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3)
- 2023(5537)
- 2022(4573)
- 2021(4541)
- 2020(3890)
- 2019(8736)
- 2018(8478)
- 2017(16299)
- 2016(8491)
- 2015(9757)
- 2014(9482)
- 2013(9672)
- 2012(8998)
- 2011(8375)
- 2010(8189)
- 2009(7768)
- 2008(7773)
- 2007(6783)
- 2006(6071)
- 2005(5482)
- 学科
- 济(39625)
- 经济(39472)
- 业(22078)
- 管理(20731)
- 方法(20142)
- 中国(16950)
- 数学(16916)
- 数学方法(16852)
- 企(16303)
- 企业(16303)
- 险(10989)
- 保险(10898)
- 贸(10127)
- 贸易(10121)
- 易(10023)
- 农(9837)
- 银(9389)
- 银行(9389)
- 财(9346)
- 制(9339)
- 行(9026)
- 业经(8016)
- 融(7935)
- 金融(7934)
- 和(6867)
- 关系(6204)
- 理论(6134)
- 农业(5798)
- 策(5730)
- 学(5630)
- 机构
- 大学(126668)
- 学院(121965)
- 济(63421)
- 经济(62589)
- 管理(47082)
- 研究(46421)
- 中国(41714)
- 理学(39878)
- 理学院(39422)
- 管理学(38978)
- 管理学院(38734)
- 财(30319)
- 京(27224)
- 财经(24255)
- 科学(23549)
- 经(22427)
- 所(22406)
- 经济学(21927)
- 中心(20746)
- 研究所(20276)
- 经济学院(19795)
- 财经大学(18462)
- 北京(18319)
- 院(16119)
- 江(15633)
- 农(15533)
- 范(14611)
- 师范(14539)
- 社会(14522)
- 融(14509)
- 基金
- 项目(78645)
- 科学(64151)
- 基金(62462)
- 研究(58807)
- 家(53937)
- 国家(53542)
- 科学基金(46130)
- 社会(43641)
- 社会科(40315)
- 社会科学(40304)
- 基金项目(31867)
- 自然(27346)
- 自然科(26791)
- 自然科学(26784)
- 资助(26588)
- 自然科学基金(26395)
- 教育(26236)
- 省(24663)
- 划(22655)
- 编号(21186)
- 部(20400)
- 中国(19642)
- 国家社会(19454)
- 教育部(18287)
- 成果(18050)
- 重点(17544)
- 人文(16906)
- 发(15954)
- 社科(15870)
- 大学(15799)
共检索到19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在构建国民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国民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可以显著提升国民幸福感中的幸福程度与生活满意度,但不会给国民带来更高的信心;社会保险中的五大分类保险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国民幸福感,只是失业保险与生育保险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小;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更容易受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更容易受社会保险全面性的影响;低收入组国民更重视社会保险的全面性,中收入组国民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同样重视,高收入组国民更重视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在全体国民中的覆盖率,为农村居民与低收入群体制定更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切实发挥社会保险保障民生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幸福感 城乡差异 收入分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阳义南 章上峰
使用CGS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公平感上升一个等级,被访者幸福感平均下降8.4%;社会保险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没有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幸福感会显著更低4.84%和4.64%。二者交互项回归结果显示没有社会保险会进一步加剧被访者的收入不公平感,进而降低其幸福感。相对收入每提高一个单位,幸福感平均提高5.32%。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收入不公平感、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表明我国民众"不患寡,患不均,更患不公"。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幸福 社会保险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名望 华汉阳
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的2942份农民工样本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购买社会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且购买的社会保险种类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高。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比未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高21.70%,每多购买一种社会保险,其主观幸福感提高6.10%。五种类型的社会保险均能显著提高参保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其中购买医疗保险带来的边际效应最高,其次为养老保险,最低的是工伤保险。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样本分析,发现原模型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农民工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它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此外,收入不平等除了自身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外,还通过社会犯罪间接地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社会犯罪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志远 刘珊珊
本文基于国际、国内公认六大权威数据库,在提取有关中国国民幸福感调查结果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和相互辅证,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内中国国民幸福感处于改善、上升通道,年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上升而不是停滞不前,更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下降迹象;(2)基于国际三大数据库的国别比较,中国国民幸福感改善空间(增量)在发展中国家中表现突出,在转型经济体中更是名列前茅;(3)2003—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略低于城市居民,但期间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增幅大于城市居民。采用QCA思路探索性地识别出中国国民幸福感增进的适配情境及其相应的路径取向。本文认为:"幸福悖论"逻辑争议的起点应该转向,那就是如果经济增长的确有利于国民幸福感提升,那么政府理所当然抓住经济脉搏;相反,"幸福悖论"若真出现,这就镜鉴政府当从民生方面去探寻增进国民幸福感的适配路径,预防重蹈"功利主义"覆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宏兵 苏萌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保险发展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个体微观变量和人均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后得出结论:财险业和寿险业都能够影响居民幸福感,但是具有差异性。从财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人均赔付的影响不显著;从寿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和人均赔付均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本文首次将保险发展纳入居民幸福感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
