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3)
2023(12199)
2022(10319)
2021(9250)
2020(7561)
2019(16990)
2018(16932)
2017(32242)
2016(17176)
2015(19281)
2014(19301)
2013(19067)
2012(18214)
2011(16821)
2010(17245)
2009(16296)
2008(15907)
2007(14572)
2006(13435)
2005(12694)
作者
(49880)
(41721)
(41573)
(39656)
(26794)
(19793)
(18797)
(16060)
(16008)
(14999)
(14623)
(13838)
(13781)
(13510)
(13235)
(12880)
(12376)
(12103)
(12037)
(11740)
(10890)
(10198)
(10020)
(9783)
(9492)
(9386)
(9381)
(9128)
(8403)
(8162)
学科
(93445)
经济(93273)
管理(51673)
(46057)
(37766)
企业(37766)
方法(27898)
中国(27056)
地方(26049)
数学(22250)
数学方法(22062)
(21977)
业经(21951)
(19626)
(19563)
(16525)
地方经济(15944)
(15018)
金融(15015)
(14889)
银行(14872)
农业(14745)
(14444)
(13799)
环境(13667)
(13609)
(13359)
(13010)
贸易(12996)
理论(12730)
机构
学院(253202)
大学(253031)
(116492)
经济(114163)
研究(95023)
管理(91699)
理学(76654)
理学院(75710)
管理学(74646)
管理学院(74144)
中国(73240)
(56066)
(54686)
科学(53227)
(48014)
研究所(42520)
财经(42398)
中心(41940)
(40751)
(38176)
(37750)
经济学(37228)
北京(35429)
(34703)
师范(34410)
(33994)
经济学院(32930)
(31981)
业大(31692)
财经大学(30992)
基金
项目(156394)
科学(124187)
研究(119017)
基金(113118)
(96924)
国家(96059)
科学基金(82274)
社会(80459)
社会科(75384)
社会科学(75362)
(60997)
基金项目(58807)
教育(53889)
(50614)
自然(48384)
编号(47303)
自然科(47213)
自然科学(47204)
自然科学基金(46388)
资助(45631)
成果(40478)
(39455)
重点(35780)
(35285)
课题(34449)
(33894)
国家社会(33401)
发展(32489)
(32292)
(31984)
期刊
(148524)
经济(148524)
研究(87696)
中国(60899)
(43846)
管理(38708)
(37216)
学报(35061)
科学(34467)
教育(29758)
(29117)
金融(29117)
大学(28199)
学学(26368)
农业(24668)
经济研究(24255)
财经(22930)
业经(22765)
技术(22639)
(19920)
问题(18829)
(14611)
世界(14066)
技术经济(13715)
国际(13042)
(12217)
现代(11996)
经济问题(11954)
经济管理(11930)
商业(11859)
共检索到419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文章认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度安排经济权利的社会原则;社会主义实行的应该是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切实做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安排,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必须是有利于人能够自由、平等、共同、可持续和和谐地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穗明  
本文的主旨,是正面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社会性格的形成乃至人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存在的理论失误,人们习惯于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划上等号,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在这种误导下,改革多年来关于市场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有益探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振敏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追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向心力。消费本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十分严重,不但背离了人的需要,破坏了人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系统,而且还导致了人的异化。要使人的发展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人"为中心的平等、公平的本质要求,以及使人摆脱依附于物、依附于金钱、大多数人生产生活受少数人左右的价值取向,应该培育、强化消费者的生态消费意识和生态消费自觉行为,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达帆  王迎川  
本文认为,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创新,有利于扩大全社会的人才资本积累,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行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人才资本的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金明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追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双明  
一、基于跨世纪中国的迫切要求,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鉴于以往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出现的错误倾向,在第三代领导集体刚刚上任不久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就鲜明地指出:“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营改增改革的全面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经济运行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持续促进创新发展以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的要求。针对营改增后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完善制度要素设计、完善税收征管、适时推进增值税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铮  陈颖  
人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经济增长,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又反过来影响与制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损害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的一种方法、手段,它不能脱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大命题。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人的发展是个庞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系统工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富足、协调、融洽、文明、和谐的社会来设定。(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和手段来发展经济。(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完全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4)发展社会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文启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与经济发展的探讨北京市朝外商业中心综合开发公司孙文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刻触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为此一定要正确的把握经济发展趋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从产业发展、科技进步、扩大开放、物质富裕、职业改进、城乡发展和关系和谐七个方面来体现。它们分别在手段性、目的性和载体性三类意义上密切联系着人的发展。手段性的物质文明建设成就为人的发展带来更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同时要求人本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目的性的物质文明建设由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劳动过程改进来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载体性的物质文明建设应当理顺利益关系与效益关系,主要是城乡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在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发展。最关键的是通过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来提高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力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 ,对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做出重大的理论创新 ,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认识 ,在整体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使命 ,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构建有利于全民族“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检云  蒋凯利  
紧贴研究生特点,构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体系。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积极为研究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条件。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研究生由于其较高的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青年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商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没有间断过。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和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在全国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掀起了一次深入研究和讨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热潮。2001年12月22~2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