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7)
- 2023(2385)
- 2022(2032)
- 2021(2035)
- 2020(1779)
- 2019(3979)
- 2018(3929)
- 2017(8044)
- 2016(4183)
- 2015(4588)
- 2014(4516)
- 2013(4415)
- 2012(4235)
- 2011(3817)
- 2010(3760)
- 2009(3525)
- 2008(3662)
- 2007(3350)
- 2006(3073)
- 2005(2653)
- 学科
- 济(19769)
- 经济(19625)
- 业(14376)
- 企(13794)
- 企业(13794)
- 管理(13507)
- 方法(9962)
- 数学(7162)
- 数学方法(7140)
- 财(6891)
- 农(5724)
- 业经(5571)
- 务(5389)
- 财务(5386)
- 财务管理(5385)
- 企业财务(5311)
- 地方(4787)
- 中国(4613)
- 制(4489)
- 和(4435)
- 理论(4220)
- 社会(3780)
- 农业(3452)
- 企业经济(3394)
- 体(3273)
- 经济理论(2962)
- 学(2890)
- 体制(2553)
- 人事(2201)
- 人事管理(2201)
- 机构
- 大学(58996)
- 学院(58394)
- 管理(25020)
- 济(23385)
- 经济(22924)
- 理学(21747)
- 理学院(21511)
- 管理学(21172)
- 管理学院(21055)
- 研究(17882)
- 中国(13925)
- 京(12934)
- 财(12866)
- 财经(10266)
- 科学(9794)
- 经(9372)
- 中心(8958)
- 江(8762)
- 北京(8361)
- 所(8246)
- 范(7834)
- 师范(7801)
- 财经大学(7791)
- 农(7560)
- 州(7285)
- 业大(7223)
- 研究所(7067)
- 商学(6842)
- 商学院(6789)
- 经济学(6766)
- 基金
- 项目(37958)
- 科学(31149)
- 基金(29141)
- 研究(28246)
- 家(24203)
- 国家(23943)
- 科学基金(21873)
- 社会(20932)
- 社会科(18482)
- 社会科学(18471)
- 基金项目(16007)
- 自然(14139)
- 自然科(13881)
- 自然科学(13877)
- 自然科学基金(13677)
- 省(13318)
- 教育(13145)
- 划(12018)
- 资助(11596)
- 编号(11556)
- 成果(9431)
- 部(9140)
- 教育部(8245)
- 人文(8145)
- 重点(7939)
- 国家社会(7752)
- 创(7589)
- 制(7563)
- 大学(7517)
- 课题(7445)
共检索到8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什么影响了居民的股市参与?采用2004年广东省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发现,社会互动和信任都推动了居民参与股市。股市低迷造成的普遍性股票投资损失会降低社会互动的积极作用,而社会互动对低学历居民参与股市的正面影响更为明显。此外,高收入、高学历、高年龄的居民股市参与也更积极。我们的研究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架设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特征的政策视角:加强社会互动、提高诚信水平,这些都是推动公众参与股市所不可忽略和或缺的。
关键词:
社会互动 信任 股市参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聪 柴时军 田存志 吴甦
本文基于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视角,探讨居民的股票投资参与决策。首先,通过拓展个体股票投资最优化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家庭社会网络对居民股市参与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并借助"是否为本地大姓"作为工具变量,检验了家庭社会网络对居民股市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可能影响居民股票投资决策的其他因素前提下,基于亲友关系的家庭社会网络提高了居民股市参与的可能性,而且一旦进入股票市场,其持有的股票资产在其金融财富中的比重会更高。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推动居民股市参与具有的积极作用,并对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做了一些初步的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
家庭社会网络 股市参与 参与程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士祺 梁平汉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互动与网络信息渠道对中国家庭参与股市决策的影响。首先,我们发现,社会互动与网络信息化通过传递股市信息推动了股市参与,并且这两种信息渠道在促进家庭股市参与上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其次,高股市参与水平社区中的家庭投资股市的可能性更大,这种社会乘数效应也是经由社会互动发挥作用的,并且与替代效应是两个独立发挥作用的渠道。邻里股市投资业绩的异质性,会对股市参与造成不同的影响,股市盈利与盈亏平衡都会显著促进股市参与,而投资亏损对股市参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作为传统的信息渠道,社会互动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被网络信息渠道部分替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立,王东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后认为:上证综指的历史信息可以反映出深圳综指当前走势,但上证综指的历史信息对于深圳成指的走势的预测不起作用;上证综指的非预期波动率对于深成指和深综指的波动率均有显著性的影响,两市表现出整体波动持续性。结合这两个结论,本文进一步认为出现联动现象是由政策造成的。
关键词:
GARCH模型 股市联动 政策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田存志
本文考察了中国城镇居民对股票市场的态度、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表明:储蓄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家庭收入两极分化。实证研究发现:年龄、收入和教育程度对股市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态度、社会互动、房产比例、职业风险等是股市参与的重要影响因素;信贷约束和社会互动是影响股市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表明:较之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资产和家庭收入水平在2012年有明显提高,收入两极分化的现象更为严重,但居民的股市参与和参与程度都出现了明显下降;除了年龄、教育年限和收入因素之外,股市参与的影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中国居民的股市参与和参与程度随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股市参与 参与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市收益率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伟 杜在超 张林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关系"对股票市场的参与、参与程度和回报的影响。利用构建的多维关系指标,本文发现关系可以显著地促进家庭参与股市,并且可以显著地提高股市参与的程度。具体而言,关系指标每增大1%,家庭参与股市的概率增大约0.2%,参与股市的程度增大约0.7%。但是关系对股市回报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地,本文发现关系可以通过信息渠道和社会互动影响家庭的股市参与行为。
