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8)
2023(9423)
2022(7691)
2021(6906)
2020(5578)
2019(12382)
2018(11475)
2017(22048)
2016(11464)
2015(12307)
2014(12228)
2013(12076)
2012(11132)
2011(10126)
2010(10272)
2009(9921)
2008(8616)
2007(7693)
2006(7139)
2005(6267)
作者
(32425)
(26794)
(26643)
(25371)
(16769)
(12903)
(12246)
(10398)
(10305)
(9392)
(9351)
(9187)
(8454)
(8450)
(8419)
(8237)
(7856)
(7797)
(7550)
(7537)
(6789)
(6412)
(6328)
(6252)
(6203)
(5985)
(5926)
(5729)
(5415)
(5358)
学科
(56473)
经济(56310)
(30443)
管理(29061)
(25486)
企业(25486)
(25081)
金融(25079)
中国(22711)
(22263)
银行(22251)
(21647)
方法(21625)
地方(18896)
(18066)
数学(17751)
数学方法(17578)
业经(15779)
(15326)
(13748)
农业(12568)
中国金融(11058)
地方经济(9720)
(9578)
理论(9372)
(9161)
财务(9115)
财务管理(9104)
企业财务(8843)
(8754)
机构
学院(161890)
大学(160216)
(70891)
经济(69378)
管理(59591)
研究(56420)
理学(51683)
理学院(51017)
管理学(50054)
管理学院(49747)
中国(48300)
(33554)
科学(33282)
(32547)
中心(27767)
(27463)
财经(26659)
(25658)
研究所(24987)
(24185)
(23977)
经济学(23861)
(22319)
师范(22099)
业大(21683)
经济学院(21647)
(20537)
北京(20089)
财经大学(19994)
(19631)
基金
项目(112458)
科学(90417)
研究(83336)
基金(83083)
(71760)
国家(71129)
科学基金(61798)
社会(58260)
社会科(54331)
社会科学(54313)
(44820)
基金项目(43871)
教育(37216)
自然(37016)
(36729)
自然科(36191)
自然科学(36185)
自然科学基金(35544)
资助(32957)
编号(32582)
(26318)
重点(26059)
成果(26025)
(24828)
国家社会(24659)
(23579)
课题(23091)
创新(22084)
发展(21719)
教育部(21622)
期刊
(77882)
经济(77882)
研究(49190)
中国(33233)
(29754)
金融(29754)
(25673)
(24907)
学报(24131)
科学(23482)
管理(20848)
大学(19049)
学学(18274)
农业(16826)
教育(14914)
财经(13532)
业经(13199)
经济研究(12975)
技术(12408)
(11734)
问题(9905)
统计(8583)
(7988)
(7719)
技术经济(7520)
商业(7452)
资源(7413)
(7289)
理论(7230)
决策(7103)
共检索到244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初立苹  
社会保障城乡融合是有效推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弥合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全局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方差分解方法对2012~2020年我国27个省份的社会保障城乡融合水平进行多维指标测算、区域差异分解、动态演进分析和结构方差分解。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城乡融合综合水平较低,但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而从子系统来看,社会保险提升最快,社会救助最高;区域间差异总体上看呈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其次是区域内部差异;从动态演进来讲,社会保障城乡融合的核密度曲线峰值左移,峰高逐年攀升,波峰宽度逐渐缩窄并且存在右拖尾现象,说明我国社会保障城乡融合绝对差异呈现明显缩小趋势,特别是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但中部区域则呈扩大趋势;方差分解表明,社会保险是城乡融合综合水平产生差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社会救助,最小则是社会福利,但各个区域的方差分解不尽相同。基于研究,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区域合作和各个系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助于提升社会保障城乡融合水平,并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提升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琼  白杏  
文章利用2007—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等方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全国和四大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可持续性和适度性是制约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关键;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其来源及贡献率依次是区域间、区域内和超变密度贡献率;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多个中心和多极化现象,东部地区不存在极化现象,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少数年份存在多极化现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马太效应”,但在加入地理空间因素后,会打破原有的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嘉琪   唐彦林  
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探寻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最高,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低于全国均值;地区间差异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西地区间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间差异;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存在极化现象;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峰  李清章  
本文通过构建社会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化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全面衡量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省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省市社会保障水平较高,中部省市次之,西部省市最低。根据实证中提取出的主因子,深入分析了导致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欣雨  王健  
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产业融合角度入手,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物流业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以及空间核密度分析揭示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其中江苏和广东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最高,达到优质协调级别。(2)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区域间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我国整体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区域内却因为虹吸效应差异在进一步扩大。(3)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已形成两大稳定的集聚区,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高-高”集聚区和以甘肃为中心的“低-低”集聚区。(4)在考虑到时间滞后和空间临近的条件下,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进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欣雨  王健  
