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6)
- 2023(6344)
- 2022(5295)
- 2021(4714)
- 2020(3915)
- 2019(8513)
- 2018(8519)
- 2017(16116)
- 2016(8461)
- 2015(9726)
- 2014(9787)
- 2013(9655)
- 2012(9588)
- 2011(8934)
- 2010(9312)
- 2009(9001)
- 2008(8810)
- 2007(8398)
- 2006(7905)
- 2005(7135)
- 学科
- 济(61396)
- 经济(61250)
- 管理(25074)
- 业(19770)
- 方法(19385)
- 企(17781)
- 企业(17781)
- 地方(15724)
- 数学(14805)
- 数学方法(14627)
- 学(13736)
- 中国(12932)
- 业经(12350)
- 地方经济(11987)
- 理论(9543)
- 农(9421)
- 和(9238)
- 财(7966)
- 制(7703)
- 经济学(7011)
- 环境(6883)
- 体(6463)
- 融(6377)
- 金融(6375)
- 发(6291)
- 策(6077)
- 农业(6035)
- 产业(6028)
- 贸(6001)
- 贸易(5994)
- 机构
- 大学(139206)
- 学院(136728)
- 济(65891)
- 经济(64625)
- 研究(50784)
- 管理(48764)
- 理学(41048)
- 理学院(40533)
- 管理学(39792)
- 管理学院(39525)
- 中国(37244)
- 科学(29095)
- 京(29076)
- 财(28368)
- 所(25900)
- 研究所(23084)
- 财经(22478)
- 中心(21908)
- 经济学(21857)
- 江(21557)
- 经(20141)
- 范(19406)
- 师范(19248)
- 经济学院(19234)
- 北京(18437)
- 农(18372)
- 院(17487)
- 州(16733)
- 业大(16308)
- 财经大学(16263)
- 基金
- 项目(81882)
- 科学(64890)
- 研究(60810)
- 基金(60037)
- 家(51332)
- 国家(50892)
- 科学基金(43637)
- 社会(43262)
- 社会科(39854)
- 社会科学(39839)
- 省(31178)
- 基金项目(30498)
- 教育(27763)
- 划(25460)
- 自然(25325)
- 资助(25036)
- 自然科(24782)
- 自然科学(24777)
- 自然科学基金(24347)
- 编号(23310)
- 成果(20344)
- 发(18625)
- 重点(18469)
- 部(18386)
- 国家社会(18014)
- 课题(16612)
- 教育部(16331)
- 创(16092)
- 人文(15912)
- 发展(15710)
共检索到223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本能是基于生理反应的结果,它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而"性"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类的活动才是社会性的,因此,"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既然"性"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就不是天然的,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本"性。通常所谓的"本性"实际上是对先天的"本能"或后天养成的"人性"的误用,这也意味着不存在"性恶"或"性善"之说。同时,虽然人具有先天的本能,但生活在群体中的人的本能必然会受到一定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因而,人的本能就会逐渐让位于后天养成的人性。另外,人性具有多层次性,它是不断演进的,具有社会认同精神的超我是人性发
关键词:
本能 本性 人性 社会互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培林
自亚当·斯密以来 ,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人假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然而 ,经济人假设不但没有被动摇 ,反而在争论中得到了修正与发展。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以“经济人假设”为发端 ,沿着“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脉络展开 ,呈现出多维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学 管理学 人性假设 经济人 复杂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京安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对人类经济行动的目的、行为方式与程度等问题的回答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为其建立精美严谨的理论体系、赢得“社会科学的皇冠”的美誉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内外的各种批评。这些批评不仅指向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本身,更是对其哲学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挑战。
关键词:
现代主流经济学 人性假设 哲学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贺卫
试论市场经济中的人性——经济人假设□贺卫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人的行为特性对其经济活动有着始发性的影响。因此,作为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学,其实质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科学。经济学总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志扬
本文对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两门科学因为研究的目的不同,因此对人的本性就有不同的假设。论文比较分析了管理学中不同的假设的异同点,提出了西蒙等人提出“有限理性人”认识是“客观有限理性”、而人由于情感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表现出来的非理性行为是“主观有限理性”的观点。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在企业中形成这样一种机制:它能激发每个企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识别和满足企业成员的各种不同需要,使个人的目标能得到实现;又能约束和规范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在满足个人目标实现的同时,有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人性假设 需求满足 企业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从五方面论述了经济人假设遇到的重大挑战 :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二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说 ,三是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说 ,四是莱宾斯坦的X低效率说 ,五是诺斯的意识形态说 ;提出了经济人一词已名不符实、应以“效用人”取代经济人的设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磊 蒋海曦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争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有无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是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只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理论框架 发展 中国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民
西方经济学对人的研究表明:西方经济学是以财富的获取和占有为对象,以资源稀缺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物本经济学;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实现人本主义哲学传统和经济学的统一,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由于当代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确立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强调经济学研究人,强化经济学的人本精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谷苗
人性问题是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概述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不同观点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方面的区别。认为,传统经济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是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重新修正了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观点,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更接近现实的研究,而管理学则由于其核心问题——对人的管理,因此,其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构成了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经济人” 有限理性 机会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银瑞
目前在中学生中逃学、厌学、出走、焦虑、孤独、自杀、越轨违法行为、心理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变态人格等等,呈明显的增长势头。根源之一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冲击,引起了学生精神和行为上的适应性障碍。信息浪潮、高科技竞争、新智能环境……使人们又一次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培养健康理智并具有未来品质的人,使学生走向社会,能够选择同社会接触的最佳方式,形成健康的人格模式。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外力作用,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应提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黎少峰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里程碑,主流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学公设中存在两种相悖的人性假设;人类同时具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种倾向,利己主义收敛于利他主义;由于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完全理性并不必然带来福利的最大化;以机会成本理论证明了“有限理性”;非理性深刻地影响经济生活。作为结论,应根据经济分析和研究的不同需要设置人性假设:理性假设、非理性假设、理性与非理性共存假设。
关键词:
经济理性 人性假设 悖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虎涛
在演化经济学阵营中,围绕着维特所提出的连续性假设和霍奇逊等人所提出的普遍达尔文主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论。这种争论最初起因于经济学使用生物学隐喻的合理性,但在论战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争论。在对生物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本体论一致性的认识上,以及生物领域与经济领域是否存在因果关联上,两者是一致的,但就生物领域与经济领域如何产生因果关联,两者则存在分歧。维特的连续性假设无意中吻合了普遍达尔文主义的"诸事有因",而就意向性问题,普遍达尔文主义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树
所谓行为经济学 ,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 ,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它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 ,从而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并且常常是脱离实际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 ,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行为经济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 ,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 ,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