关键词:
关系 股市参与 参与程度 股市回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谷元
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企业股份化改造和股票证券市场,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股市的升温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可抵估。本文拟结合深圳股市实践对经济、社会以及货币市场的几个问题作分析探讨。 (一)股份制会不会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在深化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有人担心搞了股份制,发行股票,私人持股会不会影响和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林辉 郑吉春 李富强
一、导论增长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新古典增长理论识别了在制度约束下经济体内要素作用的经济增长问题,考察了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双建 李俊青 赵旭霞
针对中国家庭股市参与率不高这一现象,文章在信号传递模型框架下,建立了内含公司丑闻信号和社会信任机制的家庭股市参与决策模型,分析了公司丑闻和社会信任对家庭股市参与决策的影响。此外,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估计结果发现:公司丑闻显著降低了家庭参与股市概率,而提高社会信任水平可以降低公司丑闻对家庭股市参与的负向影响,提高家庭参与股市概率。政策启示在于加强公司治理进而减少公司丑闻的发生,提高家庭社会信任水平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股市参与率不高问题。
关键词:
公司丑闻 信号传递 社会信任 股市参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路晓蒙 尹志超 张渝
房产是家庭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中国家庭在房产上的过度追逐必然影响到家庭的股票投资行为。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文章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不仅研究了住房对家庭股市和风险资本市场参与的影响,验证了已有学者得出的住房对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挤出效应;又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住房负债对该挤出效应的影响程度。首先,文章研究发现,住房对家庭参与股市和风险资本市场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住房不仅降低了家庭进入股票和风险资本市场的概率,也降低了家庭参与股票和风险资本市场的深度。其次,文章研究发现,房屋负债抑制了住房对家庭股市参与的挤出效应,但房屋正规贷款和房屋民间借款对股市参与的影响相反,房屋正规贷款能够促进家庭参与股市,降低住房对股市参与的抑制作用;但房屋民间借款的存在增加了住房对家庭股市参与的挤出效应。文章认为,严控住房市场,抑制家庭多套房的投资行为,使多余的资金合理的流向金融市场,深化金融市场,才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丽鹤 吕佳玮 何青
信用卡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家庭平滑消费,但是否会影响家庭的投资决策尚缺少事实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1和2013年的调查数据,本文首次检验了信用卡对城镇家庭股市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控制家庭财富、融资渠道、社会资本等特征,持有信用卡在边际上促进了家庭的股市参与率,股市投资额取决于信用额度。(2)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并未像流动性约束理论预测的可以平滑消费,反而刺激了家庭风险性资产的配置,最终提高了储蓄率。原因在于,中国家庭更多地将信用卡作为应对未来短期突发性风险的金融工具,从而在当期将更多资产配置在风险资产上,以实现资本积累。使用信用卡数目、信用额度等多种衡量方式,并采用工具变量法(IV)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等解决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稳健。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信用卡在中国家庭投资决策的作用,并为流动性约束或有限股市参与假说提供中国经验。
关键词:
信用卡 股市参与 风险应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宏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检验了失业保险对家庭股市参与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失业保险能显著提高家庭股市参与的广度,但对家庭股市参与的深度影响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失业保险通过降低收入的背景风险对家庭股市参与产生影响。通过考察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非劳动力市场效应,本文深化了对失业保险功能的认识,并为从背景风险理论角度解释股市“有限参与之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覆盖率低、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低等突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参保率和待遇水平,不仅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家庭股市参与,有利于扩大股市规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家庭财富积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志超 黄倩
股票市场有限参与问题是家庭资产选择的核心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对股权溢价理论和储蓄投资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我国科学制定相关金融政策也极具指导意义。传统资产选择理论认为所有的投资者都将一定比例的财富投资于所有的股票,而现实中许多家庭未参与股市投资、投资组合分散不足等现象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交易摩擦、人力资本、房产投资、企业资产、人口统计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对股市有限参与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限参与 投资组合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