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53)
- 2023(20630)
- 2022(17527)
- 2021(16337)
- 2020(13903)
- 2019(31820)
- 2018(31763)
- 2017(60655)
- 2016(33044)
- 2015(37056)
- 2014(36847)
- 2013(35977)
- 2012(32859)
- 2011(29234)
- 2010(29305)
- 2009(27390)
- 2008(27191)
- 2007(24055)
- 2006(21527)
- 2005(19320)
- 学科
- 济(128475)
- 经济(128241)
- 业(111780)
- 管理(106317)
- 企(96943)
- 企业(96943)
- 方法(57954)
- 数学(47428)
- 数学方法(46811)
- 财(43834)
- 农(40302)
- 业经(36589)
- 中国(35218)
- 制(31959)
- 务(27723)
- 财务(27637)
- 财务管理(27584)
- 农业(27518)
- 企业财务(26165)
- 学(26164)
- 理论(25113)
- 地方(23167)
- 体(23099)
- 和(23010)
- 技术(22929)
- 银(22603)
- 银行(22553)
- 行(21454)
- 贸(20971)
- 融(20966)
- 机构
- 学院(462674)
- 大学(462145)
- 济(184469)
- 管理(183744)
- 经济(180447)
- 理学(157483)
- 理学院(155803)
- 管理学(153059)
- 管理学院(152200)
- 研究(150911)
- 中国(118655)
- 京(98242)
- 财(93825)
- 科学(92188)
- 农(76604)
- 所(75165)
- 财经(72902)
- 江(70636)
- 中心(69411)
- 研究所(67703)
- 业大(67697)
- 经(66268)
- 北京(61857)
- 农业(59639)
- 范(59073)
- 师范(58468)
- 州(55919)
- 经济学(55587)
- 院(55125)
- 财经大学(54098)
- 基金
- 项目(309266)
- 科学(244435)
- 研究(227573)
- 基金(225502)
- 家(195814)
- 国家(194121)
- 科学基金(168146)
- 社会(144126)
- 社会科(136053)
- 社会科学(136015)
- 省(120421)
- 基金项目(118922)
- 自然(109325)
- 自然科(106836)
- 自然科学(106809)
- 教育(105139)
- 自然科学基金(104915)
- 划(101099)
- 编号(92930)
- 资助(92468)
- 成果(75870)
- 重点(68978)
- 部(68486)
- 创(65302)
- 发(64791)
- 课题(63969)
- 创新(60578)
- 科研(59152)
- 国家社会(59112)
- 教育部(59038)
- 期刊
- 济(207921)
- 经济(207921)
- 研究(141029)
- 中国(93282)
- 财(75759)
- 管理(71726)
- 学报(71236)
- 农(70301)
- 科学(66078)
- 大学(55370)
- 教育(52996)
- 学学(52221)
- 农业(47572)
- 融(44876)
- 金融(44876)
- 技术(41949)
- 财经(36315)
- 业经(34952)
- 经济研究(32033)
- 经(31114)
- 问题(26620)
- 业(26126)
- 技术经济(22828)
- 版(22039)
- 理论(21588)
- 现代(21271)
- 科技(21075)
- 财会(20941)
- 图书(20290)
- 统计(20273)
共检索到69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珏 封进
本文利用我国社会保险征收体制改革的背景,从微观企业角度考察了社会保险征收机构从社会保险部门变更为税务部门对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会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上升约3%,参保概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税收征收能力越强的地区作用越明显,对国有企业缴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且对政策变动前已参保企业也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税务部门较强的征收能力有助于促使更多企业参保,增加社保基金收入。
关键词:
社保征收体制 征收强度 企业参保行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刘柏惠
鉴于当前社会保险名义缴费率已无提高空间,在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通过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提高征收率,从而弥合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流程与个人所得税高度一致,地税机关作为专门征收机构具有组织、信息、服务、执法等方面的优势,由其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能够在提高征收率的同时,降低行政成本和遵从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也能为降低名义费率创造条件。从国际上看,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也是被普遍认可的发展趋势。以地税机关全责征收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征收体系应该成为
关键词:
社会保险费 征收体制 征收率 全责征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祥金 位晓琳 冯梦龙
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和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现实背景下,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降低了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通过增加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税收负担与降低社会保险征收力度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下降;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劳动密集型、盈利能力弱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大。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加强地方债治理能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不利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空 雷汉云 胡彦琦 余明桂
为了加强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监管,提高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效率,各地区陆续开展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本文将各地区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保险缴费的外生冲击,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社会保险缴费对上市公司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费移交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能够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显著提高企业的负债率。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主要通过降低企业员工要求的工资溢价,增加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为政府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做好就业、社会保障和企业经营之间的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杨思琦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指出今后我国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当其他条件不变,征收体制改革可能会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率并增加企业缴费负担。那么,为对冲征收体制改革带来的企业负担,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可否进一步降低?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分析征收体制改革对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征收体制改革可使我国养老保险征缴率提高13.5个百分点;征缴率提升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加,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养老金待遇不变的同时,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在2019—2025年间可降至21.82%;与征收体制不变和未降低政策缴费率的情况相比,征收体制改革与降低政策缴费率可使企业缴费负担下降16.79%。综上所述,征收体制改革为降低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创造了契机。可见,我国应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以达到减轻企业缴费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在回顾2018年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过程的基础上,文章对竞争中性原则进行了概念辨析,并运用竞争中性理论对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社会保险存在"税收非中性",主要表现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实际缴费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民营企业参保比例低、缴费水平低、对监管中性非常敏感。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可获得优惠价格生产要素,合规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民营企业则以较高的价格获得要素资源,只能以"低价"参加社会保险或不参保,这两个板块构成"竞争中性偏离"的二元生态结构。2018年征收体制改革相当于对民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实施"监管中性",从而提高了民营企业成本预期,引起民营企业抱怨,这是中央做出征收体制改革暂缓的主要原因。文章建议,利用大幅降费的机遇,规范企业缴费行为,同时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对两个板块采取逐步向竞争中性收敛的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向仙虹 艾光帅 杨国歌
