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6)
2023(7403)
2022(6162)
2021(5435)
2020(4607)
2019(10280)
2018(10301)
2017(19781)
2016(10223)
2015(11098)
2014(11170)
2013(10963)
2012(10194)
2011(9581)
2010(9916)
2009(9628)
2008(9337)
2007(8417)
2006(8060)
2005(7383)
作者
(28063)
(23675)
(23664)
(22772)
(15219)
(11092)
(10851)
(9084)
(9054)
(8405)
(8368)
(7706)
(7687)
(7625)
(7470)
(7329)
(6965)
(6815)
(6773)
(6283)
(6037)
(5710)
(5611)
(5558)
(5526)
(5346)
(5120)
(4742)
(4705)
(4498)
学科
(68140)
经济(67988)
管理(27641)
(25303)
方法(22534)
(20655)
企业(20655)
数学(18573)
数学方法(18484)
中国(17288)
地方(16358)
(14128)
业经(13740)
(12642)
地方经济(12019)
(11496)
(11243)
银行(11242)
(11074)
保险(10983)
(10948)
金融(10947)
(10812)
(10360)
(9859)
理论(9165)
(8835)
体制(7875)
环境(7480)
农业(7233)
机构
大学(151976)
学院(150678)
(79569)
经济(78226)
管理(56658)
研究(54787)
理学(47421)
理学院(46920)
管理学(46334)
管理学院(46015)
中国(45836)
(39860)
(30598)
财经(30456)
(27621)
科学(27516)
经济学(27129)
(26564)
中心(24217)
经济学院(24121)
研究所(23449)
(23121)
财经大学(22590)
北京(20009)
(19022)
(18444)
师范(18345)
(18007)
(17665)
社会(17360)
基金
项目(90470)
科学(72920)
研究(69142)
基金(68188)
(57385)
国家(56891)
社会(50612)
科学基金(49911)
社会科(46956)
社会科学(46938)
基金项目(35008)
(33233)
教育(31048)
自然(28447)
资助(28095)
自然科(27826)
自然科学(27820)
(27371)
自然科学基金(27355)
编号(26259)
成果(22017)
国家社会(21655)
(21225)
重点(20049)
(19821)
教育部(19388)
人文(18858)
(18419)
课题(18415)
(18322)
期刊
(96954)
经济(96954)
研究(59211)
中国(31812)
(30470)
(23090)
金融(23090)
管理(22766)
科学(17631)
学报(17284)
经济研究(17203)
财经(16983)
(16697)
(14716)
大学(14620)
学学(13839)
教育(13598)
技术(12608)
业经(12188)
问题(11981)
农业(10231)
技术经济(9335)
统计(9115)
(8899)
世界(8352)
国际(7882)
(7811)
改革(7719)
(7719)
经济问题(7654)
共检索到249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程  徐舒  张冰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企业社保缴费基数核定方案改革的背景,考察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负担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负担每降低10%,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增加1.29%、资本投入将增加1.45%,同时产出水平将提高4.51%,且这一促进效应在低劳动技能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参保率较高地区上更为明显。此外,针对本次社保缴费基数核定制度改革的简单推断表明,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负担更有助于进一步释放西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和提升制造业企业的产出水平。本文基于估计结果推断了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下降的经济效应,所得结论对"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鄢伟波  安磊  
经典的税收转嫁理论认为税负会根据供需弹性进行转嫁,实际发生率与法定征税对象无关。本文基于社会保险费二元征管体制下不同征收机构的征收强度在《社会保险法》颁布后出现分化这一政策冲击,构造三重差分模型研究社保缴费在企业和职工间的转嫁,研究发现:政策冲击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保缴费强度提升了约12%,相当于工资比重的1.5%。征管部门优先处理集体劳动争议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大程度通过低报工资基数低缴社保是政策冲击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保缴费产生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原因。结构分解表明政策冲击主要提升了企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强度。验证社保缴费在企业和职工间的转嫁,本文发现企业并未通过减少就业、降低其他类型薪酬或提升职工学历结构的形式将增加的社保缴费转嫁给职工。相比于工资刚性,效率工资假说、缴费与福利的关联程度不高更可能是未发生转嫁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社保征管体制、法定性和企业异质性方面,为提升社保缴费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重新审视了税收转嫁理论,对提升社保征管效率、选取减税降费对象、权衡减税降费目标和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具有新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影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及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在不同城市不同年度的差异,采用Probit模型和OLS回归分别估计了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对劳动参与率和周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与劳动参与率和周劳动时间成负相关关系。分群体看,社保最低缴费基数能够显著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显著降低未婚女性的劳动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主要影响中年、农村户籍、高中及以下学历、东部省份及少数民族群体的劳动供给。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减税降费改革的过程中,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降低能够带来劳动供给的增加,这种劳动力供给增加的行为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志刚  苗萌  王子悦  杨真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申报的缴费基数、就业规模等决策的影响和具体机制。在给定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下,在法定缴费比例上升时,企业会减小申报基数;反之则增加申报基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缴费基数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量的结果,并且法定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在对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当法定比例降低时,省份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逃费程度降低的幅度大于省份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企业。(2)当法定比例上升时,资本密集的企业相比于劳动密集的企业会更多地减少就业规模。(3)当法定比例上升时,非国有企业减少就业规模,而国有企业不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珏  封进  
