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3)
- 2023(5911)
- 2022(5005)
- 2021(4487)
- 2020(3558)
- 2019(7980)
- 2018(8045)
- 2017(14972)
- 2016(7972)
- 2015(9176)
- 2014(9624)
- 2013(9386)
- 2012(8983)
- 2011(8466)
- 2010(8758)
- 2009(8229)
- 2008(7907)
- 2007(7562)
- 2006(7107)
- 2005(6436)
- 学科
- 济(57608)
- 经济(57466)
- 管理(22471)
- 业(17164)
- 方法(16007)
- 地方(15987)
- 企(15415)
- 企业(15415)
- 中国(12489)
- 业经(11938)
- 地方经济(11906)
- 数学(11694)
- 数学方法(11613)
- 学(10040)
- 农(9857)
- 理论(9446)
- 和(9055)
- 财(8472)
- 制(7721)
- 经济学(6842)
- 环境(6578)
- 农业(6448)
- 融(6162)
- 金融(6160)
- 体(6149)
- 发(5948)
- 银(5753)
- 银行(5749)
- 教育(5584)
- 行(5536)
- 机构
- 学院(123685)
- 大学(121936)
- 济(59416)
- 经济(58149)
- 研究(43922)
- 管理(42133)
- 理学(34763)
- 理学院(34331)
- 管理学(33767)
- 中国(33714)
- 管理学院(33520)
- 财(27231)
- 京(25307)
- 科学(23659)
- 所(21992)
- 财经(20993)
- 江(20723)
- 经济学(19741)
- 中心(19491)
- 研究所(19152)
- 经(18736)
- 范(17507)
- 师范(17406)
- 经济学院(17324)
- 北京(16493)
- 州(16355)
- 院(15238)
- 财经大学(15086)
- 农(14438)
- 社会(14014)
- 基金
- 项目(68831)
- 研究(55058)
- 科学(53654)
- 基金(48081)
- 家(39871)
- 国家(39463)
- 社会(37711)
- 社会科(34428)
- 社会科学(34413)
- 科学基金(33749)
- 省(27342)
- 教育(25658)
- 基金项目(24542)
- 编号(23273)
- 划(21614)
- 成果(20158)
- 资助(19888)
- 自然(18139)
- 自然科(17665)
- 自然科学(17663)
- 自然科学基金(17353)
- 课题(16867)
- 发(16105)
- 重点(15519)
- 部(15152)
- 国家社会(15023)
- 性(14630)
- 年(14041)
- 发展(13874)
- 大学(13823)
共检索到208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声康
Deep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re made on the objectivety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periodical fluctuation in socialist econom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t economic cycle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本龙 朱雪海
众所周知,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必然有利润。企业的利润一般不会全部用于生活消费,而是将大部分利润用于扩大生产,以便谋求更多的利润。因此,绝大多数行业的产品产量都在增长。当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工业革命后,各行业产品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各种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总体说来增加了,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日趋饱和的市场一定会迫使物价趋于下降。物价趋于下降是市场经济中的自然现象。不难想象,物价趋于下降必然迫使单位产品利润也下降,而单位产品利润的下降又能引起资本利润率(或称资本盈利率)的下降。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苏宁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初探陈苏宁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给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本文就是试图按这一思路,探索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一、三个发展阶段我们设想社会主义经济可能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向艺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序的艰难任务。”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理论的高度评价。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沈少博 郎丽华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经济周期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是不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以需求膨胀为特征的经济周期源于传统公有制条件下企业的性质和它所具有的软预算约束特征,这一特征构成计划经济中经济周期形成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周期源于市场经济制度自身的性质和企业所具有的硬预算约束特征,这一特征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不会消失。要平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实现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必须增加制度供给,为此要继续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在再分配领域构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沈少博 郎丽华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经济周期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是不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以需求膨胀为特征的经济周期源于传统公有制条件下企业的性质和它所具有的软预算约束特征,这一特征构成计划经济中经济周期形成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周期源于市场经济制度自身的性质和企业所具有的硬预算约束特征,这一特征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不会消失。要平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实现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家祥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最初探索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教授李家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搞活城市国有经济、积极正确发挥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业等问题是近些年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又仍需今后不断做出认真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它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综合基础,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在经济理论上独树一帜,具有雄伟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总纲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豆建民
胡寄窗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对我国现实经济问题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胡寄窗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探索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珏 为民
一、传统理论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下,传统形式的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三位一体的本质特点。这种概括,在词句上部分地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一些论述,但主要的是来自苏联模式,来自这一模式的斯大林理论和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实际内容是:第一,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则行
谷书堂教授组织青年经济学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为对象,撰写了理论经济学新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突破了长期流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特别是教科书的旧框框,建立了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对象、以经济运行为主体的新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卫
本文概述了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历史;从经济周期的根源和形成周期长度两个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说明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行将失去其重要意义;由此得出经济周期理论将被经济波动理论取而代之的结论。
关键词:
商业危机,经济周期,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彦云
经济周期统计体系是宏观经济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周期研究的出发点和必要条件;它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联系我国的实际,经济周期统计体系的建立不仅是深入开展我国经济周期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我国统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焰辉
社会主义经济产生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是什么?传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究竟是存在不足,还是从根本上走向了误区?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最实质的方面展开分析,并试图从历史发展的本来逻辑,从生产力发展根本要求上,揭示出社会主义建立的真实的历史条件,以便全面、正确和客观地回答上述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