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4)
2023(4811)
2022(3717)
2021(3528)
2020(2937)
2019(6369)
2018(6461)
2017(11555)
2016(6482)
2015(7411)
2014(7416)
2013(6690)
2012(6234)
2011(5527)
2010(5689)
2009(5404)
2008(5597)
2007(5559)
2006(4840)
2005(4012)
作者
(16099)
(13261)
(13221)
(12878)
(8472)
(6212)
(6205)
(5175)
(5104)
(5012)
(4549)
(4493)
(4278)
(4089)
(4016)
(4008)
(3937)
(3918)
(3874)
(3717)
(3308)
(3193)
(3180)
(3160)
(3127)
(3079)
(3061)
(3018)
(2704)
(2641)
学科
(22569)
经济(22430)
管理(18432)
(12801)
企业(12801)
(12764)
中国(8837)
理论(8160)
方法(8124)
业经(7517)
教育(7375)
(7097)
(6534)
(5727)
(5389)
地方(5023)
工作(4929)
数学(4274)
数学方法(4227)
(4151)
经济理论(4072)
教学(4068)
社会(3960)
企业经济(3938)
农业(3938)
政治(3801)
学校(3796)
思想(3586)
(3565)
(3504)
机构
大学(85851)
学院(82674)
(28659)
管理(28483)
经济(27811)
研究(26731)
理学(23622)
理学院(23315)
管理学(22768)
管理学院(22598)
中国(19521)
(18711)
(15658)
(15168)
科学(15094)
师范(15086)
(14125)
中心(12459)
(12071)
北京(12048)
师范大学(11687)
财经(11508)
(11325)
教育(10977)
研究所(10638)
(10378)
业大(10287)
(9869)
(9811)
技术(9216)
基金
项目(51358)
研究(44226)
科学(40148)
基金(33963)
社会(28339)
(27766)
国家(27404)
社会科(25367)
社会科学(25354)
科学基金(23830)
教育(22938)
(21147)
编号(20015)
成果(18941)
基金项目(17683)
(17246)
课题(15012)
(13401)
资助(13023)
自然(12999)
自然科(12653)
自然科学(12651)
项目编号(12597)
自然科学基金(12439)
重点(11647)
(11595)
(11477)
高校(11438)
规划(11291)
大学(11094)
期刊
(38138)
经济(38138)
研究(29081)
中国(25127)
教育(24072)
(14112)
管理(11876)
学报(11478)
图书(10258)
大学(10062)
科学(9721)
(9259)
书馆(7983)
图书馆(7983)
学学(7950)
技术(7809)
财经(6506)
农业(6286)
职业(6110)
(5960)
金融(5960)
经济研究(5861)
业经(5832)
(5691)
高等(5266)
(5118)
论坛(5118)
高等教育(4416)
(4406)
问题(4379)
共检索到139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雅玮  
社团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过,高校社团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管理制度体系持久难、社团活动形式内容创新难、社团配套设施组织指导难等现实困境。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摸索,寻找高校社团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高校社团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巧妙融入高校社团的建设与活动中,使高校社团焕发生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祥林  吴长锦  
教师是教育之本和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遵循规律,着眼长远,将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围绕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组合发力。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的战略工程,高校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思想高地,教师是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亚云  石红丹  王国军  
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师生在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体育财富、体育行为等文化形态,就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特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精神的形成,核心主体是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基础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校园体育文化同样是师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竞技体育文化、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秀杰  吴楠  宋慧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上,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次,在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可操作方式;第三,要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结合;第四,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高校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玉  
经济的全球发展带来文化的全球发展,文化和教育逐步开放导致我国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思变的内部环境。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庆华  
师生关系是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师与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宣传、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新时期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内核。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统的灌输,要从单向的传授转变到双方的互动,要从"大水漫灌"改为"小管滴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娜  王晓芬  
好的学风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争取生源。文章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存在学风不良的现状,分析制约学风建设的因素,提出独立学院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发挥学校的约束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纪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本文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和路径,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鲍敏  
封闭灌输式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诉求,知信不一、知行脱节是阻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两大顽症。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态度养成的价值认同过程,要顺利实现思想道德价值认同,必须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承载功能。学生社团活动模式影响社团活动的教育功能,应从社团活动模式和社团活动功能角度论证社团活动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的功能,为此,推进社团活动规范化、系列化,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语境的适切;创新活动空间,才能促使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动静结合、显隐结合的学生社团活动模式是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是高等学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应巩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晔  王涛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其培养的青年学生所具备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精神秩序的澄明,更关系到未来国家、社会秩序的建构与发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改善教育民生,创新宣传方式,坚持行胜于言,主动担当有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志强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所衍生的所有文化观念、文化形态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于牢牢掌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网上舆论引导话语权、网络管理主导权,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姚彦琳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而且为其提供丰富的思政资源和教育方法,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思政元素应做到分专业、分类别、分特色开发。可从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教学团队、丰富教学模式3个层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体系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十八大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各种有效途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是大学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具体体现,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和追求卓越是校园主流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大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自觉行动两个层面,从"落细、落小、落实"与"融入、潜入、深入"两个方向,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相融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梅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只体现在知识传授方面,更体现在"凝神铸魂"工程方面。道德是形而上的个人行为准则,师德问题的出现根本上是由于个人对自身要求的降低所致。要以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向度为引领,培育高校教职工报效国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