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5)
2023(1954)
2022(1657)
2021(1593)
2020(1328)
2019(2923)
2018(2899)
2017(5990)
2016(3152)
2015(3565)
2014(3646)
2013(3682)
2012(3372)
2011(3004)
2010(2992)
2009(2838)
2008(2862)
2007(2862)
2006(2681)
2005(2252)
作者
(8441)
(7033)
(6963)
(6814)
(4511)
(3395)
(3304)
(2620)
(2607)
(2451)
(2398)
(2252)
(2196)
(2156)
(2143)
(2103)
(2062)
(2051)
(1982)
(1890)
(1821)
(1728)
(1665)
(1643)
(1637)
(1592)
(1556)
(1535)
(1439)
(1403)
学科
(14401)
经济(14258)
管理(9524)
(9517)
(9441)
企业(9441)
方法(7086)
中国(5015)
(4831)
理论(4824)
(4685)
业经(4663)
(4498)
数学(4203)
数学方法(4170)
社会(4028)
经济理论(3439)
(3332)
财务(3290)
财务管理(3286)
企业经济(3234)
企业财务(3215)
(3199)
农业(2648)
(2625)
(2393)
金融(2392)
(2175)
银行(2175)
教育(2127)
机构
大学(47630)
学院(46293)
(20112)
经济(19684)
管理(18299)
理学(15790)
理学院(15605)
管理学(15330)
管理学院(15245)
研究(15137)
中国(11850)
(10841)
(9680)
财经(8584)
科学(7886)
(7755)
(7136)
中心(6940)
(6819)
师范(6782)
(6771)
经济学(6684)
财经大学(6457)
研究所(6303)
北京(6202)
经济学院(5951)
社会(5680)
(5642)
师范大学(5549)
业大(5301)
基金
项目(29300)
科学(23866)
研究(22917)
基金(22299)
(18546)
国家(18350)
社会(17680)
科学基金(16202)
社会科(15382)
社会科学(15374)
基金项目(11768)
教育(10769)
(10498)
编号(9299)
自然(9100)
(8884)
自然科(8876)
自然科学(8873)
资助(8845)
自然科学基金(8746)
成果(8551)
(7121)
国家社会(6959)
教育部(6558)
人文(6378)
重点(6246)
课题(6169)
(6151)
(6074)
大学(5941)
期刊
(23959)
经济(23959)
研究(15124)
中国(10709)
(9105)
管理(6649)
学报(6459)
科学(6358)
教育(6049)
(5860)
大学(5538)
(5496)
金融(5496)
学学(5112)
财经(5068)
(4328)
经济研究(3797)
农业(3753)
技术(3227)
业经(3207)
问题(3076)
社会(2527)
(2371)
改革(2205)
(2205)
图书(2196)
世界(2151)
经济管理(2112)
理论(2092)
现代(2085)
共检索到71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思群  
社会保障、储蓄与资本形成·杨思群·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基本的公平和人道,是为了使人们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基本的补偿、在退休后有基本的最低收入水平。然而,任何影响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的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储蓄的安排和资本的形成,因此在考虑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政勋  
以2005年为分界点,我国住宅业投资和住宅价格发生了结构性突变:从2005年起,我国住宅业投资不仅波动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泡沫;住房价格脱离一般商品独立运行、加速上涨并剧烈波动;住宅不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更具投资性甚至投机性的金融资产,具有向左上的供求趋势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住房价格的加速上涨使得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并超过40%的国际警戒线,房价上涨及其所带来的泡沫不仅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且随着房价的上涨,房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习哲馨  庚丽娜  张文韬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会对居民储蓄产生反向影响。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重点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居民储蓄产生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长期特征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转轨有较大关系。这一转轨过程导致了社会保障福利的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通过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发生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加入社会保障因素,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改革前后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完全不同特征的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宏  
有关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并且各种经验证据也往往支持不同的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近年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始终居于高位及内需不足情况下,除了对高储蓄率形成原因的解释,也不断有人提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储蓄扩大内需的观点。鉴于社会保障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对社会保障影响居民储蓄的路径与机制作了基本的模型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社会保障相关因素对私人最优储蓄水平的影响幅度。最后,本文以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熠  刘金东  卞世博  
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国债对政府债务扩大效应的产生机理、决定因素以及与国民储蓄和社会保障改革效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政府实施统一预算管理体系和严格限量监管制度时,社会保障基金的增长将刺激国债规模同步上升,抵消前者调节代际利益和加强财政可持续性的功能。本文以美国为例,使用1950~2010年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社保基金对美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增强,国债规模增长几乎使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完全丧失了其应当发挥的功能。就中国而言,由于当前储蓄率较高,短期内扩大效应尚不值得担忧,但长期来看,该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徐天祥  
用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并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前两期的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暂时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正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民众支出的不确定性并未明显提高,因而不确定性对民众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无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燕源  董登新  
我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是否显著?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之间的关系究竟是负相关还是正相关?这些问题仍需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试图对我国社保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过渡时期的改革提供方法与思路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晓莉  
本文从我国当前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环境出发 ,以代际交叠方法比较分析了个人储蓄型、完全基金型和现收现付型等三种社会保障机制。结合我国加入WTO进程中资本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改革中不断加速的劳动力流动、特定环境下的高储蓄现象 ,与古典结论相反 ,本文认为通过代际转移支付进行的积极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能提高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唯一手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世界范围内和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分析了征收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结论是:现阶段开征社会保险税并以此为依据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下策。进而认为,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应当充当“游戏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贯彻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其中家庭应当是基础。从这点出发,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走“储蓄制”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雪  董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实行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各国开始寻求新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在世界银行主推的基金制社会保障制度浪潮下,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也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并于1997年开始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的"部分基金制",即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本文阐述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运行机理并探讨了其与储蓄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部分基金制进行解析。本文认为部分基金制的"个人账户"的储蓄功能目前无法得到实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剑锋  
文章从去商品化角度出发,分析了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国民储蓄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但社会保障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各国福利制度的具体安排,在去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共福利计划降低了整体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行为,因此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提升国民储蓄水平。最后本文针对该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希望能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英彤  
通过应用生命周期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本文发现养老金数额的变化对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产生显著作用。提高养老金标准,建立由中央财政支持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降低我国巨额储蓄的必经之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生  
一、居民储蓄的规模及分布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取得的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余额。我国的居民储蓄主要形成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长,截止到1997年6月底,储蓄存款总额已达42771.2亿元,但是由表可看出,我国1996年城镇居民储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星闽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无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本短缺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二是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现实。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资本形成的问题。本文在探讨资本被赋予的新内涵、中国资本形成的实质是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完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赖德胜,田永坡  
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已经成为近年劳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文章以中国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运作模式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分割的社会保障现状,对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进行了解释。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应该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放在首要的位置;适当增加“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