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9)
2023(16329)
2022(13593)
2021(12930)
2020(10566)
2019(24274)
2018(23999)
2017(44617)
2016(24010)
2015(27314)
2014(26457)
2013(25960)
2012(24301)
2011(22244)
2010(22684)
2009(20965)
2008(20428)
2007(18369)
2006(16433)
2005(14941)
作者
(67761)
(57063)
(56360)
(53805)
(36131)
(27430)
(25452)
(22063)
(21945)
(20536)
(19638)
(19397)
(18244)
(18189)
(17810)
(17581)
(16559)
(16510)
(16385)
(16343)
(14230)
(14032)
(13958)
(13439)
(12967)
(12908)
(12706)
(12684)
(11609)
(11578)
学科
(101131)
经济(100949)
(69647)
管理(62718)
(51801)
(48880)
企业(48880)
方法(41088)
数学(34602)
农业(34416)
数学方法(33985)
中国(32780)
业经(27984)
(21481)
地方(20826)
(20727)
技术(20417)
(20013)
(18217)
贸易(18201)
理论(18167)
(17774)
(16269)
银行(16240)
(15881)
(15710)
(15323)
金融(15321)
(15188)
(14737)
机构
学院(335556)
大学(334062)
(141311)
经济(138460)
管理(127294)
研究(120138)
理学(109091)
理学院(107875)
管理学(105760)
管理学院(105172)
中国(94398)
科学(71959)
(71856)
(70305)
(62208)
(60142)
中心(55681)
研究所(54323)
农业(53887)
业大(52952)
(52667)
财经(48035)
(46310)
师范(45826)
北京(45711)
(43960)
(43091)
经济学(42924)
(42585)
经济学院(38402)
基金
项目(223302)
科学(176624)
研究(166769)
基金(161343)
(141404)
国家(140120)
科学基金(119702)
社会(107680)
社会科(100985)
社会科学(100955)
(88195)
基金项目(84212)
教育(77310)
自然(75216)
自然科(73529)
自然科学(73510)
(73445)
自然科学基金(72248)
编号(67737)
资助(65526)
成果(55841)
重点(51062)
(50426)
(50328)
(49324)
课题(48187)
创新(46469)
国家社会(44636)
教育部(42965)
大学(42201)
期刊
(166240)
经济(166240)
研究(102864)
中国(82461)
(72569)
学报(53115)
科学(50753)
农业(49660)
管理(48307)
教育(45989)
(45813)
大学(42203)
学学(39097)
(34046)
金融(34046)
技术(32296)
业经(30446)
(25426)
经济研究(24901)
财经(23758)
问题(21663)
(20578)
世界(18332)
图书(18210)
(18125)
技术经济(17541)
科技(17303)
统计(16614)
(16083)
农村(15947)
共检索到528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2010年11月19~20日,"湖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湖州模式)研讨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选华  宋延清  
本文将浙江省湖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归结为"湖州模式",阐明了"湖州模式"所依赖的发展路径,并针对"湖州模式"指出了有待完善和解决的新问题,这将为我国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范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又要求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此举对新形势下湖州市的银行信贷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璐璐  
各地对宅基地退出的探索主要表现为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宅基地置换退出模式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宅基地整理退出两大模式。单就宅基地整理退出模式而言,浙江湖州的"房票"模式提出了全新的市场化思路,带来了多方利益的互赢,但是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低、农民的居住改善意愿强烈、土地区位好价值高、宅基地整理复垦的建设用地指标封闭运行的地区。在尊重地方创新,深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寻找"房票"模式的发展空间,优化"房票"机制,使其在宅基地整理退出中产生更大的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沁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承受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转移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色秀美的乡村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美丽乡村的消失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还危及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现实要求我们要在不断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进而为全人类构筑起安全的生态屏障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睿  鲍务英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长三角杭湖宁发展带中间,为浙江省首个与重点高校(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地级市。今年以来,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各级银行业抓住市校合作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全面启动"1381工程"建设这一契机,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和途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支持效应的体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李术蕊  张志增  史帆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车娜  李倩  黄薇  
"农村发展最大的任务是什么?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最能依托的资产是什么?是土地;土地资产利用的关键是什么?是通过节约集约和开发利用来盘活;盘活土地资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改革与创新,也就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卫峰  
"富丽乡村"是一个分析性很强的概念工具,由其衍生出来的许多推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这一概念,提出"伴随富丽化的乡村发展"的探索方向是中国乡村多样化发展的一条道路,同时结合目前中国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有乡村富丽性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聪志  李玉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再文  李刚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福艳  张社梅  徐红玳  
安吉县在10年生态立县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不仅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成效,而且其取得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演示了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山区通过持续拓展山区的多种功能,开创性地实践了我国欠发达山区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城乡均衡发展,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运作轨迹。在总结安吉这些重要新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般性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忠根  方志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