关键词:
保险发展 居民幸福感 财险业 寿险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洪 孙求华
本文回顾了10年来中国国民幸福统计研究的历程,对国民幸福统计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国民幸福 统计研究 统计实践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诗杰 李宪 袁正
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是社会与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健康和医疗问题是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医疗保险是老年人应付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两期微观数据,估计了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经济条件、教育、健康、房产、嗜好等因素也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幸福感。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幸福感 城镇 老年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海珍 郑佳豪
基于CFPS2018年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个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自我选择偏误,探讨商业养老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商业养老保险对处于不同保险阶段和不同户籍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商业养老保险对于居民的幸福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处于养老金领取阶段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幸福效应要大于处于缴费阶段的居民;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参保居民的幸福感水平,但是对城镇参保居民的影响却并不明显。
关键词:
商业养老保险 幸福感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谢超 杨书华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收入、保险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没有地区和性别差异;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亦是正向显著的,但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收入、保险联合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收入的提升和不同收入群体对保险的心理感受等发生作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变化。基于这些基本结论,从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资金和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关键词:
收入 保险 幸福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欣荣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手段,能对未来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从理论上来说,购买保险能提高居民幸福感。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对购买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而购买失业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则没有作用,这可能与现行的失业保险领取条件较高、保障作用不大等因素有关。为此,进一步发挥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应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居民受益;积极发展和推广商业保险,尤其是防范意外、保护健康的保险品种;增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细化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灵活调整失业保险的补偿金额和给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绍杰 王洪川 苏杨
本文利用2010~2014年期间的中国民生指数调查数据,对改善民生在当前发展阶段的重要性、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人群分布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增长对国民幸福提升作用逐步减弱的阶段,改善民生对国民幸福感的作用更大;(2)2010年的省级民生指数表明,居民的民生主观满意度与民生发展水平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民生改善对民生主观满意度产生正面影响;(3)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四类公共服务在2011~2014年期间的变化趋势和城乡比较来看,城乡居民对四类公共服务均存在客观状况与主观满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本文将社会资本引入居民效用函数,并结合中国式分权背景下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理论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居民效用间存在不同的行动策略,扭曲的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会抑制居民幸福感提升。根据CGSS(2013)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四个各有侧重的子类别。实证发现,群体认知型社会资本抑制居民幸福感提升,而其他三种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总体而言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作用逐渐增强。分群估计还发现,城乡居民从个人或群体社会资本获得幸福感的方式各有侧重;工作对居民幸福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群体结构型社会资本。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映...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中国式分权 幸福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丁·费尔德斯坦 王燕燕
社会保险是各国最重要、开支最大和最具争议的一项政策,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保险的支出也日益增加,从而成为各国亟待改革的重要政策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险的概念、提供的必要性及评估的原则这三个宏观问题,继而以美国为例,剖析了美国当前具体的社会保险项目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老年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
社会保险 现收现付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超文
两种生产的协调,既充分就业、又无岗位空缺,是社会发展所应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实际发展进程中,这一目标是难以达到的,难免会出现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而产生失业,这时如果人为地实行充分就业,那无非是将劳动力的公开失业转化为隐蔽性失业,既会产生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假象,也不利于在社会生产中对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经济不能尽快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难于提高,劳动力供求矛盾不易解决。如果要让富余劳动力公开失业,又存在这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保障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在我国不应有人失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