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5)
2023(9269)
2022(7781)
2021(7446)
2020(6037)
2019(13742)
2018(13862)
2017(25881)
2016(14248)
2015(16195)
2014(16391)
2013(15980)
2012(14703)
2011(13265)
2010(13419)
2009(12201)
2008(11968)
2007(11102)
2006(10176)
2005(8953)
作者
(38430)
(32508)
(31840)
(30523)
(20160)
(15809)
(14610)
(12577)
(12521)
(11750)
(11025)
(11013)
(10394)
(9844)
(9791)
(9771)
(9716)
(9575)
(9115)
(9050)
(8095)
(8023)
(7898)
(7723)
(7617)
(7370)
(7281)
(7089)
(6659)
(6544)
学科
(57614)
经济(57456)
(49939)
(39527)
农业(33338)
管理(30459)
地方(20535)
业经(20268)
(19336)
企业(19336)
中国(18009)
方法(15816)
(13397)
农业经济(12627)
(12469)
(12044)
数学(11581)
数学方法(11414)
发展(11119)
(11101)
理论(10523)
(9859)
(9821)
农村(9797)
(9592)
土地(9550)
教育(9131)
建设(9102)
环境(8576)
(8560)
机构
学院(190947)
大学(182251)
(71901)
经济(69809)
管理(69381)
研究(64199)
理学(58231)
理学院(57482)
管理学(56464)
管理学院(56084)
(51456)
中国(51318)
科学(39589)
(39394)
农业(38431)
(34531)
业大(34003)
(32766)
中心(32683)
(31843)
(29765)
师范(29591)
研究所(28035)
(27647)
(27184)
北京(24080)
财经(23988)
农业大学(23983)
师范大学(22929)
(22549)
基金
项目(121451)
研究(98398)
科学(94136)
基金(81899)
(69097)
国家(68201)
社会(61071)
科学基金(58325)
社会科(56053)
社会科学(56036)
(53766)
编号(45563)
基金项目(44732)
教育(44075)
(41181)
成果(37021)
自然(34152)
自然科(33190)
自然科学(33184)
自然科学基金(32533)
课题(31277)
资助(30721)
(29956)
(28783)
重点(26701)
(26539)
(25674)
(25062)
(24612)
规划(24072)
期刊
(100739)
经济(100739)
(58107)
研究(57734)
中国(52712)
农业(39401)
教育(30181)
学报(28042)
科学(26431)
(25657)
业经(24161)
大学(22669)
学学(20550)
管理(20495)
(19610)
金融(19610)
技术(18319)
(17884)
农业经济(15287)
农村(15142)
(15142)
问题(14444)
图书(13643)
(12788)
资源(12065)
经济研究(10994)
社会(10869)
经济问题(10769)
财经(10493)
书馆(10434)
共检索到31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穗虹  
通过对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的总结,探讨如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规划,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村庄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从而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惠君  张效军  欧阳孔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解放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指引下提出的农村发展新思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评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和评判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晨  李永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地广大干部群众为之作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如何顺利开展好这项工作,本文结合对广东省湛江、佛山等四市的实地调研情况,论证了规划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结合广东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芬  
景观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景观规划既要考虑到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又要参考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农村建设先进经验,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跨学科的视野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指标体系、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等问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初步的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段西  
本文与时俱进地确立"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规划内容框架,指出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角度,合理确定村庄性质与发展主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赵村为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应基于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进行村庄经济发展规划;尊重环境的工程管线规划;公建设施的按需配套;提供多样化的户型,满足村庄经济发展对公建设施的弹性需求等。本文还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基于调整用地的空间发展策略;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的面积,建设节约型新农村;因地制宜地共享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伟  徐建刚  陈浩  王水源  
乡村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长期以来单向需求导向下的建设模式致使乡村规划建设一度遇到瓶颈并流于表面。本文以当涂县龙山村美好乡村规划为实践基础,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居、生态、公共服务设施、体制和产业五个方面探求政府和本地乡村居民对村庄规划建设的多维期许,并基于总体和详细两个规划层面探讨了乡村规划中双向需求的落实与协调策略,以期能为目前的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季六祥  丁孝智  张华  
制度熵是关于制度系统的复杂性与有序性关系和效率结构的状态描述。本文刻画了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关系图谱,即一个基于关系特征描述的"评价树",通过引入复杂性尺度,进而构建了制度熵评价的理论模型。实证显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熵减状态,即由改革增量带来的制度优化增量以及制度绩效呈增加态势,表明现有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较为有利,但也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和必要。出于改革的现实考量,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  丁奇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村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利用技术来改善和恢复农村特有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自身的生态价值和地域特色,避免建设就是破坏,使农村变为不伦不类的城市的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斌  杜姗姗  黄小兵  
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编制村庄规划、促进村庄整治的顺利进行成为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以北京房山区石楼镇夏村为案例进行剖析,探讨公众参与架构下村庄规划的新思路,把公众参与从体现规划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手段变成规划决策的依据,使得村庄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利于规划的顺利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葛孚桥  
广东全省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已经起步,开局良好,其示范效应开始显现,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同时,有些地方在认识上和实践中也存在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总结经验,认清问题,能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建军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的开局之年,为推进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战略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调研组对中部农业大省——湖北省的罗田县、监利县和当阳市进行了调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相继公开发布。其中,提出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定向培养,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这项改革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如何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保证定向培养医学生服从安排,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农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都是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本文试探索定向培养医学生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在思想层面加强引导,鼓励定向培养农村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