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9)
2023(7062)
2022(6036)
2021(5282)
2020(4357)
2019(9751)
2018(9513)
2017(18661)
2016(9386)
2015(10246)
2014(10292)
2013(10481)
2012(10207)
2011(9507)
2010(9861)
2009(9232)
2008(8783)
2007(8142)
2006(7844)
2005(7292)
作者
(27057)
(22819)
(22699)
(21908)
(14647)
(10726)
(10413)
(8684)
(8655)
(8344)
(8060)
(7595)
(7351)
(7308)
(7109)
(7079)
(6638)
(6556)
(6485)
(6083)
(5949)
(5517)
(5514)
(5475)
(5250)
(5130)
(4951)
(4769)
(4665)
(4381)
学科
(66454)
经济(66299)
管理(24450)
(20614)
方法(19605)
地方(17111)
(17033)
企业(17033)
中国(15023)
数学(14918)
数学方法(14764)
业经(12837)
(12639)
地方经济(12597)
(12576)
(10493)
(9934)
理论(9715)
农业(8496)
(8478)
经济学(7626)
(7430)
金融(7428)
环境(7109)
(6978)
关系(6933)
(6807)
(6654)
(6648)
贸易(6640)
机构
大学(145743)
学院(142097)
(71920)
经济(70652)
研究(55359)
管理(51481)
理学(43418)
理学院(42850)
管理学(42106)
管理学院(41803)
中国(41039)
(32699)
(30822)
科学(29453)
(27734)
财经(25105)
研究所(24497)
经济学(23640)
中心(23527)
(22705)
(22394)
经济学院(20812)
(20497)
师范(20396)
北京(20026)
(19173)
(19157)
财经大学(18323)
(17079)
社会(16765)
基金
项目(84760)
科学(67601)
研究(64799)
基金(63009)
(53658)
国家(53198)
社会(46394)
科学基金(45653)
社会科(42874)
社会科学(42857)
基金项目(32356)
(30867)
教育(28838)
自然(25784)
(25706)
资助(25527)
编号(25256)
自然科(25199)
自然科学(25191)
自然科学基金(24755)
成果(22413)
国家社会(19689)
(19602)
(19389)
重点(19042)
教育部(17556)
课题(17485)
人文(17074)
(16700)
发展(16475)
期刊
(91846)
经济(91846)
研究(53095)
中国(32698)
(25585)
管理(22913)
学报(19843)
科学(18499)
(18235)
大学(15939)
教育(15894)
经济研究(15835)
学学(14296)
财经(13992)
(13073)
金融(13073)
(12357)
技术(12285)
农业(11737)
问题(11469)
业经(11408)
图书(9497)
(9189)
技术经济(8822)
世界(8471)
统计(8148)
国际(7815)
经济问题(7360)
经济管理(7320)
书馆(7257)
共检索到240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别朝霞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公平制度,其制度设计的原意并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社会保障却不可避免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社会保障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来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和生育决策,从而影响到经济中的物质资本形成;二、社会保障通过影响父母和子女在当期和未来的福利,改变消费者的生育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从而影响经济中的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本文按照这样的思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作了一个总结。西方各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上莫衷一是,反映在理论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是了解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于这...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探讨不断走向成熟。本文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沿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司月芳  
网络与区域经济增长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当前相关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关注越来越多的网络、知识等要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引进了网络资本的概念,即组织间对关系的投资。网络能促进组织间的知识流动,而知识具有优越性、排他性和可混合性等特性,这三个特性则能较好地测度网络资本。有学者尝试将网络资本纳入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这对于组织网络以及知识流动程度的衡量更加精确,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质可看作本地与非本地网络资本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研究中,可加强不同空间尺度网络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机理、不同组织网络间知识流动驱动力及机制,以及典型区域或产业的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别朝霞  
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原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福利 ,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养老保障制度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不同时期的福利状况来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生育选择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微观决策 ,进而影响到经济中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由于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运行机制不尽相同 ,更由于经济学家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的差异 ,人们对于养老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存在着争论。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对物质资本积累影响的方面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制度与基金制养老保障制度一样 ,对储蓄的作用是不确定的 ;而在激励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制度的独特运行模式则更能发挥其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雨露  罗煜  
本文在对金融开放和经济增长经典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金融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命题放在特定的制度背景、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中加以分析,按照4个逻辑展开论述,即金融开放能否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有什么先决条件,如何操控金融开放的进程。本文将金融开放的外延限定在资本账户开放和股票市场开放,根据现有研究,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模糊和有明显争议的。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提升投资数量和投资效率,风险分散,改善金融技术和全要素生产率,制度改革和配合效应。金融开放在带来收益的时候也造成金融风险,因此要最大化金融开放的收益,就需要控制开放的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方召  刘文革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内生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较大发展,出于对经济增长的关心,经济学家们又逐渐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差异化配置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等方面。本文在内生技术创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沿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企业家精神变量的时间脉络,对企业家精神差异配置的内生化理论模型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并对实证文献的计量方法和变量衡量问题做了简要评述。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发现,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思想不断得到扩展,通过将企业家精神的差异化配置纳入创新增长模型中,并进一步内生化报酬结构,能够为跨国经济增长的差异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而实证研究来看,企业家精神差异化配置的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安华  
