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8)
2023(6437)
2022(4841)
2021(4264)
2020(3463)
2019(7467)
2018(7648)
2017(14647)
2016(8159)
2015(9214)
2014(9359)
2013(8707)
2012(7565)
2011(6683)
2010(6697)
2009(6122)
2008(6076)
2007(5649)
2006(5203)
2005(4688)
作者
(23302)
(19314)
(19276)
(18378)
(12160)
(9256)
(8898)
(7464)
(7456)
(6798)
(6659)
(6468)
(6166)
(5994)
(5943)
(5939)
(5756)
(5676)
(5598)
(5489)
(4920)
(4710)
(4667)
(4425)
(4420)
(4299)
(4284)
(4269)
(3913)
(3872)
学科
(35741)
经济(35596)
(20703)
管理(19475)
(16709)
企业(16709)
方法(13946)
(12824)
中国(12739)
业经(11789)
数学(10002)
数学方法(9921)
农业(8473)
理论(8208)
地方(7243)
(7236)
(6802)
(6782)
(6486)
(6335)
发展(5518)
教育(5484)
(5417)
(5261)
产业(5182)
(4663)
贸易(4661)
(4596)
环境(4517)
信息(4482)
机构
大学(115972)
学院(115551)
(46899)
经济(45963)
管理(41482)
研究(40574)
理学(35926)
理学院(35479)
管理学(34761)
管理学院(34551)
中国(28653)
科学(25036)
(24425)
(22145)
(20798)
(20307)
研究所(18578)
业大(18230)
(18016)
中心(17757)
(17438)
师范(17274)
农业(17220)
财经(16674)
(15100)
北京(15024)
经济学(14861)
(14042)
师范大学(14019)
(13757)
基金
项目(78055)
科学(62240)
研究(58005)
基金(56538)
(49347)
国家(48886)
科学基金(41839)
社会(40167)
社会科(36873)
社会科学(36855)
(31132)
基金项目(29905)
教育(27393)
(25884)
自然(25059)
自然科(24514)
自然科学(24509)
自然科学基金(24126)
编号(23621)
资助(21406)
成果(19715)
重点(17949)
(17342)
(17178)
课题(16786)
国家社会(16567)
(15900)
教育部(14913)
创新(14782)
科研(14549)
期刊
(54926)
经济(54926)
研究(35272)
中国(25461)
(21792)
学报(20591)
科学(18475)
教育(17327)
大学(16071)
(15796)
管理(15330)
学学(14930)
农业(14735)
技术(9919)
业经(9252)
经济研究(8958)
财经(8815)
(8570)
金融(8570)
(7714)
问题(7577)
(7402)
(6734)
图书(6012)
业大(5462)
现代(5457)
技术经济(5289)
社会(5228)
科技(5222)
世界(5133)
共检索到173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秦娥  
图书馆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给人一种精神力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良好的国民素质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加强图书馆教育,增强图书馆意识,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润堂  邵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建设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史忠良现代化文明国家有两个标志:一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二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精神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增强,人民物质生...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立法定位兼具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叠加效应,表现为"比照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方式。因此,引领区的司法保障也应兼顾传承与创新两大方面,在秉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实现保障路径的贯通:一是司法主动回应立法变动,填补引领区"立法真空";二是准确定位政策功能,辩证把握引领区创新政策的司法运用;三是依法维护市场创新,贯彻司法对市场的谦抑原则;四是全面契合国际化需求,提升引领区司法的国际公信力。上述举措的实现需要构建全新的支撑平台,故设立国际商事法院不仅符合引领区的政策定位,而且具备相当之必要性与可行性。国际商事法院在管辖围界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放宽协议管辖"等改革方向,在审判规则创新方面则应全面对接商事领域的国际通行规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家忠  王传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叶琪  李建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发展为手段,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着眼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指向,要从推进绿色发展、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资源节约、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等方面来构建其实现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乐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讨论。梳理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很多研究阐释都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五大中国特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丹  张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新时期要把握现代化建设历史规律,掌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内涵。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既包含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思和超越。我国的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的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南云  陈雪梅  刘文利  周加仙  
音乐教育对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国家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发现,简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脑科学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倡导"基于脑科学的音乐学习与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润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所起的导向作用及其所体现的特点,提出了图书馆参与国民素质教育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毅  
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国进入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获得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以之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工作,找到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发展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温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关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闪光的思想观点。尤其是他提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夏成   卢伟   党丽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判断,东部地区整体能够于2030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应解决基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和产品层次有待提升、制度型开放限制较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不优、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待壮大等问题,积极抢抓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高标准经贸规则协定签署、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等机遇,在科技、产业、开放、绿色、协调、城市、共同富裕等领域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在全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