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7)
2023(10772)
2022(9308)
2021(8537)
2020(7399)
2019(16935)
2018(17078)
2017(32494)
2016(18108)
2015(20653)
2014(21219)
2013(20765)
2012(19475)
2011(17642)
2010(17896)
2009(17078)
2008(17110)
2007(15985)
2006(13964)
2005(12617)
作者
(53904)
(45248)
(45207)
(43310)
(28572)
(21688)
(20773)
(17660)
(17017)
(16251)
(15423)
(15237)
(14525)
(14354)
(14348)
(14042)
(13995)
(13317)
(13308)
(13022)
(11389)
(11294)
(10999)
(10367)
(10300)
(10244)
(10126)
(10065)
(9255)
(9176)
学科
(71003)
经济(70829)
管理(55046)
(49677)
(42146)
企业(42146)
方法(32316)
数学(26524)
数学方法(26262)
(22179)
(20842)
中国(19899)
(19449)
业经(16958)
(16482)
理论(14182)
(13813)
(13483)
(13286)
地方(13250)
财务(13243)
财务管理(13205)
农业(12918)
(12623)
银行(12584)
企业财务(12479)
(12270)
贸易(12267)
(11967)
(11887)
机构
大学(265760)
学院(263789)
(105151)
经济(102633)
管理(97395)
研究(90198)
理学(82918)
理学院(81956)
管理学(80427)
管理学院(79937)
中国(68232)
(56654)
科学(55536)
(53237)
(48007)
(46801)
(42420)
研究所(42099)
中心(41930)
财经(41040)
业大(40377)
农业(37789)
(36889)
北京(35580)
(35052)
师范(34661)
(32758)
经济学(32440)
(32136)
财经大学(30070)
基金
项目(170726)
科学(132840)
研究(125937)
基金(121760)
(106084)
国家(105157)
科学基金(88744)
社会(79579)
社会科(74359)
社会科学(74333)
(67793)
基金项目(64255)
教育(59284)
(56981)
自然(56012)
自然科(54677)
自然科学(54659)
自然科学基金(53701)
编号(52626)
资助(49551)
成果(44886)
重点(38816)
(38457)
课题(37104)
(36149)
(35189)
(35093)
创新(32926)
教育部(32791)
科研(32755)
期刊
(120633)
经济(120633)
研究(78510)
中国(58114)
学报(44963)
(44569)
(44483)
科学(39030)
管理(35278)
大学(33896)
教育(32783)
学学(31756)
农业(29286)
(24118)
金融(24118)
技术(23084)
财经(21130)
业经(19408)
经济研究(18656)
(18106)
问题(16017)
(15100)
(14431)
理论(12721)
图书(12699)
技术经济(12522)
(12264)
统计(11827)
财会(11798)
科技(11780)
共检索到402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鹏  
作为一种社会学认识方式,社会体制是社会理论的新发展。长期以来,社会结构分析构成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支配性范式,对社会体制分析缺少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体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历史和理论脉络来看,人们对社会体制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定义模式。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社会体制生成与转换进程的核心主线,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角关系的变动与重组,并体现出嵌入性、建构性、历史性、治理性的特征。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优化社会结构,维护社会权利,提高社会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国社会体制具有刚性与韧性交融互通、活力与秩序有机兼具的鲜明特点,并突出体现在新型举国体制、枢纽型社会组织体制、基层群众自治体制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四个关键方面。社会体制视角的提出,有助于丰富和扩展中国社会学理论范畴,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齐利  范合君  
为使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具有学科归属性和学术规范性,本文对产能过剩的概念界定、研究谱系和理论架构进行学理式提炼。根据企业在投产阶段变现产能、生产阶段变现产品的前后匹配关系而呈现出的三种运营状态和产能利用效应,即额定负荷运营与产能适宜、超负荷运营与产能短缺、低负荷运营与产能过剩,给出产能过剩具体定义:均衡产出=实际产出<产能产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依次提炼出产能过剩的四个研究谱系:产能过剩的研究谱系→产能过剩形成原因与机理的研究谱系→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研究谱系→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中国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研究谱系。解析产能过剩形成原因与机理的基础架构: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与机理是企业家才能失灵,根本原因与机理之一是市场失灵,之二是政府失灵。揭示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基础架构为产业组织SCP研究范式: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理论分析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基本流程架构:步骤1,抽取现实场景→步骤2,建立参照系→步骤3,确定基准点→步骤4,构建数理模型→步骤5,分析均衡结果→步骤6,得出核心命题→步骤7,回应现实场景→步骤8,给出实践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登珲  
课程统整的深化发展越来越需要建立更具指导意义的概念框架。对课程统整进行谱系学考察发现,课程统整在内涵上展现出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作为课程开发方式和作为一种课程哲学的不断扩充态势。课程统整的本然追求以及实践的复杂性要求建立更加综合的课程统整观。其中,以前学科统整、科内统整、跨学科统整、超学科统整为构件的课程统整框架是综合性课程统整观的一种有效表达。学校课程统整的实施需要破除学科与制度的双重壁垒并积极完善课程统整支持系统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立生  
旅游资源概念的混乱,给我们的研究和运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对已有的旅游资源概念及属性分析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评述及属性的研究,得出了以下有益的结论:弄清了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给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提出了旅游资源谱系的概念,并以旅游资源谱系图的形式给予了展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芳  陆卫明  
2015年11月,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后,国内理论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性改革"的现实背景、内涵和外延、理论贡献、影响因素、实践路径等都进行了较深入论述。该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尚待深化的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露  冯建新  
