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9)
- 2023(9257)
- 2022(7374)
- 2021(6840)
- 2020(4970)
- 2019(11254)
- 2018(10889)
- 2017(20438)
- 2016(10852)
- 2015(11993)
- 2014(12211)
- 2013(11861)
- 2012(11489)
- 2011(10577)
- 2010(10907)
- 2009(10033)
- 2008(9943)
- 2007(9227)
- 2006(8602)
- 2005(7928)
- 学科
- 济(54011)
- 经济(53848)
- 管理(27668)
- 业(27311)
- 企(21529)
- 企业(21529)
- 中国(20033)
- 地方(18212)
- 农(17736)
- 业经(16395)
- 方法(14510)
- 农业(11953)
- 理论(11294)
- 发(10795)
- 学(10491)
- 和(10442)
- 地方经济(10157)
- 制(9836)
- 融(9727)
- 金融(9726)
- 银(9530)
- 银行(9522)
- 行(9362)
- 财(9337)
- 数学(9323)
- 数学方法(9197)
- 环境(8378)
- 发展(8296)
- 展(8258)
- 教育(8254)
- 机构
- 学院(161424)
- 大学(158627)
- 济(66395)
- 经济(64830)
- 研究(60504)
- 管理(57338)
- 理学(47864)
- 理学院(47217)
- 管理学(46473)
- 管理学院(46155)
- 中国(45410)
- 科学(35186)
- 京(35119)
- 财(31931)
- 所(30287)
- 研究所(26971)
- 中心(26688)
- 江(26064)
- 范(25821)
- 师范(25621)
- 农(25025)
- 财经(24047)
- 北京(22977)
- 院(21815)
- 经(21616)
- 州(21490)
- 师范大学(20513)
- 业大(20273)
- 经济学(20117)
- 农业(18829)
- 基金
- 项目(99620)
- 研究(79805)
- 科学(79029)
- 基金(69029)
- 家(58610)
- 国家(57933)
- 社会(52713)
- 科学基金(49418)
- 社会科(48627)
- 社会科学(48615)
- 省(40601)
- 教育(36433)
- 基金项目(35458)
- 编号(34090)
- 划(33482)
- 成果(29391)
- 发(28030)
- 自然(27293)
- 资助(26637)
- 自然科(26601)
- 自然科学(26595)
- 自然科学基金(26105)
- 课题(25175)
- 发展(23203)
- 重点(22919)
- 展(22757)
- 部(21530)
- 年(21101)
- 国家社会(20928)
- 创(20927)
共检索到266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秦杰
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底线公平"制度模式。社会保障"底线公平"是依托我国国情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实践。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新阶段,在"十四五"以及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时期,"底线公平"将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
“底线公平”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俊
社区保障对社区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而社区教育则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是一种多内容、多形式,覆盖社会各行各业的教育体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社会保障视野下全方位延伸式对社区教育进行分析和审视,明确社区教育发展目标,开发社区教育形式、扩展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的活动项目等,能够对有限的教育学视野下的社区教育研究进行补充,扩展社区教育研究,能够为我国乃至世界社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区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蒲金芳 夏方舟
研究目的:剖析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探讨创新配置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施路径与实现机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遵循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逻辑、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相适应的结构演进逻辑、土地要素需求侧和供给侧结构性匹配的市场竞争逻辑、新质生产力需要适配新型生产关系的机制保障逻辑;(2)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具象化为4类基本模式,数字虚拟化生产模式需要数字产业支撑空间、特殊需求保障空间和宜居宜工复合空间,绿色低碳化生产模式需要循环利用生产空间、清洁能源供给空间和产业污染处理空间,智能制造化生产模式需要集约高效生产空间、灵活动态调整空间和多维功能融合空间,网络链接化生产模式需要物流仓储配送空间、自由功能组团空间和多元主体共享空间;(3)创新配置土地要素需要以数量精准保障新质生产力需求、以空间统筹协调新质生产力布局、以时序动态适应新质生产力变化,并以规划引导机制、市场决定机制和社会共治机制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论:创新配置土地要素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在空间上落位的关键,更是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深化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认知,在复杂性、多变性和动态性发展过程中不断细化生产模式,精准识别不同生产模式的具体实际需求,才能持续优化创新配置土地要素的实施路径与实现机制,从而有效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土地要素 生产模式 创新配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申现杰 袁朱
现代化后发赶超要求以城市群作为主体空间形态,实现效率增进、功能跃升、均衡发展和开放合作。城市群正日益成为托起中国现代化的巨擘,目前我国19个城市群之间规模结构差异较大,以东部城市群发展质量最高。城市群发展失衡的原因在于,城市群城镇体系不合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存在障碍、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城际间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亟待完善。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我国需要在城市群加快推动形成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与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以都市圈为载体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与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群的开放发展水平,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现代化 流动社会 一体化 都市圈 城市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加元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迫切任务。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过程中,资源税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资源品价值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主线,按照文献发展的脉络对国内外有关资源税文献做系统梳理,重点考察资源生态补偿和资源税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资源税全国推广的时机和现实条件。
关键词:
资源税 环境税 生态补偿 EKC曲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并不乐观,如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过少、地方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过大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重,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中的责任,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支出 社会公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金维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全国统筹有何重大意义?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有何深刻含义?我国在2010年就已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除北京、陕西、黑龙江等极少数地区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之外,绝大多数地区的省级统筹是采取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震宇 侯冠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厘清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其现实路径,分析了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效率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信息智能化与创造数据战略价值、经济模式的数字化革新等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与发展模式限制、产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发展与人才结构失衡等困境。鉴于此,应在宏观层面科学规划,加强政策导向与经济体制创新;中观层面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与市场机制优化;微观层面加强调控,实现企业组织变革与经营能力提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用理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这种论争其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遵从逻辑的论争:主张理论指导实践者秉持的是一种理论优先性逻辑;倡导教师实践理论者秉持的是一种实践优先性逻辑。文章认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既有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建华 肖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是有别于中国传统伦理学、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伦理学新形态。从发展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及其中国化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结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建设的内在逻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指导、伦理资源整合、实践"问题集"求解、"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共建等方面实现"立体推进"。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学 构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宁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云南省昆明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保障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体制建设落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应以城乡社会救助为基础、社会保险为主体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思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并从体制创新、基金管理、组织领导和需求表达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穆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翠英 经蕊 冯泓铭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呈现创新模式多元化、创新体系多极化和创新能力差异化等特点。产业集群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方面与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并通过要素共享机制、规模经济效益机制和竞争效应机制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需要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效统筹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 作用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书彦 谭晶荣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形态,也是最早开展跨境投资的领域。从历史渊源看,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以种植园为载体的农业境外园区就遍布全球,成为当时农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二战后,跨国公司主导的农业海外投资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农业境外园区趋于多元化;21世纪以来,在全球粮价危机、"海外囤田"不断冲击全球农业治理秩序的背景下,中国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农业境外园区建设,为全球农业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梳理农业境外园区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从国际治理、国际投资和政治地理学等理论视角,系统阐述中国推进农业境外园区建设的理论逻辑。进一步剖析农业境外园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与农业"走出去"战略实现了良性互动、"有为政府"不断提供制度供给、形成了以市场化运营为基础的多尺度协调机制。最后,结合中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进一步推动农业境外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