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0)
- 2023(4774)
- 2022(3893)
- 2021(3793)
- 2020(2851)
- 2019(6683)
- 2018(6884)
- 2017(12294)
- 2016(6834)
- 2015(7801)
- 2014(8222)
- 2013(7673)
- 2012(7126)
- 2011(6417)
- 2010(6727)
- 2009(6111)
- 2008(6400)
- 2007(6028)
- 2006(5452)
- 2005(4882)
- 学科
- 济(24072)
- 经济(23926)
- 管理(18560)
- 业(15812)
- 企(15424)
- 企业(15424)
- 理论(11553)
- 方法(9280)
- 业经(8493)
- 中国(8389)
- 农(7821)
- 和(7467)
- 财(7114)
- 学(7001)
- 教育(6935)
- 教学(6171)
- 制(5809)
- 农业(4808)
- 经济理论(4754)
- 数学(4488)
- 企业经济(4469)
- 数学方法(4370)
- 社会(4350)
- 地方(4315)
- 务(4280)
- 财务(4267)
- 财务管理(4246)
- 学法(4142)
- 教学法(4142)
- 银(4077)
- 机构
- 学院(95715)
- 大学(95297)
- 管理(32804)
- 济(32609)
- 经济(31528)
- 研究(29240)
- 理学(26937)
- 理学院(26583)
- 管理学(26034)
- 管理学院(25834)
- 中国(23210)
- 京(20737)
- 财(18897)
- 江(17078)
- 科学(17059)
- 范(15912)
- 师范(15794)
- 所(14138)
- 财经(14099)
- 州(13979)
- 中心(13923)
- 北京(13357)
- 经(12518)
- 师范大学(12485)
- 技术(12275)
- 研究所(12152)
- 职业(11897)
- 农(11136)
- 教育(10765)
- 院(10537)
- 基金
- 项目(53806)
- 研究(45903)
- 科学(41290)
- 基金(35533)
- 家(29035)
- 国家(28634)
- 社会(28420)
- 社会科(25355)
- 社会科学(25344)
- 科学基金(24645)
- 教育(23793)
- 省(22037)
- 编号(22003)
- 成果(19970)
- 基金项目(18017)
- 划(17719)
- 课题(15747)
- 资助(14216)
- 年(13977)
- 项目编号(13374)
- 自然(13372)
- 自然科(13019)
- 自然科学(13017)
- 自然科学基金(12805)
- 性(12591)
- 重点(12258)
- 部(11887)
- 规划(11603)
- 大学(11475)
- 创(11068)
共检索到15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伟伟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指出它具有不彻底性和虚假性。马克思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建立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民主是人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民主,是人民充分参与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并付诸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先进和最管用的民主,代表着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
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赖海榕
对以农村为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赖海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也是一项艰难的事业。“中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课题组”花了两年时间,深入我国基层,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详尽的分析,撰写了长篇报告,发表于《经济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艳妮 张晓川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其实现的正确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式的"大民主";邓小平强调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将民主与法制视为不可或缺、相互依存的两方面;江泽民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国理念和基本方略,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在三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
关键词:
三代领导人 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元和
1979年6月,蒋一苇同志发表了《企业本位论刍议》;次年,以《企业本位论》为题在《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上再次提出了以企业为本位构建整个社会主义民主经济的思想。十年之后,蒋一苇同志发表了《经济民主论》,全面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经济的理论。如果要问: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成林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鹤章
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审计署副审计长刘鹤章,3月12日在八届五次全国人大江苏省代表团上,就加强审计监督,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专题作了发言,现整理刊登如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旭东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本文阐述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概念体系,强调公民意识教育要符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规律,并同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公民意识 教育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欧阳光 张弛
利益集团来自于部分人对共同利益的维护。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决定了利益集团发展的路径离不开权力和政策优惠。中国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合法性认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也是中国民主法治改革的基础。应依据"遏制与平衡"的原则,把各种利益集团纳入新的政治框架之中,强化社会监督机制,以求得社会平衡。
关键词:
利益集团 利益博弈 遏制与平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宗超 马奔 徐佳君
一个国家在民主发展进程中,既要尽力实现民主的核心价值观,更要切实结合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制度传统和社会现实。因此,中国在构建自己的民主模式过程中,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但也不必完全照搬其民主模式,而应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的和合与民本思想资源,利用现代合作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中国的"合和式民主"模式。该模式的本质在于既突破自身已有民主模式的束缚,又超越对自由式民主模式的崇拜,通过合作博弈的制度设计来整合利益、化解冲突、消弭对抗,达到合作共赢与和谐治理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局面。
关键词:
民主模式 和合思想 合作博弈 合和式民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依佳
政务公开是当代中国执政进步的一个热点。审计机关作为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机构,其信息公开对于民主法治建设具有战略意义。随着建设公开透明政府进程的持续推进,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将成为审计公开的基本要求,但现行的内外环境尚不能支撑实行全面的审计公开,审计公开存在着诸多风险,亟需在战略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整体布局。
关键词:
审计公开 内外环境 审计风险 战略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诗白
一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掌握了国家政权,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一项重要的任务是逐步形成和确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制,用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如何来建立这一经济体制?按照什么模式来建立这一体制?世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孔雀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政治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政治基础。扩大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参与,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对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基层民主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随之发生正向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特征。促进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广泛参与,实现高等教育良治,需要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做出努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大伟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探索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律。这是列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遗产。今天,重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