主题关系和分类学关系是儿童用于组织周围世界的两套重要的概念系统,ASD儿童的概念组织依赖知觉过程表现出能力差异概念组织依赖知觉过程表现出能力差异。研究选取26名ASD儿童作为被试,采用样本匹配任务进行了两个实验。研究发现高功能ASD儿童的概念关系加工能力较好,概念组织主要受关系强度影响,低功能ASD儿童对分类学关系的加工能力不足,其概念组织受关系类型和强度的综合影响,表现出主题关系偏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丹   张建国   惠楠   陈为涛   王兆山  
[目的 ]基于REF6与BRR2a基因,探讨中国山杨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迁移路线,以及群体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 ]获取REF6与BRR2a基因的CDS序列,计算不同CDS序列的分子多样性指数,构建单倍型网络图以及系统发育树。[结果 ]在西南群体中,REF6基因和BRR2a基因3种中性检验的平均值均为负值,核苷酸多态性均低于北方和中部群体。中国山杨群体系统发育树与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外类群首先与中国山杨北方群体聚集在一起,西南群体往往聚集在末端,且两种基因的单倍型在北方与中部多样性较为丰富,西南群体中单倍型种类相对单一。[结论 ]中国山杨从北方迁移到南方,为了适应云贵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位于西南地区的群体经历了强烈的自然选择,发生了局部适应。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政文  
在电影艺术传入中国的百余年中,它不断吸收及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于变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建构中国电影学派,从学理上梳理中国电影的历史谱系与发展逻辑,有助于形成中国电影的话语体系,真正把握和凸显其艺术特质,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文章,围绕"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政文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首要是通过描述中国电影的历史谱系,揭示中国的电影艺术观和电影思想观,进而设立中国电影的中心议题与标识性概念。北京电影学院侯光明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目标是践行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趣味的电影创作与学术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美学文化特质的电影学派,以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要始终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将中国电影放置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去考察。百年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大脉络中形成了三大历史主调:革命文化、人民电影、多元开放。三个时期在思想与美学层面的背反状态均深刻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与文化建构。北京电影学院贾磊磊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价值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电影学派建构中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是一个中国电影在艺术精神上、在产业发展上、在思想境界上不断迈进、升华的历史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士斌  
人口、经济与社会结构多重转变引致中国退休年龄固化、退休方式僵化、退休待遇不公,退休政策调整的社会基础薄弱、工具结构单一、手段行政化等问题叠加凸显,并催生从鼓励提前退休到倡导延迟退休的政策演变。中国要以系统性政策变革为应对思路,以全方位满足退休的差异化需求为功能定位,以激励性弹性退休体系为调整方向,构建目标一工具一手段有机衔接的调整模式,创建制度改革、参数调整和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工具体系,探索多层次、分阶段、间隔式延迟的调整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连福鑫  王雁  
为了考查融合情境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同伴介入法的干预效果,对国外近十年23篇单一被试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计算相关研究总体干预、维持及泛化Tau效应值,并分析被试特征、同伴特征及干预特征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融合环境下运用同伴介入法能有效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且具有较高的维持和泛化效应;仅在干预效应值上,女童高于男童,社交参与、社交回应高于社交发起,同伴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高比例分配形式高于低比例分配形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琳琳  冯燕  
本研究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0-2018年间SSCI期刊上中国教育相关论文进行主题和前沿分布。研究发现:研究前沿突现出双语教学、资优生、文化情境、教育改革等核心词;研究主题形成的13个聚类中量化研究方法导向突出,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相关的主题热度较高,中国特色教育实践(包括资优生与团队教学)受到重视;与国际和国内教育领域的主题对比发现,中国对国际教育的独特贡献围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和德育课程等主题,但中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还未能引起国际关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斯斯  闫燕  赵勇帅  
ASD群体社交技能的干预效果结论不一,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能为干预提供实践指导。本元分析以即时效果为结果变量,纳入国内外相关研究60篇(114个独立效果量,2642名被试),考察被试年龄、国家地域、评估结果来源、家庭参与、同伴参与、干预时长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ASD群体社交技能干预的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等以上效果(g=0.65),年龄、评估结果来源与家庭参与显著调节干预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唐润林  彭婷婷  朱楠  
为考察社会故事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对2010至2022年间发表的28篇单一被试英文文献进行元分析,探究干预的总体效果,并对影响社会故事干预效果的潜在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干预能产生中等强度效应且维持效应较好,但泛化效应值处于微弱水平;年龄、干预目标、干预环境以及干预形式调节效应显著。未来研究可以探讨更丰富的调节变量,比如干预强度、频率等,并纳入更多研究,让研究结果更加精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龚丽垚  王滔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社会交往障碍与社会动机缺乏有关,社会维持行为作为社会动机的表现,在ASD个体中也存在缺陷。本文系统回顾目前ASD个体社会维持的研究成果,发现ASD个体在无意识模仿、过度模仿、共时模仿、声誉管理和会话维持等社会维持行为上存在缺陷,这可能和镜像神经元系统、纹状体、前额叶皮层、杏仁核、颞上沟激活异常、脑间神经同步和脑功能连接异常有关,严重影响了ASD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完善ASD个体社会维持的神经机制研究,关注研究情景的互动性和生态性,注重研究主题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并对教育干预提出了建议和启示,以期更深入、全面地探索ASD个体社会维持缺陷的行为表现、形成机制及其干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