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产业融合角度入手,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物流业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以及空间核密度分析揭示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其中江苏和广东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最高,达到优质协调级别。(2)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区域间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我国整体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区域内却因为虹吸效应差异在进一步扩大。(3)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已形成两大稳定的集聚区,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高-高”集聚区和以甘肃为中心的“低-低”集聚区。(4)在考虑到时间滞后和空间临近的条件下,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进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尤骋  
(一)宏观方面的应对之道第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的形成与扩大,尤其是其户籍制度。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便显得十分重要。取消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隔阂,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城乡地区社会福利政策得到统一,从而促进居民权利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雪  王永瑜  
研究目标:测度和考察2011~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及各子系统真实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运用熵值法测算乡村振兴水平综合指数及五个子系统指数,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揭示乡村振兴及各子系统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振兴水平和五个子系统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乡村振兴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大,五个子系统的区域差异均呈下降趋势,主要也是来源于区域间差异;除东北地区以外,全国、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绝对差异均呈稳步下降趋势。研究创新:在科学准确测度乡村振兴及各子系统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总体及各子系统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并分析动态演进特征。研究价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借鉴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彬  王赟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进特征、结构差异来源。研究方法: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方差分解法对福利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福利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不规则"M"形波动,地区福利发展呈俱乐部收敛状态;区域福利差异来源以区域间和超变密度为主,地区福利差异的空间演进呈缩小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可行能力理念与中国"五位一体"战略思想构建福利水平评价体系,从整体特征、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变以及结构分解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研究价值:为正确评价和提高中国福利水平提供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为归纳总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福利提升方面的经验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海  
城乡融合进程中,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通的速度加快,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从城乡融合视野出发,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更加关注农村地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薄弱,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法律规制层面面临立法滞后、立法层次不强、缺乏强制性以及与他法衔接不紧密的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子捷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乡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的城镇化占用了大量的农村用地,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快速的增长。合法、合理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能够促进乡村的城镇化,对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城乡融合为视角,对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与司法制度的改革进行多方位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丽坤  翟英英  史耀雄  
城乡融合视野下,原有的二元制经济体制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当前政府在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面临教育、医疗、住房、卫生等诸多方面问题。因此,应构建更适合农村迁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迁移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和矛盾,有效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立建  王震  葛玉好  
基于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对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影响。利用变量法的IVProbit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尝试解决劳动者的工资与参加社会保险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效应;第二,区域分割效应大于城乡分割效应;第三,若不解决工资与社会保险参保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则将低估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城乡分割效应和区域分割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尤骋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它的基本功能有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分配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公平等。基于我国城乡经济不平衡这一基础,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这种存在较大差距的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只有缩小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差距,才可以缓解其导致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风寿  沈默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久远的社会福利计划安排,其基本功能是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改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其中,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效应到底如何?由于研究视角及数据、方法等不同,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效应很难统一。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近20多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指标数据,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客观衡量和评估当前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达到构建中国适度性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