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2)
2023(13836)
2022(12000)
2021(11278)
2020(9566)
2019(21519)
2018(21383)
2017(41405)
2016(22662)
2015(25094)
2014(24772)
2013(24540)
2012(22376)
2011(20029)
2010(19604)
2009(18098)
2008(17628)
2007(15367)
2006(13396)
2005(11337)
作者
(66630)
(54991)
(54989)
(52090)
(35003)
(26638)
(24854)
(21809)
(21178)
(19556)
(18757)
(18730)
(17388)
(17115)
(17015)
(16886)
(16824)
(16497)
(15786)
(15668)
(13883)
(13407)
(13099)
(12628)
(12545)
(12160)
(12146)
(12112)
(10978)
(10972)
学科
(84545)
经济(84356)
(63057)
管理(62946)
(49728)
企业(49728)
方法(42667)
数学(36406)
数学方法(36058)
中国(26054)
(24778)
(21916)
(19687)
业经(19468)
农业(16796)
(16122)
贸易(16117)
地方(15814)
(15761)
(15672)
理论(15280)
(14712)
(14270)
银行(14203)
(14180)
财务(14117)
财务管理(14094)
技术(13448)
(13415)
企业财务(13364)
机构
大学(319180)
学院(315481)
管理(127005)
(122899)
经济(120294)
理学(110863)
理学院(109629)
管理学(107595)
管理学院(107046)
研究(105137)
中国(79290)
科学(68323)
(67556)
(57767)
(55836)
(53503)
业大(52612)
研究所(49329)
中心(47800)
农业(45834)
财经(45831)
(44083)
北京(42465)
(41853)
(40131)
师范(39636)
(37568)
经济学(36695)
(35864)
财经大学(34501)
基金
项目(225419)
科学(175891)
基金(164516)
研究(158325)
(145686)
国家(144471)
科学基金(123230)
社会(101105)
社会科(94950)
社会科学(94921)
基金项目(88412)
(87259)
自然(82674)
自然科(80757)
自然科学(80734)
自然科学基金(79299)
(74387)
教育(71767)
资助(67447)
编号(63463)
重点(50054)
成果(50042)
(48994)
(46423)
(46421)
科研(43868)
创新(43323)
课题(42784)
计划(42281)
教育部(41602)
期刊
(126675)
经济(126675)
研究(90852)
学报(57622)
中国(57402)
(51852)
科学(50930)
管理(43326)
大学(42687)
学学(40672)
(40325)
农业(35635)
教育(29733)
(27725)
金融(27725)
技术(24068)
财经(21680)
业经(21011)
经济研究(20340)
(18326)
(17941)
问题(16626)
科技(16522)
(16201)
理论(15582)
业大(15562)
图书(15259)
技术经济(14451)
实践(14389)
(14389)
共检索到445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阳义南  贾洪波  展凯  
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6),实证检验社会保险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安全感"的影响。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测量个体"安全感",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保险、预期风险的影响效应,使用MIMIC模型剖析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安全感"因子值为13.9,达最大值的87.1%,表明被访者的安全感总体较高;(2)社会保险能显著提升"安全感",社会保险覆盖率每上升1个标准差,"安全感"将上升0.08个标准差;预期风险会显著降低被访者"安全感",预期风险每上升1个标准差,"安全感"下降0.15个标准差,说明社会保险还不足以完全化解社会风险带来的不"安全感";(3)分险种看,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公费医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能显著提高被访者"安全感",但职工医保、新农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提出对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本刊2014年第8期刊登了《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权利如何处理》的讨论,该文倾向性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只要劳动者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劳动合同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止,用人单位应当继续用工,并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至劳动者符合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条件时,终止劳动合同。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撰写本文供商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荣华  徐馨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病残津贴适用条件、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费用标准,以及社会保险的救济途径,这给劳动仲裁工作带来了不小影响,对于这些规定的具体适用,急需出台明确标准和规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明纳  
当前,市场环境复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用工环境以及形式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劳资双方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双方行为的准则,为了减少劳动争议,必须重视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文章基于社会保险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此提出了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张建武  
文章从代际和年龄角度定量分析了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变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收入变动的年龄效应和代际效应皆表现出明显的线性趋增,且前者大于后者。收入不平等的年龄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加速递增趋势,而不平等的代际效应稳定上升,1960年之后出生队列不平等程度较高。此外,居民劳动收入变动也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收入模式更具优势。由于代际效应和城乡差异是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促进代际公平的养老保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应受到充分重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赵秋运  
