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5)
- 2023(14706)
- 2022(12574)
- 2021(11396)
- 2020(9754)
- 2019(21818)
- 2018(21814)
- 2017(41606)
- 2016(22726)
- 2015(25764)
- 2014(25946)
- 2013(25322)
- 2012(23661)
- 2011(21654)
- 2010(21925)
- 2009(20998)
- 2008(20402)
- 2007(18912)
- 2006(16866)
- 2005(15287)
- 学科
- 济(106454)
- 经济(106270)
- 管理(67310)
- 业(59171)
- 企(49483)
- 企业(49483)
- 方法(39934)
- 数学(33330)
- 数学方法(33018)
- 农(26829)
- 中国(26629)
- 财(26268)
- 地方(23630)
- 业经(23116)
- 制(22976)
- 学(21578)
- 农业(17027)
- 理论(16749)
- 体(16566)
- 和(16541)
- 贸(16279)
- 贸易(16272)
- 银(16164)
- 银行(16129)
- 易(15710)
- 融(15591)
- 金融(15583)
- 行(15414)
- 务(15305)
- 财务(15234)
- 机构
- 学院(329273)
- 大学(327976)
- 济(141040)
- 经济(137943)
- 管理(120744)
- 研究(114495)
- 理学(102508)
- 理学院(101355)
- 管理学(99483)
- 管理学院(98893)
- 中国(87147)
- 京(69022)
- 科学(68026)
- 财(67487)
- 所(58629)
- 农(55161)
- 中心(52660)
- 研究所(52510)
- 财经(52147)
- 江(52138)
- 业大(46876)
- 经(46868)
- 经济学(44040)
- 北京(43461)
- 范(43267)
- 农业(43134)
- 师范(42826)
- 州(40716)
- 院(40699)
- 经济学院(39293)
- 基金
- 项目(209701)
- 科学(163933)
- 研究(156351)
- 基金(149836)
- 家(129445)
- 国家(128331)
- 科学基金(109138)
- 社会(100402)
- 社会科(94271)
- 社会科学(94242)
- 省(83323)
- 基金项目(78522)
- 教育(72655)
- 划(69103)
- 自然(67460)
- 自然科(65858)
- 自然科学(65836)
- 编号(64922)
- 自然科学基金(64644)
- 资助(61162)
- 成果(54475)
- 重点(47647)
- 部(46601)
- 发(45860)
- 课题(45687)
- 创(43283)
- 制(41905)
- 国家社会(40999)
- 创新(40532)
- 性(40144)
- 期刊
- 济(168344)
- 经济(168344)
- 研究(101272)
- 中国(70796)
- 财(55167)
- 农(51755)
- 学报(50650)
- 管理(45669)
- 科学(45637)
- 大学(38516)
- 教育(37648)
- 学学(36326)
- 农业(34321)
- 融(31825)
- 金融(31825)
- 技术(29538)
- 经济研究(27663)
- 财经(26943)
- 业经(26424)
- 经(23258)
- 问题(21214)
- 业(17328)
- 技术经济(16928)
- 贸(16638)
- 版(16182)
- 统计(15910)
- 理论(15293)
- 商业(15023)
- 世界(14859)
- 图书(14322)
共检索到509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保障的体制选择与经济分析”课题组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维评价体系 从最直观和简单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表现为社会的安全网。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它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于多重社会经济目标的系统,具有多重特性。它的直观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而要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又直接涉及到社会公平(平等)问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隔代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问题和对个人的激励问题。如果再进一步进行经济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又涉及到积累及消费模式的选择、其
[期刊] 改革
[作者]
社会保障:经济分析与体制建议(上)"中国社会保障的体制选择与经济分析"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重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且由于人们提出和研究这一问题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因此对于应当如何重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山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今后各项改革的基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至今人们对财政在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应发挥怎样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仍不统一。鉴于此,本文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并非是谁属于谁的问题,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作者从社会保障与财政分配、社会保障与财政收支、社会保障与财政调控三个方面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保障,财政,再认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阎中兴
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支柱,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而政府是社会保障中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保障中的制度主体。从经济理论上进行分析,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必须对社会保障进行干预,同时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在社会保障中政府与市场应密切结合。提出:目前发挥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的作用,有利于维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政府 社会保障 市场 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寿昌
建立市场经济型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葛寿昌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多部门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的、缺乏统一集中管理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产品经济体制下保险福利与就业高度重合,绝对固定的劳动制度的反映。这种管理体制弊病很多。多头领导,必然政出多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蒋尧明 王红斌
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属性和效率属性,对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至关重要。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属性要求其必须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为提高社会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创造条件;必须建立以供款基准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模式;必须参照投资基金模式管理社会保障基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春红 周春燕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已比较滞后,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社会保障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军 李培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周军,李培培(杭州商学院马列部副教授)(杭州商学院外语系)纵观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便是不完备的,或者说,并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志源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城镇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部门承担生活保障、农村无生活能力和生活来源的老人由民政部门承担生活保障,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不同保险需求,由众多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冰 张军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上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安全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宏观需求管理的需要,而且我国现阶段已有能力承担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看,农村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都迫切要求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坚持四项原则,现阶段着力抓好三个重点。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健运行需要财政的大力投入,但我国二元化的社会保障财政体制却造成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严重失衡。"先城市后农村"、"重城市轻农村"的差别化财政投入机制严重阻滞了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从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的投入总量、支出结构以及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机制的合理确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李紫霄 秦聪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发展中国家陆续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以此为契机,本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影响进行拟自然实验分析。特别地,本文利用114个发展中国家1981—2005年的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法构造反事实,较好地校正了选择偏差,识别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处置效应。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导致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下降了2.5957个百分点。这一不利影响倾向于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积累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物质资本投资率增长率下降了173.94%,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则较弱。制度安排尤其政策设计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突出影响:较低的待遇水平和社保缴税(费)率会加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较低的发展水平和较低的储蓄倾向具有类似影响,人口老龄化和较低的生育率则可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这对于中国长期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怀中
本文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会保障模式出发,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储蓄、投资、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揭示了社会保障水平的经济效应,证明了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中国社会保障运行体系,具有理论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一阳 寇业富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和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显现,国内需求不足无疑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社会保障水平的低下则成为导致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社会保障支出的数量和结构还不够合理,由此削弱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粗糙、不确定性的概念,对其进行衡量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定量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社会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 灰色关联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