本文利用我国社会保险征收体制改革的背景,从微观企业角度考察了社会保险征收机构从社会保险部门变更为税务部门对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会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上升约3%,参保概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税收征收能力越强的地区作用越明显,对国有企业缴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且对政策变动前已参保企业也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税务部门较强的征收能力有助于促使更多企业参保,增加社保基金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文娟  汪小勤  吕志明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快速发展,社会保险缴费不断增长,其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也逐渐凸显,表现之一是我国的就业增长相对于劳动人口的增长显得非常缓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社会保险缴费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本文在理论上讨论了社会保险缴费产生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并通过2004-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快速增长对就业有挤出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平均来说会导致总就业水平减少0.153%,城镇就业水平减少0.06%。分区域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险缴费对我国的高收入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就业都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是对低收入地区的就业影响不明显。本文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陶纪坤  张鹏飞  
文章利用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和2012~2013年上市企业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研究发现:(1)在宏观省级层面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保险缴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全国劳动力需求的4.95%左右;(2)进一步考察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发现,对于东部地区,社会保险缴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6.92%,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3)在微观上市企业层面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1.50%左右;(4)对于上市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不显著;对于上市民营企业而言,社会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1.93%;社会保险缴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2.40%,在第三产业中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0.87%。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葛结根  
社会保险缴费给中国企业施加了较大的成本压力,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否有动机对其进行转嫁呢?本文运用标准的劳动力市场模型讨论企业通过降低工资水平和减少劳动力需求的方式转嫁社会保险缴费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行业特征和经济周期变化对社会保险缴费的转嫁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风险行业的社会保险缴费对工资与就业水平的转嫁效应大于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风险行业,并且这一效应在萧条期被扩大,在扩张期被减弱,但是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风险行业的转嫁效应在萧条期和扩张期的差异较小。本文研究结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是,应适当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并根据行业特征和经济周期的变化增加社会保险缴费的灵活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红艳  朱敏  
科学、合理、全面地测算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其有效实施并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关统计数据作为样本,分别构建客观赋权法、权重调整法、熵权法组合测算模型3种方法,测算得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9年和2020年基于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对不同模型所得结果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的实际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进行偏离度分析,发现权重调整法整体偏离度相对较高,熵权法组合测算模型偏离度居中,客观赋权法偏离度最小;进一步分析客观赋权法测算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协调性,发现客观赋权法测算结果可协调经济发展与国民基本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但是仍有上升空间;最后构建客观赋权法+因子调整模型,发现客观赋权法测算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合理性,受因子调整的影响较小。建议在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算方法上,可以使用一致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实现省级层面关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算方法的统一;扩大统计口径,反映更加全面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大庆  
文章给出了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总额预测的一种较实用的方法——等长基数法;并对某地区的缴费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的结果说明用等长基数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潘楠  
社会保险缴费遵从是影响社会保险资金足额筹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受到政治、公共政策、社会以及个人心理预期与品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涉及政府公信力,社会保险制度公平等客观因素。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筹资长期受困于社会保险缴费压力,社会保险缴费经办机关面对参保人采取的手段多为强制性行政手段以及主观性激励措施,但提高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却处于多重矛盾之中。因此,需要寻求多元化的激励手段相结合,尤其是客观激励与外部激励等间接激励手段,以提高社会保险缴费遵从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祥金   位晓琳   冯梦龙  
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和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现实背景下,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降低了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通过增加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税收负担与降低社会保险征收力度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下降;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劳动密集型、盈利能力弱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大。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加强地方债治理能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钧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确定,应该考虑企业和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应该考虑社会的总承受能力。文章在对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适度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合理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