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0)
2023(12573)
2022(11105)
2021(10465)
2020(8841)
2019(20292)
2018(20279)
2017(39572)
2016(21417)
2015(24107)
2014(24112)
2013(23724)
2012(21625)
2011(19425)
2010(19385)
2009(18200)
2008(17835)
2007(15728)
2006(13916)
2005(12325)
作者
(60647)
(50046)
(49877)
(47507)
(32065)
(24079)
(22787)
(19698)
(19152)
(17979)
(17228)
(16956)
(15866)
(15691)
(15432)
(15390)
(14937)
(14898)
(14338)
(14292)
(12283)
(12261)
(12005)
(11449)
(11250)
(11164)
(11131)
(11099)
(10012)
(9698)
学科
(81243)
经济(81054)
管理(66722)
(63276)
(53598)
企业(53598)
方法(38529)
数学(32041)
数学方法(31693)
(24775)
中国(23389)
(21501)
(20941)
业经(19985)
(17308)
理论(15944)
(15822)
财务(15753)
财务管理(15718)
(15269)
银行(15232)
地方(15160)
(14985)
企业财务(14936)
(14390)
(13773)
贸易(13766)
农业(13758)
(13734)
金融(13730)
机构
大学(304698)
学院(300789)
管理(122919)
(118356)
经济(115627)
理学(106039)
理学院(104898)
管理学(103184)
管理学院(102627)
研究(96782)
中国(75030)
(64593)
(59798)
科学(58641)
(47406)
财经(47098)
中心(44099)
(43796)
(43683)
业大(42872)
研究所(42802)
(42678)
北京(40991)
(38713)
师范(38408)
(35412)
经济学(35314)
财经大学(35208)
(35058)
农业(33983)
基金
项目(205023)
科学(161814)
研究(152502)
基金(149819)
(128629)
国家(127549)
科学基金(110727)
社会(97292)
社会科(91419)
社会科学(91393)
基金项目(79875)
(78964)
自然(71386)
教育(69720)
自然科(69687)
自然科学(69674)
自然科学基金(68417)
(66401)
编号(62685)
资助(61426)
成果(51652)
(45799)
重点(44954)
(42511)
课题(42491)
(41888)
(41200)
教育部(39865)
创新(39623)
项目编号(39283)
期刊
(130414)
经济(130414)
研究(93513)
中国(57913)
(46323)
学报(45265)
管理(45138)
科学(42176)
(40171)
大学(35152)
教育(33612)
学学(32946)
(29904)
金融(29904)
农业(27424)
技术(24917)
财经(23187)
业经(20409)
经济研究(19714)
(19520)
问题(16625)
理论(16178)
图书(15462)
实践(14903)
(14903)
科技(14363)
技术经济(13955)
现代(13803)
(13729)
(13115)
共检索到442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邹世允  贺晓晨  
社会保险欺诈是威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相关立法不成熟,缺乏有效规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的预防措施、认定方法、监管体制和惩罚措施,以致无法有效制止和预防欺诈行为。为规制社会保险欺诈行为,建议在相关立法中建立严格的社会保险欺诈预防措施,明确统一的欺诈认定方法,设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和独立的行政监督主体,加大处罚力度,增加法律责任类型,以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素芬  李青竹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基金积累日渐增多,但社会保险欺诈现象也随之发生。我国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上对社会保险反欺诈给予了一定的回应,但对社会保险反欺诈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我国当下社会保险反欺诈虽然从研究成果上呈增多之势,研究范围日益拓宽,法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既有宏观的关照,也有微观的分析,但社会保险反欺诈的法学研究仍需强化理论性、规范性及借鉴的深入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臧冬斌  
笔者认为复保险欺诈区别于善意复保险之处在于投保人于保险合同订立之际,意图谋取不当得利,或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知悉复保险的存在而不为通知,或故意为虚假通知。对于复保险欺诈的法律规制,认为应将复保险欺诈作为保险合同法定无效的原因,对严重的复保险欺诈应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赋予保险人司法协助请求权,建立反保险欺诈信息中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李亮  
通过引入成本—收益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欺诈问题进行研究,比较该制度中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构成,分析各影响因子对欺诈与反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欺诈与反欺诈行为受行为成本、行为收益大小的制约,且有其相应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反欺诈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车险反欺诈联合课题组  
车险领域历来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案件数量占保险涉刑案件的70%~80%,严重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车险市场秩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监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防范打击的重点犯罪类型。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日趋职业化、团伙化、专业化,对行业车险反欺诈以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近年来反欺诈监管工作实践,以北京地区5家大中型保险公司的理赔及反欺诈工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车险欺诈案件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而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行业信息共享、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剖析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多方协作联动防控体系的监管工作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玉泉  
