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6)
2023(9065)
2022(7411)
2021(7155)
2020(5534)
2019(12439)
2018(12352)
2017(22652)
2016(12374)
2015(13326)
2014(13305)
2013(13188)
2012(12287)
2011(11240)
2010(11343)
2009(10500)
2008(10567)
2007(9690)
2006(8648)
2005(7867)
作者
(34462)
(29592)
(28808)
(27661)
(18215)
(14236)
(13013)
(11337)
(11095)
(10439)
(10269)
(9677)
(9271)
(9124)
(9011)
(8644)
(8555)
(8470)
(8255)
(8223)
(7292)
(7267)
(7152)
(6960)
(6647)
(6591)
(6533)
(6499)
(6032)
(5991)
学科
(54047)
经济(53888)
(48604)
(39432)
农业(32454)
管理(25887)
业经(19619)
(19415)
企业(19415)
方法(17509)
中国(15642)
数学(13345)
数学方法(13212)
地方(12571)
农业经济(12362)
(11992)
(11052)
(10549)
(10456)
(9460)
农村(9442)
发展(9295)
(9282)
理论(9225)
(8987)
建设(8763)
(8743)
(8087)
(8038)
银行(8030)
机构
学院(174500)
大学(171165)
(72672)
经济(71185)
管理(63467)
研究(62205)
理学(54723)
理学院(54110)
管理学(53187)
管理学院(52861)
(51339)
中国(47544)
农业(38814)
科学(37107)
(35405)
业大(32527)
(31693)
(31268)
中心(29616)
研究所(28146)
(27461)
(24962)
师范(24754)
财经(24674)
农业大学(23898)
(22643)
北京(21518)
(21505)
经济学(21422)
(21409)
基金
项目(114999)
科学(90501)
研究(88564)
基金(82613)
(71887)
国家(71085)
科学基金(60091)
社会(58543)
社会科(53938)
社会科学(53920)
(46069)
基金项目(43934)
教育(39436)
编号(37581)
(37433)
自然(36057)
自然科(35222)
自然科学(35215)
自然科学基金(34622)
资助(31622)
成果(31035)
(30388)
(26361)
(26093)
重点(25679)
课题(25445)
(24662)
国家社会(23837)
(23804)
(22634)
期刊
(91648)
经济(91648)
(58604)
研究(52268)
中国(42322)
农业(39880)
学报(30083)
科学(27054)
大学(24155)
(23032)
教育(22785)
学学(22683)
业经(21323)
管理(19932)
(19137)
金融(19137)
(18009)
农业经济(14527)
农村(13971)
(13971)
技术(13570)
问题(13195)
财经(12422)
(12026)
经济研究(11651)
世界(11174)
(10734)
社会(10346)
经济问题(9626)
业大(9271)
共检索到272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志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城市建设相补充、相呼应、相融合,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是消除城乡差距、与城市生活水平相当的新农村,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同时还应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的新农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兆君  宣莹  王军  
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相比而言,韩国的情况与青岛市有着更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农村建设运动的背景、所处地理位置及传统文化等方面。因此,韩国新村建设经验的分析总结,对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晓诺  
以“勤勉、自助、协同”精神为主体的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文化传统和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当年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在总结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其保证农村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五点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志忠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应该是首先解决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要和城镇化、工业化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要建立让农民表达自己意愿的正常渠道,要尊重农民的“主人”地位,保障农民的话语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强百发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动了新村运动,解决了韩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步入了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及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着时代、农民对农业的态度、草根民主基础、农民伦理水平、国际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照搬韩国的成功经验,但在草根民主建设和提高农民精神伦理水平等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伟娟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吸引了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对20世纪70年代韩国"新村运动"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和预期目标与韩国当时有诸多不同。本文对"新村运动"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后认为,作为一场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无疑是成功的,而如果把村庄的发展作为一项事业,韩国的经验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制度缺陷。尽管如此,在运行机制的制度设计方面,我们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显刚  
韩国"新村运动"特别注重对农民在精神上启蒙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政府加强支持引导和培训骨干力量,达到了农民脱困、改善生活和教育国民的目的。双鸭山市应借鉴韩国经验,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着力提升农民素质,突出改善农村环境,创新经营体制,选准工作着力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昭玖  周波  唐卫东  苏昌平  
本文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总结了其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立彬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与韩国当年面对的问题非常相似,韩国新村运动实行的很多方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本文在介绍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具体分析了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凡河  蒋云根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异常突出。为此,韩国政府大刀阔斧地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通过“新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从此步入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建设成就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相形之下,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当时韩国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别无二致。因此,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历程、主要内容以及经验教训等无疑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瑞锋  金明玉  
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新村运动,如今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学习的典范,而韩国的新村教育乃是新村运动的基轴。本文介绍了学习指导、生活指导、自愿者社会服务活动、生产教育、支援农村开发、成人教育等6个方面新村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借鉴韩国新村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静芳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那么"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了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的介绍以及分析,找出了我国关于"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以便我们国家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广荣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的话语权及其实现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民话语权实现的基础与条件主要是政府职责相对合理的界定、多层次的组织与平台保障、农民权利代表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信息的公开。为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和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明确农民话语权的内容,更要积极地从明确政府职责、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加强组织与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公开等方面为农民话语权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敬华  戴其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