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4)
- 2023(10750)
- 2022(8763)
- 2021(7971)
- 2020(6872)
- 2019(15402)
- 2018(15466)
- 2017(29433)
- 2016(15756)
- 2015(17196)
- 2014(16930)
- 2013(16729)
- 2012(14981)
- 2011(13043)
- 2010(13524)
- 2009(12969)
- 2008(13540)
- 2007(12065)
- 2006(11037)
- 2005(10273)
- 学科
- 业(79712)
- 企(73485)
- 企业(73485)
- 济(66610)
- 经济(66408)
- 管理(61005)
- 方法(28721)
- 财(28128)
- 业经(26756)
- 农(23751)
- 数学(20561)
- 数学方法(20435)
- 务(20137)
- 财务(20130)
- 财务管理(20103)
- 制(20101)
- 企业财务(19038)
- 中国(18285)
- 农业(16516)
- 技术(16166)
- 贸(15201)
- 贸易(15196)
- 易(14906)
- 体(14583)
- 策(14408)
- 理论(14207)
- 和(13586)
- 体制(13036)
- 银(12832)
- 银行(12828)
- 机构
- 学院(221999)
- 大学(216893)
- 济(97850)
- 经济(96061)
- 管理(92181)
- 理学(77790)
- 理学院(77085)
- 管理学(76244)
- 管理学院(75796)
- 研究(68604)
- 中国(61018)
- 财(52715)
- 京(44973)
- 财经(40124)
- 科学(37503)
- 经(36400)
- 江(35951)
- 农(33758)
- 所(33418)
- 中心(32158)
- 经济学(29778)
- 财经大学(29500)
- 研究所(29443)
- 北京(28438)
- 业大(27689)
- 州(27386)
- 经济学院(26875)
- 商学(26751)
- 商学院(26533)
- 农业(25914)
- 基金
- 项目(137566)
- 科学(111513)
- 研究(105205)
- 基金(102758)
- 家(86889)
- 国家(85979)
- 科学基金(76776)
- 社会(71316)
- 社会科(66623)
- 社会科学(66600)
- 基金项目(54046)
- 省(53487)
- 自然(47759)
- 教育(47300)
- 自然科(46712)
- 自然科学(46706)
- 自然科学基金(46001)
- 划(43408)
- 编号(42138)
- 资助(41055)
- 成果(33527)
- 业(33180)
- 创(31939)
- 部(31451)
- 重点(30380)
- 制(29435)
- 国家社会(29387)
- 发(29095)
- 创新(28847)
- 课题(28295)
- 期刊
- 济(115980)
- 经济(115980)
- 研究(73358)
- 中国(46424)
- 财(45769)
- 管理(39310)
- 农(32125)
- 融(28184)
- 金融(28184)
- 科学(27596)
- 学报(25664)
- 大学(21477)
- 农业(21356)
- 教育(21195)
- 财经(20878)
- 业经(20338)
- 学学(20329)
- 技术(20316)
- 经济研究(18173)
- 经(17927)
- 问题(14656)
- 业(13990)
- 技术经济(13306)
- 财会(13252)
- 贸(13121)
- 现代(11837)
- 世界(11537)
- 会计(11304)
- 国际(11002)
- 商业(10882)
共检索到352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永建 梁方志 蒋德权 王亮亮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政府养老压力日益增加,而养老金体制尚不健全,养老金征缴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2018年7月社会保险(简称社保)征缴机构改革为契机,采用事件研究法,试图厘清社保征缴机构改革、企业养老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社保征缴机构转换这一改革事件对企业价值造成了负面冲击;企业2018年前实际缴费率越低,预期未来补交养老金越多,市场反应越差,未来多补缴1元养老金可以带来约2.76元的市值下降;2018年前已经由税务部门征收养老金地区的企业在事件中股票市场反应更差。②员工激励程度不同以及老龄化程度不同地区的企业,实际缴费率与市场反应的关系有所不同。③拖欠养老金、隐瞒员工人数和按最低基数申报社保这三种逃费方式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保征缴机构改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丰富了公共产品、社会效率以及员工和公司金融等方面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人口老龄化的微观影响、企业社保支出的经济后果以及政府在养老金领域管制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可以为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保征缴机构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珏 封进
本文利用我国社会保险征收体制改革的背景,从微观企业角度考察了社会保险征收机构从社会保险部门变更为税务部门对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会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上升约3%,参保概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税收征收能力越强的地区作用越明显,对国有企业缴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且对政策变动前已参保企业也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税务部门较强的征收能力有助于促使更多企业参保,增加社保基金收入。
关键词:
社保征收体制 征收强度 企业参保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珏 封进
企业资本劳动比提升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社会保险缴费对此的影响。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发现社会保险缴费会导致人均固定资产增加。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会使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减少劳动力雇佣。这说明社保缴费使劳动力相对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力。进一步地,伴随着社会保险缴费的上升,人均薪酬会提高,这意味着资本更多地是替代低技能劳动力,并且替代效应在劳动密集度高或规模小的企业中显著存在。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厘清社会保险费征缴、资本劳动比和就业之间的权衡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轶妹 曹蓉 周明
在高质量发展与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8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效果和机制角度统计检验了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实际社会保险缴费并非完全成为企业负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价值,作用机制表现在效率工资效应、现金流抑制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三个方面,即通过提高员工工资、减少新增投资、增加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正向作用于企业价值,并且,二者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和低创新水平企业中更为突出。文章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识别“五险”费用与企业价值的因果关系,建立起宏观制度与微观企业行为、绩效表现之间的联系,为理解“减税降费”政策的内在逻辑、激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社会保险缴费 企业价值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祥金 位晓琳 冯梦龙
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和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现实背景下,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降低了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通过增加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税收负担与降低社会保险征收力度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下降;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劳动密集型、盈利能力弱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大。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加强地方债治理能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逸飞 李金 肖人瑞
本文以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征管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推动企业在实现劳动力总成本下降的同时通过调整用工策略实现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其核心逻辑在于,《社会保险法》实施导致劳动与资本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引致以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创新投入为代表的资本投资增加,进而通过对高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提升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水平,且这一机制过程会受到企业现金流约束的限制。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这一作用效果在社会保险负担较轻地区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最后,拓展性分析发现,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征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增加值存在动态的正向影响,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的结论为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向仙虹 艾光帅 杨国歌
