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9)
- 2023(8914)
- 2022(7548)
- 2021(7420)
- 2020(6255)
- 2019(13690)
- 2018(13527)
- 2017(25194)
- 2016(13619)
- 2015(15382)
- 2014(15064)
- 2013(14705)
- 2012(13945)
- 2011(12267)
- 2010(12960)
- 2009(12470)
- 2008(13063)
- 2007(12213)
- 2006(11005)
- 2005(9999)
- 学科
- 济(51747)
- 经济(51581)
- 管理(50343)
- 业(47132)
- 企(43993)
- 企业(43993)
- 财(27751)
- 方法(19755)
- 中国(18100)
- 技术(16165)
- 学(15727)
- 理论(15281)
- 农(15060)
- 业经(14983)
- 制(14856)
- 财政(13335)
- 务(13200)
- 财务(13172)
- 数学(13141)
- 财务管理(13121)
- 数学方法(12818)
- 企业财务(12475)
- 技术管理(11841)
- 政(10865)
- 和(10784)
- 策(10484)
- 银(10440)
- 银行(10419)
- 教育(10316)
- 地方(10167)
- 机构
- 大学(195841)
- 学院(193052)
- 济(76918)
- 经济(75127)
- 管理(73116)
- 研究(64912)
- 理学(61338)
- 理学院(60653)
- 管理学(59614)
- 管理学院(59216)
- 中国(51544)
- 财(47520)
- 京(41761)
- 科学(38054)
- 所(32886)
- 财经(32824)
- 江(32360)
- 中心(29690)
- 经(29355)
- 研究所(28577)
- 北京(27142)
- 范(26966)
- 农(26768)
- 师范(26766)
- 州(25280)
- 经济学(23726)
- 财经大学(23690)
- 业大(23596)
- 院(22615)
- 省(21877)
- 基金
- 项目(114712)
- 科学(90898)
- 研究(88968)
- 基金(81956)
- 家(69645)
- 国家(68938)
- 科学基金(59778)
- 社会(58283)
- 社会科(53916)
- 社会科学(53896)
- 省(45844)
- 基金项目(42361)
- 教育(41972)
- 划(37393)
- 编号(36199)
- 自然(35824)
- 自然科(35074)
- 自然科学(35065)
- 自然科学基金(34464)
- 成果(32970)
- 资助(32617)
- 创(29445)
- 创新(26393)
- 课题(26006)
- 重点(25853)
- 部(25426)
- 发(23584)
- 性(23563)
- 国家社会(23309)
- 项目编号(23275)
共检索到322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振一
针对我国财政学界财政理论创新在指导思想和一些基础理论范畴认识上缺少共识的现象,本文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搞好财政理论创新的惟一正确选择、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公共财政职能各有鲜明特点、正确看待财政的阶级性与公共性关系以及公共性也是计划经济财政的本质属性等几个主要理论方面谈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财政学 社会主义 公共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锋
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财政改革同步进行。十几年的财政改革实践,促进了财政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许多重大财政理论问题的研究较改革前有了很大进展。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政实践将面临着更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现有财政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本范式,由此在逻辑起点、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与偏差。而通过财政学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以人为分析对象,以制度分析为框架来构建人本范式的财政学,既可以解决物本范式财政理论现存的缺陷,又能在不同社会科学间建立起可通约的研究范式。"人本范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主题和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的时代命题与时代特征,在对古今中外学术资源兼容并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合创新。本文选择财政学若干重要问题对其在人本范式下进行了分析,由此表明"人本范式"财政学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和良好的应用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文杰
当前在对社会主义财政学运用不同的理论工具进行研究中,形成了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本学科理论工具,另一种是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为理论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晓敏
关于财政学研究的几个问题钟晓敏一、经济学和财政学从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财政学既是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又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学理论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正确认识。经济学在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董勤发
国际财政学是财政学与国际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学科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财政制度通过国际经济活动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及其相互协调问题。它的产生和发展是财政学与国际经济学各自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理论体系则体现了财政学与国际经济学的融合,而其研究方法则与国际经济学研究中的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一脉相承的。本文就是对国际财政学的这几个基本问题所作的初步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振一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最近在阐明市场经济内涵时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说建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在坚持公有制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条件下,在公有经济管理体制构造上,融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此点乃是经济改革的灵魂或核心内容,一切改革都要着眼于此点,并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探索之路上的新作:《社会主义财政学》(新编)贾康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也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个进程推动着经济学的革命方兴未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而言,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立足财政本质,形成了财政价值主体、内生动力以及社会形态等多种科学理论,新时代立足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调适。西方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多种学说,对当前我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重要启示,新时代立足本土进行了合理化借鉴。学界分别从西方财政理论本土适用讨论、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国化探讨与历史经验现代化镜鉴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互为割裂。本文将三者进行了融合,或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解构中国气派的财政理论与治理实践,并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供新的学术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把握几个理论问题:研究对象须回归到生产关系与经济结构,并以联系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为前提;须以社会主义商品为经济细胞与始点范畴;多元经济结构须关注其矛盾与共融关系;构筑政府与市场之间"强政府、强市场"的双强关系;先富与共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非均衡发展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了物质条件;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纯粹性、人民性与社会主义方向的特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把握几个理论问题:研究对象须回归到生产关系与经济结构,并以联系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为前提;须以社会主义商品为经济细胞与始点范畴;多元经济结构须关注其矛盾与共融关系;构筑政府与市场之间"强政府、强市场"的双强关系;先富与共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非均衡发展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了物质条件;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纯粹性、人民性与社会主义方向的特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李九领
财政部项怀诚部长在1999 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转变财政职能, 优化支出结构, 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这一重要讲话为财政理论界提出了研究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体系这一重大课题。本文对此作些探讨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国家分配论 国家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珺
2013年以来,西方主流财政理论批判成为中国财政学术圈里的热门话题,在中国语境下,它被称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文章首先论述了这一话题的国际背景及其历史,随后分析了中国财政学者寻求理论创新的原因、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财政学术批评的异同进行比较,文章认为,要成为西方主流财政理论合格的批评者,中国财政学者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最后,文章就中国实现财政理论创新应满足的前置条件做了说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蒋巨峰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积极创新理财思路、理财方法,努力推动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改革,全省财政实力和政府保障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财政调控经济的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随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形成,必然要求经济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作为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的财政学理论也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和发展,乃至重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理论的更新略谈几点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