、安徽、吉林、贵州等五省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协整、向量误差均衡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技术证明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对农民收入存在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农民增收受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其自身的正效应,在短期内农民收入对其自身增长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长期来看其通过自身机制实现增长的空间有限,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镇的发展能更持续长久地使农民增收。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 促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勇 杨孟禹
文章构建"收入结构—社会保障—消费升级"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2003-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进行特征研判,并利用省际面板模型考察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社会保障与消费升级的真实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前期收入、非工资性收入占比和消费物价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当期收入、工资性收入占比、个人社保缴费、消费习惯和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升级形成不同程度的抑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勇 杨孟禹
文章构建"收入结构—社会保障—消费升级"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2003-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进行特征研判,并利用省际面板模型考察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社会保障与消费升级的真实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前期收入、非工资性收入占比和消费物价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当期收入、工资性收入占比、个人社保缴费、消费习惯和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升级形成不同程度的抑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勇 杨孟禹
文章构建"收入结构—社会保障—消费升级"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2003-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进行特征研判,并利用省际面板模型考察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社会保障与消费升级的真实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前期收入、非工资性收入占比和消费物价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当期收入、工资性收入占比、个人社保缴费、消费习惯和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升级形成不同程度的抑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波
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具有正向效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分位数回归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最低幅度为1.772单位,相应的最高幅度为2.491单位。再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依然明显。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波
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具有正向效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分位数回归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最低幅度为1.772单位,相应的最高幅度为2.491单位。再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琼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企一市"的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先有企业再有城市、城市的大部分人也是企业的职工、城市与企业间有高度依存关系,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也决定了职工社会保障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安徽省淮南市缘煤而建,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原淮南矿务局)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晓丽
本文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选用万分法,通过税前收入基尼系数和税后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测算了MT指数和K指数并进行分解,经验分析了中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再分配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其效应非常微弱。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过低,这主要与中国的税制结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及征管能力有关。笔者最后提出优化税制结构、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健全收入监控机制以及引入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的社会财富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由此引发了人们心态的失衡和不满情绪的积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不安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王一如
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可以分别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进行考察。对不同口径"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的研究均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有助于缩小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但社会保障缴款显示了一定的逆向调节作用。通过结构分析发现,高收入居民的纳税比重、平均税率、税收累进程度均高于低收入组,但差别不大。同时,各收入组间收入结构、赡养人口的差别,影响了税收的再分配效应。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再分配 基尼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