一、保险欺诈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一)保险欺诈的定义何谓保险欺诈,学者间的认识不尽相同。大多数人认为,保险欺诈是指投保人方面的欺诈,也称道德危险,主要表现为利用保险谋取不当利益,即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虹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保险反欺诈机制的介绍,了解欧美各自在反欺诈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对于我国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磊  刘文华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经历了国家保障、变革过渡时期后,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并呈现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公权力为手段、以互助共济为基石等特点。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制度设计不合理、保障能力不可持续以及救济渠道不甚顺畅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顶层设计优化框架,促使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发展,走向成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振源  
一、引言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保险欺诈的微观形成机制及反保险欺诈的最优保险契约是近十几年来保险经济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从研究方法上看,保险欺诈问题的经济研究存在两种范式:有成本状态证实(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简称CSV)范式与有成本掩盖(Costly State Falsifica-tion,简称CSF)范式。前者假定保险公司对索赔的调查是有成本的;后者假定被保险人对保险事故的掩盖是有成本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建涛  巨珣  董楠  
有效应对保险欺诈对保险公司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防止因欺诈识别错误而承受惜赔责难。通过对北京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2010年诉讼、和解的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投保方索赔欺诈是个不争的事实,媒体关于保险公司败诉的报道夸大了保险公司惜赔程度,保险公司诉讼基本是理性行为。而且,城区投保方索赔欺诈,远甚于郊区县;与寿险相比,意外险、健康险更容易引发索赔欺诈;投保方比保险公司更愿意上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源  
医疗保险欺诈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此对国内外医疗保险欺诈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医疗保险欺诈的相关概念、医疗保险欺诈风险分析、风险识别与度量及反欺诈等方面总结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薛珂  
保险欺诈自保险出现伊始就如影随形,是影响保险业发展壮大的毒瘤。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产品与服务手段日渐丰富的同时,欺诈手段与方式也在不断翻新。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反保险欺诈问题研究的迫切性,总结了我国目前反保险欺诈的现状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欧美台反保险欺诈的经验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反保险欺诈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孟骅  
在我国保险欺诈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博弈论理论以及matlab等软件进行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对国际上在反保险欺诈领域领先的国家采取的措施及其经验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我国保险欺诈问题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秀芳  黄志国  陈孝伟  
保险欺诈不仅危及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增加投保人的负担,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金融稳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保险反欺诈亟需引入革命性技术。Bagging集成方法以其可调节模型结构、易于部署、参数空间可控、支持并行运算等特点成为保险公司进行保险反欺诈一个好的选择。Bagging方法主要包括Bagging算法、Random Subspace算法、Random Patches算法,它们又能与不同基学习器结合构成新的分支算法及算法特例。本文基于这些算法对保险欺诈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各算法及与基学习器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基学习器个数对算法表现的影响。分析发现:针对保险欺诈识别问题,在Bagging、Random Subspace、Random Patches三者之中,Random Patches算法的表现最好,Bagging的运行时间最短;不同算法适用的基学习器不同,但总体来说最适合Bagging集成方法的是决策树;基于决策树的方法都一致选择是否委托律师代理作为最重要的特征;基学习器个数对不同Bagging算法表现的影响并不一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耀庭  戴俊玉  
通过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全面分析,寻找被保险人的欺诈行为在失业保险制度中的行为表现,分析了失业保险欺诈行为产生的破坏性,并寻找造成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最后针对Z市具体情况提出了完善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相关建议,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监督机制,以及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督与惩罚措施,以期望减低失业保险中的欺诈行为产生的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