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0)
2023(5271)
2022(4507)
2021(4077)
2020(3495)
2019(7760)
2018(7530)
2017(14514)
2016(7571)
2015(8214)
2014(8138)
2013(8096)
2012(7671)
2011(7186)
2010(7361)
2009(6886)
2008(6883)
2007(6554)
2006(6173)
2005(5548)
作者
(22217)
(18514)
(18424)
(17683)
(11946)
(8951)
(8479)
(7144)
(7049)
(6699)
(6441)
(6259)
(6252)
(5959)
(5774)
(5699)
(5456)
(5330)
(5314)
(5171)
(4832)
(4511)
(4510)
(4471)
(4218)
(4128)
(4084)
(3933)
(3688)
(3671)
学科
(38897)
经济(38740)
管理(19339)
(15880)
(14126)
企业(14126)
方法(13003)
地方(11780)
中国(11007)
(9707)
(9486)
理论(8988)
业经(8947)
数学(8658)
数学方法(8491)
(7980)
地方经济(7700)
(7067)
(6545)
教育(6352)
农业(5880)
关系(5300)
(5069)
金融(5064)
环境(4878)
社会(4872)
(4706)
贸易(4701)
(4449)
(4448)
机构
大学(116388)
学院(112834)
(45158)
经济(44135)
研究(42385)
管理(38888)
理学(32698)
理学院(32171)
管理学(31398)
管理学院(31152)
中国(30687)
科学(25619)
(25330)
(22699)
(21711)
(19875)
师范(19774)
研究所(19417)
(18762)
中心(18335)
财经(17349)
(16718)
师范大学(16223)
北京(16198)
(15548)
(15008)
(14917)
业大(14129)
经济学(14099)
(12851)
基金
项目(71558)
科学(57256)
研究(54812)
基金(51904)
(45100)
国家(44671)
科学基金(37858)
社会(37768)
社会科(34526)
社会科学(34511)
(27506)
基金项目(26755)
教育(25443)
(23738)
编号(22237)
自然(22011)
自然科(21488)
自然科学(21480)
自然科学基金(21072)
资助(20187)
成果(20135)
重点(16759)
课题(16215)
(16190)
(16104)
国家社会(15502)
(14014)
教育部(13954)
(13890)
人文(13453)
期刊
(57214)
经济(57214)
研究(39659)
中国(27543)
学报(19486)
教育(19296)
(18387)
科学(17625)
(15746)
管理(15319)
大学(15049)
学学(13602)
财经(10342)
农业(10191)
(9296)
金融(9296)
技术(9270)
(9063)
经济研究(8740)
业经(8064)
问题(7622)
图书(7547)
(6465)
(6293)
书馆(5738)
图书馆(5738)
社会(5481)
(5422)
论坛(5422)
技术经济(5349)
共检索到185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玉照  刘鹏  
流行于西方国家并影响我国部分学者的社会保障"超意识形态论"是一种虚幻的乌托邦。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不可能超越其阶级本质,所实行的福利政策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功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贯彻,难以改变社会保障"被支配"的地位和命运。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事业,一方面,需要借鉴、汲取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必须高度警惕其阶级本性和破坏性作用,不能丧失在社会保障领域意识形态的批判视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兴伟  
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民族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一道坚固屏障。能否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成为直接关系到主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及其变化,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西方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的输出和渗透战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持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构筑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防范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通过教育全球化概念的梳理引出了教育全球化中所包含的竞争、市场、商业、私营概念,从而把教育带入到全球化中,提出教育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全球化的市场、竞争、选择意识形态进行了两个视角的批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裴晓梅  
老年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行政干预老年人口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建立和发展不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受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发展的制约。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治体制和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现代杜会资源的再分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透视公共老年保障体制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观点有助于解释中国老年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中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拓宽了我们认识影响和决定中国老年保障体制变革的不同社会因素的视角。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凤  
自1963年成立以来,也门社会党的意识形态经历了由初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纳赛尔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杂糅,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再到主张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最后转向社会民主主义。也门社会党意识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因包括党内斗争、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国际力量的干预等。目前,也门社会党意识形态面临理论缺陷、吸引力降低、实用主义导向等挑战和威胁。未来,也门社会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融入到也门伊斯兰社会中并进行理论创新,以赢得民众的支持。
[期刊] 求索  [作者] 孟宪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维昭  
"红学"有学术与意识形态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虽互有关联,但有各自的特点。意识形态阐释是《红楼梦》意义呈现的基本方式,但它必须以尊重《红楼梦》的整体性结构为前提,否则就会走向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化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娱乐主义意识形态、乡愿意识形态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竟辉  
批判新自由主义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必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对新自由主义釜底抽薪式地批判,就必须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而要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就必须对其理论基础、阶级立场、政治图谋和实践危害进行全方位解读。这既是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所要掌控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两个巩固"所要把握的实践关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尚虎平  
我国地方政府以"工具哲学"思维直接照搬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虽然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唯GDP式的评价方式,逐渐偏离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源于我国在引进政府绩效评估时并未洞察它本身源于"晚期资本主义"萌生的一种"成绩社会"、"绩效社会"意识形态,其生发的目的是为"晚期资本主义"既有格局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性使得它仅仅是一种符号性、象征性的管理工具,并不以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地位的改进为目标。要根除这种源生性问题,就需要将政府绩效切实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本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尚虎平  
我国地方政府以"工具哲学"思维直接照搬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虽然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唯GDP式的评价方式,逐渐偏离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源于我国在引进政府绩效评估时并未洞察它本身源于"晚期资本主义"萌生的一种"成绩社会"、"绩效社会"意识形态,其生发的目的是为"晚期资本主义"既有格局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性使得它仅仅是一种符号性、象征性的管理工具,并不以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地位的改进为目标。要根除这种源生性问题,就需要将政府绩效切实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本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伟婷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批判施蒂纳,施蒂纳的"我(唯一者)"使马克思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个体";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也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乃至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划清界限提供了理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施蒂纳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本解读分析马克思对施蒂纳"我(唯一者)"的批判,为全面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卢刚  
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是一部兼具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经典作品,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社会主义者”的宫崎骏,通过大量的隐喻和细节,在少女主人公荻野千寻历险的故事中,植入了对消费异化、阶级压迫和殖民统治等资本主义奴役关系的深刻批判。在其明快的治愈系画风之下,隐藏着对残酷社会问题的冷静思考,是启发青少年群体理性思考的有效形式。阐释影片中的隐喻和批判,总结其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范式,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汪立鑫  
意识形态是对人类有关事务的应然和必然的论证;意识形态能给接受者带来效用的增加,包括信息成本的节约、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但意识形态要求接受者偏离狭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基准,个体则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来决定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及接受程度;意识形态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将通过多种机制来实现其克服个体“搭便车”问题的社会功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二重化的存在方式。从认识来源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反映,是第二位的东西。但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建设过程来看,意识形态又具有能动作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要素"。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强意志。认真学习和领会《资本论》中的哲学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命题,运用《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中国高等学校要真正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