文章利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社会保险法》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的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评估了社会保险缴费征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征管有效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但该效应主要作用于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维度,对环境维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是社会保险缴费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投入。此外,机制检验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征管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进而助力企业提升ESG表现。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该效应在非国有性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改善企业ESG表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静 毛捷 张磊
本文使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险缴费率对职工和企业逃避社会保险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高的社会保险法定缴费率下:企业参保概率显著降低,但职工参保概率不受影响;法定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的差距显著扩大,即参保职工和参保企业的缴费水平降低了;高教育水平、高职位、高龄和国有集体经济的职工,以及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其逃避费倾向更强;在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企业的逃避费行为更严重。
关键词:
社会保险缴费率 参保概率 缴费水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宏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指标化为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总和。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是企业劳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承担社会保险费的多少影响到企业新增价值的分解,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定价依据来自于企业利润部分的扣除。经实证测算企业有能力承受法制性的社会保险费率区间为[0,18.68%]。通过修正缴费基数统计偏差,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最高限额约为44.0%,适度水平一般应维持在38.0%左右。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在较高水平上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太彪 魏志华 曾爱民 卢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视角考察劳动力成本对企业转型升级抉择的影响,旨在为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以2007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转型(对内转型和对外转型)和升级(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升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企业抉择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转型和升级都产生了显著的“倒逼”效应。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债务融资占比较高时,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内转型,而减少对外转型和升级活动。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对内转型不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升级(如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会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经营压力增大,继而迫使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予以应对。而当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时,企业将倾向于选择升级而非转型。同时,从投资结构来看,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升级的“倒逼”作用要大于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时,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可能选择对外转型和升级。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经济后果和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为政府部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林雄立 李辉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借助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如何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机制检验发现,社保缴费负担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逻辑在于要素替代和劳动力流转效应,而非企业被动进入困境的流动性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上升、雇佣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雇佣不稳定性增强、企业培训经费显著上升,但企业内部资金流并未进一步紧张。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保险法》更能够促进成本转嫁能力弱、以规模扩张和追求高质量产品为目的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应用机器人。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矛盾,也为妥善应对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困境提供了证据支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飞 黄瑾 罗靓溪
社会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机制。2011年7月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增加了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使企业面临更高的用工成本和更低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迫使其在财务压力和投资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并调整投资决策。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成本,减少企业可支配现金流,降低企业投资水平;但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审慎投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在竞争度较高的行业、注册地在东部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这种效应更为显著,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带来的财务压力。因此,社会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来达到资源分配和经济调控的目的。在此制度背景下,中国要持续推动减税降费改革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补助政策,以鼓励企业稳定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珏 封进
企业资本劳动比提升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社会保险缴费对此的影响。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发现社会保险缴费会导致人均固定资产增加。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会使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减少劳动力雇佣。这说明社保缴费使劳动力相对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力。进一步地,伴随着社会保险缴费的上升,人均薪酬会提高,这意味着资本更多地是替代低技能劳动力,并且替代效应在劳动密集度高或规模小的企业中显著存在。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厘清社会保险费征缴、资本劳动比和就业之间的权衡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封进 张素蓉
社会保险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本文采用企业层面数据,检验了缴费率水平对于企业参保行为的影响。利用上海社会保险存在城保和镇保两种不同水平的制度,得到外生的缴费率差异,发现降低缴费率可以增加企业的参保程度。而且,缴费率的效应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关,在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企业,降低缴费率对提高参保程度的影响更大。在人力资本较高的企业,低缴费率的政策对提高参保程度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建立低水平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社保覆盖面的扩大,同时通过自愿性补充保险制度满足更高的需求。
关键词:
社保缴费率 参保程度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逸飞 李金 肖人瑞
本文以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征管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推动企业在实现劳动力总成本下降的同时通过调整用工策略实现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其核心逻辑在于,《社会保险法》实施导致劳动与资本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引致以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创新投入为代表的资本投资增加,进而通过对高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提升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水平,且这一机制过程会受到企业现金流约束的限制。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这一作用效果在社会保险负担较轻地区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最后,拓展性分析发现,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征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增加值存在动态的正向影响,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的结论为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