既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成因的解释集中在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全球化、二元经济体制以及财政效应等方面,本文则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提供一种新的解释。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影响个体的储蓄行为,进而影响生产的资本集约程度;在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形下,资本集约程度将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利用1990—2007年间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确认了老年抚养比上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是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即便控制其他潜在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是显著且稳健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仲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保险对于劳动供需的影响,然后通过现状研究,阐明了目前我国某些社会保险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不相适应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优化社会保险策略,进而促进就业的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影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及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在不同城市不同年度的差异,采用Probit模型和OLS回归分别估计了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对劳动参与率和周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与劳动参与率和周劳动时间成负相关关系。分群体看,社保最低缴费基数能够显著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显著降低未婚女性的劳动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主要影响中年、农村户籍、高中及以下学历、东部省份及少数民族群体的劳动供给。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减税降费改革的过程中,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降低能够带来劳动供给的增加,这种劳动力供给增加的行为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小伟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中还是在执法实践中,社会保险费的追究时效都是一个头疼且多有争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以及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偏差。笔者作为一名劳动保障监察员,也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本文首先阐述劳动监察时效的性质,随后探讨为什么社会保险费的追缴应当适用劳动监察时效。同时,结合笔者承办的四个典型社会保险费投诉案例,分析当前执法实践中追缴社会保险费的时效适用问题及存在的争议,以期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小伟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中还是在执法实践中,社会保险费的追究时效都是一个头疼且多有争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以及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偏差。笔者作为一名劳动保障监察员,也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本文首先阐述劳动监察时效的性质,随后探讨为什么社会保险费的追缴应当适用劳动监察时效。同时,结合笔者承办的四个典型社会保险费投诉案例,分析当前执法实践中追缴社会保险费的时效适用问题及存在的争议,以期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展新  侯慧丽  
近期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研究把持有非本地城市户口的外来市民纳入观察对象,城乡分割因素的解释范围缩小到外来市民与外来农民工这两类外来人口参与社会保险差异上来。为在这一方向上深化研究,本文首先考察城市劳动制度转型过程,揭示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制度缺位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户籍身份、劳动合同订立与社会保险获取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选取抽样调查数据,做相应的实证分析;最后形成结论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东杰  唐教成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因素引入世代交叠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两者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运用2004~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老年抚养比对劳动参与率产生显著的负影响,人均养老保险支出对劳动参与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两者的交叉影响则为负数。为消除内生性问题,采用总抚养比和人均社保收入两个工具变量再次检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收入提高和教育水平发展与劳动参与率正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为维持适度的劳动参与率以促进经济增长,需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俊良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我国以16岁作为劳动适龄人口的起点年龄明显偏低。建议把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提高到19岁;修改劳动法相关条文;更改关于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推迟退休年龄;大力发展普通和职业中等教育,尽可能提高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敏丹  
本文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角度,考察了签订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覆盖之间的关系,发现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覆盖率明显高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覆盖率,但即使在签订了劳动合同的群体中,各类社会保险的参保率都未达到全覆盖;签订劳动合同能够缩减本地人与外地人社会保险覆盖率的差异;签订劳动合同能显著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参保概率,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对社会保险覆盖的促进作用依合同类型、期限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签订劳动合同能够改善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和性别歧视。这表明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其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凤辉  
中国的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逐年减弱。文章分析了我国不同经济区域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轨迹,发现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出现下降趋势;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老龄化的影响,发现劳动力缓解了流入地老龄化,却加重了流出地老龄化;劳动力"乡—城"流动,使得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镇;测算了不同省份的企业最大社保缴费能力和缴费负担,发现我国企业的社保缴费压力依然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