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4)
- 2023(7812)
- 2022(6055)
- 2021(5871)
- 2020(4590)
- 2019(10257)
- 2018(9733)
- 2017(17365)
- 2016(9920)
- 2015(11039)
- 2014(11075)
- 2013(10038)
- 2012(9309)
- 2011(8517)
- 2010(9104)
- 2009(8652)
- 2008(7566)
- 2007(7092)
- 2006(6526)
- 2005(6099)
- 学科
- 济(30508)
- 经济(30361)
- 融(24687)
- 金融(24686)
- 中国(24420)
- 管理(23078)
- 业(22643)
- 银(21705)
- 银行(21705)
- 企(21337)
- 企业(21337)
- 行(21152)
- 教育(20254)
- 理论(13071)
- 方法(11706)
- 财(11654)
- 中国金融(10969)
- 业经(10065)
- 制(9929)
- 农(8690)
- 学(8463)
- 务(8306)
- 财务(8290)
- 财务管理(8281)
- 企业财务(7986)
- 数学(7920)
- 数学方法(7814)
- 地方(7559)
- 教学(6684)
- 和(6652)
- 机构
- 大学(129606)
- 学院(124647)
- 济(46100)
- 研究(45236)
- 经济(44814)
- 管理(39795)
- 中国(34886)
- 理学(33704)
- 理学院(33210)
- 管理学(32607)
- 管理学院(32310)
- 教育(30521)
- 京(28309)
- 范(28093)
- 师范(27989)
- 财(24950)
- 师范大学(23334)
- 科学(22827)
- 中心(21751)
- 所(20656)
- 江(19886)
- 财经(19573)
- 北京(19179)
- 研究所(18514)
- 经(17772)
- 州(16356)
- 院(16009)
- 融(15987)
- 经济学(15799)
- 职业(15784)
- 基金
- 项目(76316)
- 研究(67747)
- 科学(62693)
- 基金(52638)
- 社会(43917)
- 家(43019)
- 国家(42394)
- 社会科(40260)
- 社会科学(40247)
- 教育(39527)
- 科学基金(36566)
- 省(30513)
- 编号(30391)
- 成果(28554)
- 划(27568)
- 基金项目(26135)
- 课题(24368)
- 年(21188)
- 资助(20505)
- 部(19250)
- 性(19158)
- 规划(19122)
- 项目编号(19036)
- 重点(18904)
- 自然(18796)
- 自然科(18369)
- 自然科学(18367)
- 教育部(18115)
- 自然科学基金(18076)
- 发(17996)
共检索到210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茂庆 陈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逻辑进路至关重要:明晰学校教育基本要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其融入学校教育的基础条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坚持优化各个培育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论原则;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构建科学教学体系以及营造校园文化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材系统到教学实践转变,使教学内容由"虚"到"实"、由"远"及"近"。校训、学校精神等是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传统优势资源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材系统到教学实践转变,使教学内容由"虚"到"实"、由"远"及"近"。校训、学校精神等是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传统优势资源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生全 田振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效果评价的基本理念在于促进思想提升,推进情感认同,强化育人为主,注重多元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效果评价应遵循强化评价过程目标性、注重评价过程科学性、重视评价过程实效性以及凸显评价过程创新性等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效果评价的基本维度在于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增值评价,在课程教材中的价值渗透评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价值创新评价以及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整体性评价。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教育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桂华 姚冠新 沈晓梅 陈桂香
加强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不仅是高校新兴学科生长的需要,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审时度势,把握特点规律、打破瓶颈制约,不断提高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效能。高校学科的建设应力求优势和高起点,在交叉学科中寻求突破,在学科融合中彰显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过程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高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奇虎 俞雅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安邦的灵魂,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区教育活动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发展、达成社会共识,有助于保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凝聚力与吸引力,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对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相应论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为正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勇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生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学知识重要,但构建和完善价值观念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校园文化生活为基点,不能脱离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贴近大学校园,引领高职学生生活并最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就要努力做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培育大学精神为重点,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提升文化品位为关键,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以校园各种媒介为载体,加强阵地文化建设;以优化校园环境为基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进路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泽 韩文彬
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的重要场域,要在社区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力度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就需要掌握和运用好自觉内外化机制、科学规范化机制、形象动情化机制、数字智能化机制、日常生活化机制、结合渗透化机制、柔性精细化机制,全面系统地构建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基层、社区、家庭,贴近群众实际生活,成为居民自觉遵守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教育 融入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雪珍 赵学延 苏坤
国家对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越来越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双重属性"成为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阵地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发挥大学的德育功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培训、教学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戴世英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理念,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通过阐述校训价值内涵及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挖掘二者的契合性,探求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校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晨梓
书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邢瑞娟,王纪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203-7685-3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定价:118元党中央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运用,在和谐文化建设占据根本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成为指引和谐社会有序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引领价值观念。但就我国社会现下发展形势来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苏天一 周驰亮
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儿童价值观教育遵循必要的逻辑进路,其逻辑起点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要求,以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优秀文化关系为关键基点,促进民族地区儿童形成价值共识。优秀民族文化贯穿于民族地区儿童的日常生活,其价值逻辑体现为传承文化基因,推进以文化人;挖掘文化价值,深化以文育人;促进文化共生,实现以文成人。基于此,深化教育主体的优秀民族文化认知,科学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应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畅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基础工程,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环节。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尚未完全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合,也未按学生需求区分类别和层次。高职院校应结合"三全育人"要求,将入学教育渗透学生学习生活,通过浓郁校园文化、大力推动社会实践、强化榜样激励作用等措施,将理想信念教育、知校爱校教育、学业规划教育、法规校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融合新生入学教育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