文章利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社会保险法》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的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评估了社会保险缴费征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征管有效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但该效应主要作用于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维度,对环境维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是社会保险缴费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投入。此外,机制检验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征管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进而助力企业提升ESG表现。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该效应在非国有性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改善企业ESG表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涛 朱宝树 董芳
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中的企业缴费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博弈关系使然。通过构建失业保险费征缴中的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以及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完全而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得出政府应积极探索失业保险缴费制度创新,放大失业保险缴费机制的激励效应,从而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应有功能。
关键词:
失业保险费 征缴 缴费 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汉市地税局课题组 雷建国
本文以武汉市社会征缴模式的现代及存在问题为基础,定量研究了三种社会保险征缴模式的征收效率,结果表明:地税系统全责征缴的社会保险征缴模式效率最高。本文最后提出构建武汉市地税系统"全责征收,税式管理"的社保费征缴模式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征缴模式 征收效率 全责征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杨思琦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指出今后我国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当其他条件不变,征收体制改革可能会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率并增加企业缴费负担。那么,为对冲征收体制改革带来的企业负担,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可否进一步降低?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分析征收体制改革对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征收体制改革可使我国养老保险征缴率提高13.5个百分点;征缴率提升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加,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养老金待遇不变的同时,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在2019—2025年间可降至21.82%;与征收体制不变和未降低政策缴费率的情况相比,征收体制改革与降低政策缴费率可使企业缴费负担下降16.79%。综上所述,征收体制改革为降低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创造了契机。可见,我国应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以达到减轻企业缴费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目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宏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指标化为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总和。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是企业劳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承担社会保险费的多少影响到企业新增价值的分解,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定价依据来自于企业利润部分的扣除。经实证测算企业有能力承受法制性的社会保险费率区间为[0,18.68%]。通过修正缴费基数统计偏差,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最高限额约为44.0%,适度水平一般应维持在38.0%左右。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在较高水平上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太彪 魏志华 曾爱民 卢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视角考察劳动力成本对企业转型升级抉择的影响,旨在为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以2007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转型(对内转型和对外转型)和升级(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升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企业抉择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转型和升级都产生了显著的“倒逼”效应。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债务融资占比较高时,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内转型,而减少对外转型和升级活动。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对内转型不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升级(如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会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经营压力增大,继而迫使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予以应对。而当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时,企业将倾向于选择升级而非转型。同时,从投资结构来看,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升级的“倒逼”作用要大于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时,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可能选择对外转型和升级。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经济后果和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为政府部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林雄立 李辉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借助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如何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机制检验发现,社保缴费负担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逻辑在于要素替代和劳动力流转效应,而非企业被动进入困境的流动性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上升、雇佣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雇佣不稳定性增强、企业培训经费显著上升,但企业内部资金流并未进一步紧张。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保险法》更能够促进成本转嫁能力弱、以规模扩张和追求高质量产品为目的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应用机器人。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矛盾,也为妥善应对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困境提供了证据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史新辰
林业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整体推进、配套改革、重点突破、标本结合才能真正奏效。如实行多方支持,职工积极参与的社会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森工企业实行补偿政策,在企业新增资产产权界定和利益分配上更加优惠和照顾;促进第三产业市场化发展,试行民营方式,解除垄断,分兵突围;发展林业保险业,尽快组建全国政策性的林业保险机构,形成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林业保险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飞 黄瑾 罗靓溪
社会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机制。2011年7月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增加了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使企业面临更高的用工成本和更低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迫使其在财务压力和投资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并调整投资决策。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成本,减少企业可支配现金流,降低企业投资水平;但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审慎投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在竞争度较高的行业、注册地在东部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这种效应更为显著,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带来的财务压力。因此,社会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来达到资源分配和经济调控的目的。在此制度背景下,中国要持续推动减税降费改革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补助政策,以鼓励企业稳定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