因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社会风险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差异化需求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差异化制度供给的必要性。国内外学者围绕社会保障与民族平等和民族权益保障、社会保障与民族地区社会风险和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政府干预以及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文献,对于从公共政策与民族政策的交叉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社会保障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一直以来资源问题却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包含有自然资源因素的增长模型是对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扩展。经验数据表明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会挤出物质资本,并影响效率,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陷阱"现象,西方学者对此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卓  柴忠东  
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分析这一问题的一些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分别从整个国家和异质性企业的角度入手,对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关系进行了介绍;其次,本文回顾了贸易引致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发现贸易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个途径促进技术进步继而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本文从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俊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学术界对于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周期性因素导致了增长放缓,还有一种认为是结构性因素导致了增长放缓。本文对这两类文献进行了综述,在分析了现有研究后,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要在未来一段时间使中国的经济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需要采取逆周期调控与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组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个助推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理论溯源中寻找交通基础设施研究的经济学基础,从现代文献的进一步拓展中梳理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溢出效应、效率改进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区域发展效应和现代化效应等5个方面。最后,本文认为,现代化交通体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量化等方面的影响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檀一帆  汪柳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后发现,已有研究对低碳经济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概念探讨、影响因素、增长路径、建模方法等几个方面。低碳的概念可分为"绝对低碳"和"相对低碳",然而低碳经济的内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影响我国低碳经济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效率、对外开放,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化和城镇化、能耗强度、生活方式等等;也有学者运用分解方法、计量分析、模拟与系统优化、投入与产出模型等对我国低碳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总体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增长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特点不同,背后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却少有文献探讨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某些地区的碳排放,但是没有充分揭示我国低碳经济增长过程的行业性和地区性特征。因此,未来可进一步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行业性和区域性路径的研究,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梯度发展协调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长江  周静东  
传统观点认为实际汇率低估或者高估都不利于经济增长,而自2008年以来倡导低估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新论"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系统介绍了实际汇率低估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经验研究的进展,归纳了实际汇率低估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机制,并就低估所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低估政策一般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刺激效果,但能否在此基础上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则取决于经济体及时相应推行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情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戈  
自Chamley(1986)的开创性论文发表以来,对最优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发展,并形成了三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以Chamley模型为核心,在公共支出外生的情形中研究最优线性税收与经济增长;第二条主线以Barro模型为代表,在公共支出内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考察最优公共支出与最优线性税收;第三条主线则以GKT模型为核心,重点研究动态最优非线性税收问题。本文沿着上述三条理论研究主线,对最优税收与经济增长领域的浩瀚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试图清晰勾勒出三条主线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张亮亮  
企业家作为在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参与者(Lazear,2005),在增长理论产生至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近些年,伴随对增长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化,企业家因素重新被纳入到人们的关注范围,并进一步剥离出了企业家资本概念。作为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企业家资本强调以创设新企业作为新的增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克服了传统分析模型难以将存量企业中的企业家行为纳入增长理论分析的缺陷。本文回顾了包括企业家理论、增长理论等在内的大量文献,围绕企业家资本与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命题,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图进一步解析企业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