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0)
2023(5832)
2022(4907)
2021(4645)
2020(4080)
2019(9110)
2018(8865)
2017(18376)
2016(9616)
2015(10767)
2014(10584)
2013(10844)
2012(10173)
2011(9095)
2010(9091)
2009(8578)
2008(8776)
2007(7797)
2006(6730)
2005(5688)
作者
(25677)
(21266)
(21226)
(20368)
(14048)
(10410)
(9947)
(8412)
(8246)
(7722)
(7448)
(7359)
(6713)
(6663)
(6660)
(6569)
(6169)
(6163)
(6109)
(6021)
(5268)
(5158)
(5030)
(4991)
(4937)
(4828)
(4605)
(4537)
(4251)
(4104)
学科
(46097)
经济(45920)
(30487)
方法(27989)
管理(27604)
数学(24485)
数学方法(24363)
(23231)
企业(23231)
中国(15826)
(13407)
(11869)
(11844)
(11192)
保险(11101)
(9106)
银行(9102)
业经(8970)
(8836)
金融(8835)
(8589)
(8378)
财务(8338)
财务管理(8313)
企业财务(8046)
农业(7756)
(7446)
制度(7440)
理论(7424)
(7299)
机构
大学(142006)
学院(137233)
(64849)
经济(63541)
管理(57888)
理学(50037)
理学院(49539)
管理学(48885)
管理学院(48589)
研究(42781)
中国(36790)
(33963)
(28271)
财经(27162)
(24957)
经济学(22062)
中心(21124)
财经大学(20705)
科学(20381)
经济学院(20109)
(19706)
(19679)
北京(17952)
研究所(17240)
(17127)
商学(16215)
(16178)
业大(16100)
商学院(16099)
师范(16085)
基金
项目(90685)
科学(74131)
基金(70741)
研究(68481)
(59070)
国家(58539)
科学基金(52456)
社会(49903)
社会科(46191)
社会科学(46177)
基金项目(36824)
(32266)
教育(32008)
自然(31632)
自然科(30997)
自然科学(30990)
自然科学基金(30535)
资助(30174)
(27415)
编号(26230)
(22692)
成果(22270)
国家社会(21134)
教育部(20845)
人文(20153)
重点(19401)
(18708)
大学(18394)
(18148)
(18042)
期刊
(66007)
经济(66007)
研究(46847)
中国(28119)
(25932)
(20731)
金融(20731)
管理(19131)
科学(17034)
学报(16408)
(15254)
财经(14682)
大学(14206)
学学(13416)
(12356)
教育(11336)
经济研究(10925)
农业(9725)
技术(9567)
问题(8723)
业经(8720)
统计(8009)
(7214)
理论(7080)
(7008)
技术经济(6734)
世界(6584)
决策(6421)
实践(6218)
(6218)
共检索到205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秀女  徐鹏  
社会保障对生育意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文献多关注于社会保障与生育意愿之间的替代关系,忽视了二者补贴效应的可能。基于此,文章采用国家卫计委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考察了基本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本医疗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异质性的影响,主导效应因其筹资模式、相对补贴强度而有差异;(2)补贴强度较高的新农合以补贴效应为主,而补贴强度较低、自我储蓄为主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则以挤出效应为主;(3)新农合对低收入新生代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补贴效应更强。这表明,带有补贴性质的社会保障有助于二孩生育意愿的提高,而过高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则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发现政府对社会保障进行"靶向"的适度调整来缓解养育成本可达到改善二孩政策效果的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骏   汪伟  
曾被视为生育主力军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持续走低,因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育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失业风险会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对女性和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更明显;失业风险通过感知不确定性效应、预期收入效应和人口回流效应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还会显著推迟流动人口生育二孩时间。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就业不确定性与个体生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天宇  彭晓博  
社会保障制度对个体生育决策和总和生育率的深远影响早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由于人口政策对生育行为的限制,鲜有文献对中国情境进行探讨。本文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两期家庭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带有补贴的新农合会对生育数量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效应: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前者导致生育意愿的提高,后者导致生育意愿的下降。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2000-2009年的数据,本文发现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参加新农合使居民想再要孩子的意愿降低了3%一10%。据此,本文认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将为放松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超帆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匹配了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地级市宏观特征数据,运用logistic的方法,研究了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参与职工医保有效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居住证制度也显著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子女随迁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流动人口面临的失业风险会降低其市民化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流动人口职工医保的参与率;适当调整居住证的办理条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采取多种举措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在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后发现,不足15%的流动人口、约22%的单独人群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单独(尤其是丈夫为独生子)、已育一女的人二孩生育意愿分别强于双独和双非、已育一子的人;若丈夫为独生子且育有一女,则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得出两点初步结论: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策调整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生育潜能,但难以使生育意愿出现较强反弹;二是对男孩的需求依旧是刚性的,这会使生育数量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生育率不会像韩国或日本那样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铭来  史晓晨  
文章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验证了医疗风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流动人口的总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略高于农村常住人口,但娱乐性消费占比均小于城镇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住院风险和住院花费都小于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住院发生率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城镇医疗保险的比没有的消费水平要高;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农村医疗保险的消费水平比没有的要低。我们提出,为促进流动人口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流动人口的医疗风险;其次要鼓励流动人口,尤其是中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铭来  史晓晨  
