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8920)
2022(7478)
2021(6736)
2020(5399)
2019(12106)
2018(12220)
2017(22360)
2016(12420)
2015(14004)
2014(14338)
2013(13874)
2012(13514)
2011(12439)
2010(12696)
2009(11645)
2008(11430)
2007(10632)
2006(9912)
2005(9004)
作者
(38200)
(31557)
(31535)
(29848)
(20225)
(15252)
(14377)
(12414)
(12320)
(11653)
(10943)
(10675)
(10548)
(10266)
(10124)
(9600)
(9339)
(9255)
(9228)
(9079)
(8318)
(7955)
(7725)
(7486)
(7252)
(7209)
(7172)
(6959)
(6626)
(6594)
学科
(55148)
经济(54984)
管理(30357)
(28568)
(21911)
企业(21911)
中国(21163)
地方(19002)
(18029)
方法(15327)
业经(15093)
(12783)
农业(11830)
(11819)
理论(10985)
(10705)
(10676)
(10656)
银行(10651)
金融(10649)
(10632)
地方经济(10551)
(10530)
数学(10517)
(10455)
数学方法(10343)
(8724)
环境(8502)
教育(8406)
(8357)
机构
学院(177833)
大学(174986)
研究(70137)
(68726)
经济(66933)
管理(60737)
中国(53112)
理学(50115)
理学院(49395)
管理学(48199)
管理学院(47859)
科学(43920)
(39871)
(37258)
(35156)
(33640)
研究所(33415)
中心(31307)
(30550)
(27524)
师范(27185)
农业(27171)
业大(26577)
北京(25871)
(25499)
财经(24993)
(24697)
(24616)
(22294)
技术(22017)
基金
项目(111362)
科学(85895)
研究(84304)
基金(75670)
(66366)
国家(65666)
科学基金(54421)
社会(52758)
社会科(48671)
社会科学(48656)
(46445)
基金项目(38876)
教育(38492)
(38330)
编号(35616)
自然(32649)
自然科(31846)
自然科学(31834)
自然科学基金(31210)
资助(31073)
成果(30943)
(29961)
课题(27033)
重点(25687)
发展(24090)
(23649)
(23238)
(22555)
(21925)
(21035)
期刊
(91234)
经济(91234)
研究(59390)
中国(48557)
(34889)
学报(30405)
教育(29124)
科学(27032)
(24946)
管理(24482)
农业(23613)
大学(22607)
学学(20973)
(19668)
金融(19668)
业经(16917)
技术(16400)
经济研究(14273)
财经(12215)
(11726)
问题(11423)
统计(11179)
(10575)
图书(10424)
(9347)
(9158)
论坛(9158)
(9122)
科技(8699)
世界(8607)
共检索到30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建锁  
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我国当前以统筹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做法有许多缺陷,如覆盖面狭窄、欠费问题严重、管理不规范等。应当设立社会保障税,用课税法取代统筹法,以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与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相互协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江华  
今天,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972年6月引人注目的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会议在斯德歌尔摩召开,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WCED)的《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中,将“持续发展”正式作为一种关键概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安  汪晶晶  苏洋  唐洪松  
文章首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城市社会林业"的概念,然后基于逻辑框架构建了包含3个维度共25个指标的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构建可拓模型,选择雅玛里克山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1)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且投入、产出、效果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显著。(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不合理、固碳能力低、缺乏林业产值和非林业产值是其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固定劳动力充足、人均管理面积少、水源充足、森林健康程度和覆盖率高、就业人数多是其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3)可拓学方法适用于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裕民  陈丙欣  杨映雪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4大支持系统20项具体指标的首都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年度数据对首都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估,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和人的发展是制约首都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社会发展能力提升缓慢需要予以更多关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瑛珊  
文章在对美德两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正发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和切入口。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需要配套标准,构筑这套标准,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向阳  肖平  
以未来、社会平等、公众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原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建立持续性指标的方法论框架,试图在多种时空尺度上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思铭,欧晓昆,杨树华,余春祥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本课题除依据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原理外,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探索,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一,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度-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三个子系统有机的协调发展,协调度是表征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顾蕾  姜春前  邱亦维  蔡霞  吴建人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 ,是人类在认识发展问题上的质的飞跃。由于对维护全球环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阐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生历史和概念入手 ,进而论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实施空间的界定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测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原则 ,将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分为 3个层次 :即目标层 (可持续发展度 ) ,类目指标层 (包括资源丰富度、系统稳定度、经济富强度和管理力度 ) ,项目指标层(含 1 7个具体指标 )。图 2参 1 4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迎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以衡量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它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也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探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的初步方案,在广泛收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就世界主要人口、经济大国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和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  
建立 一 种能 综合 地 、完 整地 体现 城 市可 持续 发 展的 指标 体 系 ,是 一 项极 具 挑 战 意义 的 工 作 。本 文 在 对 国内 外现 有的 可持 续 发展 指标 体 系进 行梳 理 的基 础上 ,探 讨 了构 建城 市 可 持续 发 展 指 标体 系 的 基 本原 则 ,提 出 了 新 的城 市可 持续 发展 评 价指 标体 系 。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尚卫平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随着人类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出现在80年代中期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件中,“布伦特兰报告”以及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一些出版物,较早地使用过这一词汇。可持续发展概念自诞生以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茜桦  
本文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状态-关系-反应”的概念框架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的结构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简要介绍了熵值法与秩和比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实例论证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