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1)
- 2023(16133)
- 2022(13752)
- 2021(12806)
- 2020(10778)
- 2019(24584)
- 2018(24257)
- 2017(46814)
- 2016(25531)
- 2015(28350)
- 2014(28077)
- 2013(27983)
- 2012(25633)
- 2011(22862)
- 2010(22920)
- 2009(21185)
- 2008(21451)
- 2007(19067)
- 2006(16938)
- 2005(15025)
- 学科
- 济(105974)
- 经济(105762)
- 业(97422)
- 企(88347)
- 企业(88347)
- 管理(86430)
- 方法(48152)
- 数学(37911)
- 数学方法(37432)
- 业经(33385)
- 财(32509)
- 农(32395)
- 中国(26013)
- 务(24096)
- 财务(24028)
- 财务管理(24003)
- 企业财务(22809)
- 农业(22701)
- 学(22061)
- 理论(21089)
- 技术(21040)
- 制(20796)
- 和(20034)
- 地方(19208)
- 划(17798)
- 贸(17696)
- 贸易(17688)
- 策(17406)
- 易(17150)
- 体(15505)
- 机构
- 学院(370673)
- 大学(368584)
- 管理(149551)
- 济(145984)
- 经济(142936)
- 理学(129301)
- 理学院(127864)
- 管理学(125721)
- 管理学院(125026)
- 研究(120540)
- 中国(90252)
- 京(78572)
- 科学(76335)
- 财(68603)
- 农(63504)
- 所(61154)
- 业大(56187)
- 研究所(55736)
- 财经(55165)
- 江(55076)
- 中心(53470)
- 经(50134)
- 农业(50001)
- 北京(49135)
- 范(47611)
- 师范(47162)
- 州(44190)
- 院(43585)
- 经济学(43150)
- 财经大学(40882)
- 基金
- 项目(250827)
- 科学(198361)
- 基金(182886)
- 研究(182714)
- 家(159435)
- 国家(158025)
- 科学基金(136717)
- 社会(115951)
- 社会科(109233)
- 社会科学(109201)
- 省(98631)
- 基金项目(97142)
- 自然(89754)
- 自然科(87739)
- 自然科学(87716)
- 自然科学基金(86193)
- 教育(83175)
- 划(82340)
- 资助(74786)
- 编号(73785)
- 成果(59659)
- 重点(55859)
- 部(54957)
- 创(54034)
- 发(52942)
- 课题(50550)
- 创新(49793)
- 科研(47923)
- 业(47743)
- 国家社会(47180)
- 期刊
- 济(163677)
- 经济(163677)
- 研究(107187)
- 中国(67318)
- 学报(59296)
- 农(58901)
- 管理(58544)
- 科学(55566)
- 财(55121)
- 大学(44934)
- 学学(42554)
- 农业(40991)
- 教育(38886)
- 技术(32632)
- 融(29602)
- 金融(29602)
- 业经(28526)
- 财经(27506)
- 经济研究(24969)
- 经(23586)
- 业(23155)
- 问题(21303)
- 技术经济(19659)
- 科技(18130)
- 现代(18075)
- 版(18067)
- 图书(17478)
- 理论(17001)
- 商业(16627)
- 财会(16241)
共检索到539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胥思齐 席酉民
本文基于社会企业分类文献,选取了国内6家典型社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生态学,探索了社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竞合互动中获取合法性的完整过程和深层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企业具有同时合法化单个组织(行业)并塑造利益相关者认知边界的双重合法性目标,通过采取有限的竞合活动,社会企业以规范同构实现了个体合法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位构建实现了组织合法化;通过采取割裂的竞合活动,社会企业以模仿同构辅以竞争同构或内生种群结构达成了行业合法化;通过采取动态整合的竞合活动,社会企业以模仿同构和自反同构走向了场域合法化。本文提出与利益相关者竞合互动影响合法化过程的机制模型,识别了社会企业合法化过程各阶段及获取的相应合法性类型,并填补了本土情境研究的空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巨章
文章首先对合法性的维度作出界定,然后依据合法性由弱变强的线索,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六个演进阶段:“股东至上”、“一切为了企业”、“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第一,为社会服务第二”、“为了本企业,必须为社会”和“首先为社会,同时也为本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正是为了增强其合法性,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观 合法性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玉刚 童超
本文利用制度基础观中的合法性概念,对合法性与竞争优势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把合法性分解为结果合法性和过程合法性,把合法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经营活动的间接影响,进而形成了合法性对竞争优势做出贡献的4条路径。文章为制度视角下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总体分析框架,并且提出了在中国情境下对其进行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合法性 结果合法性 过程合法性 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浩 季琼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培育和壮大企业新动能是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战略方向。既往研究单一聚焦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忽视了从制度主义视角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江浙沪地区334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厘清了合法性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并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性地增加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合法性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绩效之间产生中介作用,同时竞争强度对合法性中介机制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合法性 创新绩效 竞争强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华
文章在分析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困难和机遇的基础上,从制度理论的效率和合法性两方面提出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在效率方面主要力图解决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短期成本的增加与长期的收益之间的时间差矛盾以及长期的收益的不确定问题。在合法性方面主要从强制性、规范化和模仿性三方面,建立食品行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机制。
关键词:
效率性 合法性 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
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02015年期间发生过负面环境事件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负面环境事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缓解外部压力,上市公司会增加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社会声誉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幅度越大;社会声誉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性环境信息,而社会声誉低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不含实质性内容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泽龙 谷盟
