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9)
2023(10122)
2022(9113)
2021(8671)
2020(7272)
2019(16865)
2018(16904)
2017(33296)
2016(18001)
2015(20216)
2014(20167)
2013(20090)
2012(18184)
2011(16189)
2010(15991)
2009(14583)
2008(14111)
2007(12330)
2006(10854)
2005(9158)
作者
(50559)
(41641)
(41570)
(39489)
(26547)
(20053)
(18942)
(16684)
(15917)
(14917)
(14346)
(13942)
(13122)
(13033)
(12748)
(12607)
(12456)
(12364)
(11873)
(11745)
(10344)
(10148)
(9988)
(9535)
(9436)
(9240)
(9239)
(9149)
(8336)
(8225)
学科
(70385)
经济(70208)
管理(53288)
(52911)
(45094)
企业(45094)
方法(35160)
数学(29235)
数学方法(28934)
(19520)
(19510)
中国(19393)
业经(16373)
(16025)
地方(14047)
理论(13827)
(13409)
(13383)
财务(13322)
农业(13321)
财务管理(13304)
企业财务(12711)
(11893)
贸易(11889)
(11614)
(11484)
技术(11065)
环境(10613)
教育(10562)
(9590)
机构
大学(253842)
学院(250616)
管理(104054)
(97107)
经济(94914)
理学(91223)
理学院(90203)
管理学(88697)
管理学院(88248)
研究(80340)
中国(58060)
(53592)
科学(50641)
(43849)
(39672)
业大(37294)
(37158)
研究所(36342)
财经(36128)
中心(35958)
(34625)
(33950)
北京(33915)
师范(33696)
(32878)
(29082)
农业(28875)
(28631)
经济学(28479)
师范大学(27525)
基金
项目(176512)
科学(139053)
研究(130279)
基金(128506)
(110696)
国家(109722)
科学基金(94984)
社会(82708)
社会科(77413)
社会科学(77386)
基金项目(69314)
(68340)
自然(62076)
自然科(60634)
自然科学(60622)
教育(59557)
自然科学基金(59530)
(57466)
编号(53814)
资助(52667)
成果(43604)
(39005)
重点(38623)
(36505)
(36414)
课题(36038)
创新(33855)
教育部(33770)
项目编号(33753)
科研(33665)
期刊
(104057)
经济(104057)
研究(72862)
中国(44823)
学报(39470)
科学(36907)
管理(36661)
(33733)
(32582)
大学(30123)
教育(28826)
学学(28180)
农业(23737)
技术(20489)
(18594)
金融(18594)
财经(17341)
业经(16927)
经济研究(16109)
(14647)
图书(14228)
问题(13348)
理论(13063)
科技(12432)
实践(12138)
(12138)
技术经济(11835)
(11409)
现代(11360)
(11265)
共检索到353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华华  
马克思认为,劳资关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界将其简单理解为私有制。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劳资冲突均客观存在。本文从理论上厘清当前各种所有制劳资矛盾存在的根源,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有制企业的特殊性、公有制企业实现形式、公有制企业与政府关系、公有制企业分配原则等问题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理论障碍,从理论上消除这些障碍,方能正视并解决当前的劳资矛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劳资关系是中国当前最主要的劳动关系,实现共享的发展理念应当深入开展劳资关系研究。西方经济学忽视了劳动和资本的实质,其在劳资关系研究方面存在较大缺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深入地探讨了劳资关系的实质,但马克思并没有提出解决劳资冲突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解决劳资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开辟了劳资关系研究的新领域:以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劳资关系研究提供指导;以劳资两利为目标对劳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探讨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劳资冲突解决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军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英浩  
劳资关系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劳资双方又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正处于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荣兆梓  
市场经济中劳资关系的演化存在渐趋紧张与有所缓和的前后两个阶段,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由紧趋缓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期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大体重合。转型前期劳资矛盾突显,源于城市化加速期的巨大成本压力,城乡二元经济下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落差。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社会转型期,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发展难题,只有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转型,在劳资协调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中解决发展难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小明  徐凯  
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正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其内部的劳资关系存在着失衡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劳资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当前,政府应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亮  
"资强劳弱"博弈格局弱化了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积极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推动企业加大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提出只有强化企业"自治型"工会组织的建设,增强劳工博弈能力,确保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准租"分成,激发企业积极性;同时善待各类劳工组织,有步骤地引入国际劳工标准,才能破解全球化下劳工权益提升的困境;只有通过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声誉奖惩机制,加强法律保障,构建由法律庇护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协调配合的劳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劳资关系的优化,共同促进劳资互信合作氛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资本化屈炳祥一劳动力作为商品存在,对一部分同志来说,就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了。现在再来一个劳动力资本化,会使人更不可思议,更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命题。但是,我们认为,劳动力资本化这一命题,并非是一个什么不可思议的问题。因为,这个命题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坚白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不是商品。谁若说它是商品,那便是离经叛道。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人经济都在雇佣劳动力,进而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还有的人把劳动力市场错误地称之为“劳务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也相应地向普遍化、体系化发展。连国有企业也从市场引进劳动力;同时还在向职工推行合同制。全面地看,所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也应包括劳动力资源配置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实有从基础理论上予以透析的必要。该文将对这个敏感问题略抒管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彭李政  
数字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的劳动资料和信息化数据化的劳动对象提升劳动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数字技术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没有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的本质属性。资本凭借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以直接和间接方式通过任务企业和众包平台,对劳动者在时间层面的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以及在物理空间的本区域和跨区域等两维度进行双重剥削。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劳动主体被碎片化、劳动内容被标准化,劳动过程同时受到传统监督和算法控制,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数字资本主义以资本为核心,束缚人的发展、强化资本势力、加深去工业化和全球数字鸿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伟  
党的十四大根据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讲话重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重要命题将目标与手段统一起来,既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表明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勋  吴海艳  李耀锋  
本文通过对近代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演变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多元论和一元论三种研究视角在劳资冲突的基本假设、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应对策略及对工会的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文中剖析了每种研究视角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从中发现劳资冲突发展的规律性。此脉络梳理有利于从本质上看清当前西方劳资冲突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预测未来走向,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