文章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验证了医疗风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流动人口的总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略高于农村常住人口,但娱乐性消费占比均小于城镇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住院风险和住院花费都小于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住院发生率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城镇医疗保险的比没有的消费水平要高;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农村医疗保险的消费水平比没有的要低。我们提出,为促进流动人口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流动人口的医疗风险;其次要鼓励流动人口,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并且要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辉  王良健  
近年来房价迅速上涨,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新挑战。文章从理论上探讨房价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机理,然后将2015、2016年31 403个流动人员样本与177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数据进行匹配,采用含内生变量的Probit两步估计模型检验房价和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并加入相关变量的交叉项进一步检验影响效应的个体差异和城市差异。结果表明:①房价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不显著,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存在显著负影响。②附着在房价之上的城市公共服务有助于减弱房价收入比上涨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负效应。③房价收入比上涨对未打算在城市购房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的消极效应大于打算在城市购房的流动人口。此外,房价收入比上涨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的影响效应还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流动距离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仲坤  
住房是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建设保障性住房(简称"保障房")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此背景下,结合最新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居住在保障房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仍然偏低,意味着针对农民工的保障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第二,相比于租房,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后,结论保持一致。考虑到模型中潜在的选择性偏误,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加以纠正,并通过逆向概率加权法、逆向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法、调整变量衡量方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第三,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于90后农民工,保障房对80后农民工的影响更明显。由此,提出要发挥保障房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应当突出保障房建设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优先考虑就业居住超五年和80后农民工等方面实施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制度改革举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海珊  
文章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和多项Mlogit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状况及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患病后,其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作用非常有限,而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医疗负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铭来  史晓晨  
文章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Heckprobit模型,验证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城镇医疗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的降低作用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越高,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越低。因此,文章建议在确保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普遍参保的基础上,为流动人口中的灵活就业人群提供更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从而提升保障水平、有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政策,使流动人口真正享受到医疗保险带来的实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万军  张彬斌  
本文以身份认同和定居意愿表示个体城市融入状况,从就业特征和职工社会保险的视角探讨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发现,就业的非正规性和缺乏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是阻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其中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对城市融入的影响最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民工群体主要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部门就业,就业的部门特征是导致非正规就业比重高且职工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过低的主要原因。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并提高外来人口城市融入,可以通过相关政策促进就业正规化并提高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包括取消城市部分行业和部门对外来人口的准入限制,通过劳动督察和税收激励政策提高私营企业建立正规劳动关系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比重,通过放宽缴费条件、降低缴费基数、增加社会保险种类等方式促进灵活就业者参与城镇社会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文   张蓉  
流动人口参保率低是制约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全民覆盖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2018年三期微观数据和定点医院宏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跨省流动人口参保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对政策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后,跨省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水平和可及性明显改善,流动人口的参保概率也随之显著提高了12.4%;由于政策实施初期仅覆盖了住院费用,因此只有当流入地的三级医院能够实现联网结算时,该政策才会对个体的参保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直接结算业务范围的限制也使得流动人口的参保意愿没有随着定点医院数量的增加以及政策实施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提高;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会更加期望在流入地参保,因此个体的居留意愿对政策的参保促进效果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秀女  郭圣莉  张昊  
二孩政策放开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远低于预期。现有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研究主要关注于经济成本的影响,忽视了家庭赡养压力可能存在着与生育之间的竞争效应。本文利用卫计委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据,通过二元选择Logit模型,及OLS和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赡养压力带来的挤出效应更为强烈,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负影响。引入居住类型后发现,老人若与流动人口子女同居可促进二孩生育意愿的提高。据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缓解流动人口家庭赡养压力,改善二孩政策效果,促进这一群体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芳,程茂金,王红  
我国二元经济状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更加显著,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从农村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经济状况、疾病特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等影响因素出发,探索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险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