绿色转型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转型的重要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研究在制度理论和利益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转型背景下企业合法性对绿色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转型情境下,商业合法性和政府合法性都对绿色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制度不确定和竞争不确定程度的提高会加强商业合法性的促进作用而降低政府合法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 合法性 绿色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
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0~2015年期间发生过负面环境事件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负面环境事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缓解外部压力,上市公司会增加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社会声誉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幅度越大;社会声誉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性环境信息,而社会声誉低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不含实质性内容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 沈睿 王栋晗 陈叙同
为进一步发展"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成长"这一学术对话,本文立足中国转型经济背景,基于资源管理理论和制度逻辑理论,实证检验了两类组织合法性对两种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合法性削弱企业的产品创新,但是能帮助企业实现市场扩张;市场合法性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均有促进作用;兼顾政治和市场合法性不利于产品创新,但能协同促进市场扩张。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成长研究的黑箱,有力支持并发展了组织合法性的"双刃剑"观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涛 陈金亮
新创企业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创业网络的同时,也跨越了不同阶段的合法性门槛。其中,创业网络会经历构建结构框架、强化网络关系和形成治理机制的动态过程;合法性则完成了从企业家合法性到创业团队合法性,再到组织合法性的塑造和升级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创业网络与合法性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基于理论融合来构建研究框架,提出在不同的阶段创业网络与合法性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动态交互关系,并会通过融合来形成合力以支撑新创企业历经不同阶段。当企业家具有个体合法性,有助于构建创业网络结构,进而支撑准备阶段的发展;当创业网络形成较强的网络关系,有助于塑造创业团队合法性,进而支撑启动阶段的发展;当创业网络建立了规范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增强组织合法性,进而支撑成熟阶段的发展。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创业网络 合法性 理论融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剑峰 李自杰 武亚军
如何克服外来者劣势、提高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组织生态理论和制度理论,提出两点假设:(1)外资企业所处区域市场的竞争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资企业的生存;(2)基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要素能够帮助外资企业缓解竞争压力、提高生存机会。本文针对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企业所处区域的竞争密度越大,其退出概率越高;与此同时,同类企业数量和企业年龄等合法性要素能缓解竞争密度对外资企业生存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选址决策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竞争密度 企业合法性 外资企业生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祥 陈仕华
企业声誉源自企业社会绩效。然而,企业社会绩效是一个客观流量,企业声誉是一个主观存量。那么,是什么机制将企业社会绩效转换成企业声誉呢?本文认为正是合法性机制促成这一转换,而认证竞赛则是合法性机制在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认证竞赛是特定制度环境的产物。当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认证竞赛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体现出企业社会行为的合法性程度的差别,以此形成企业之间的声誉序列。
关键词:
企业社会绩效 企业声誉 合法性 认证竞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伟 于小进 郑庆龄 祝振铎
社会创业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实现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是一个重要而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整合资源拼凑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四家社会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多案例研究,旨在构建社会创业企业成长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资源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不同的组织合法性,进而促进其成长。其中,实物拼凑、技能拼凑和市场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市场合法性,促进其经济层面的成长;制度拼凑与人力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社会合法性以推动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在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资源拼凑促进合法性获取的途径有所差异,企业成长程度亦有区别。研究结论揭示了社会创业企业成长过程机理,为我国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凤霞 赵国浩 荆文君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关系逐渐由“竞争”走向“竞合”,但系统研究企业竞合关系演进的文献鲜见,难以全面解释新竞合现象并有效指导企业新时代的战略选择。聚焦数字经济对企业竞合关系的影响,通过实践与理论剖析,揭示了数字经济对企业竞合关系具有驱动和赋能作用,并对企业收益有一定的影响,构建了“驱动—赋能—收益”研究框架。基于数字经济典型特征,依次阐释了数字经济驱动、赋能企业竞合及其影响企业收益的机理,进而得出数字经济时代,竞合将成为企业普遍的战略选择,而且竞合的成本—收益关系将得到显著改善,并提出以竞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数据要素流通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竞合 驱动 赋能 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唐茂林 王淑贤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学界一直是分歧多于应有的共识,主要原因是基于效率视角的经济理性分析主导着话语权,却过于注重技术环境和效率机制,而忽视了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制度理性分析,忽视了制度环境和合法性机制。为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逻辑,文章首先反思经济理性,并从新视角——合法性视角突出制度理性,指出制度理性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逻辑的起点。接着,按"制度环境—制度压力—企业行为"逻辑,着重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合法性机制模型,其核心观点是制度环境对企业产生制度压力,通过规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导致企业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及其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