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1)
2023(16575)
2022(13993)
2021(13328)
2020(10993)
2019(25127)
2018(25130)
2017(47535)
2016(25882)
2015(29385)
2014(29556)
2013(28924)
2012(26822)
2011(24205)
2010(24575)
2009(22964)
2008(21772)
2007(19747)
2006(17668)
2005(15589)
作者
(75172)
(62681)
(61858)
(59096)
(39380)
(30109)
(28222)
(24619)
(23934)
(22447)
(21409)
(21116)
(19731)
(19717)
(19319)
(19062)
(18528)
(18273)
(17923)
(17749)
(15649)
(15519)
(15291)
(14547)
(14155)
(14096)
(13887)
(13828)
(12743)
(12635)
学科
(101383)
经济(101190)
(74641)
管理(69456)
(54009)
企业(54009)
(51452)
方法(41133)
农业(34316)
中国(34028)
数学(33985)
数学方法(33542)
业经(28663)
(27725)
金融(27717)
(26727)
银行(26677)
(26201)
(25730)
地方(24215)
(23714)
(23109)
理论(19881)
(16841)
(16740)
(16686)
贸易(16671)
(16218)
(16097)
财务(16008)
机构
学院(362161)
大学(360711)
管理(139478)
(139218)
经济(135820)
研究(123442)
理学(119742)
理学院(118395)
管理学(116208)
管理学院(115573)
中国(98474)
(77748)
科学(77505)
(76917)
(64677)
(62593)
业大(60137)
农业(59171)
中心(58839)
研究所(56762)
(55548)
财经(50657)
(49539)
师范(49034)
北京(48903)
(46029)
(45212)
(44051)
经济学(40138)
技术(39600)
基金
项目(243553)
科学(189489)
研究(181755)
基金(173239)
(150772)
国家(149341)
科学基金(126959)
社会(112626)
社会科(105597)
社会科学(105563)
(97062)
基金项目(92119)
教育(82795)
自然(81094)
(80335)
自然科(79155)
自然科学(79136)
自然科学基金(77692)
编号(77055)
资助(70487)
成果(63635)
重点(54109)
(53015)
课题(52900)
(52441)
(50000)
创新(46516)
科研(46014)
项目编号(45582)
大学(45279)
期刊
(162915)
经济(162915)
研究(107171)
中国(80783)
(77796)
学报(62112)
科学(55199)
农业(52428)
(48665)
管理(48442)
大学(47641)
教育(47238)
(44800)
金融(44800)
学学(44603)
技术(31850)
业经(30651)
(24668)
财经(24404)
经济研究(22709)
问题(21595)
图书(21027)
(20782)
(20347)
理论(17890)
科技(17526)
业大(17427)
技术经济(16668)
实践(16465)
(16465)
共检索到55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真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资金缺乏已成为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大部分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丽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它也是每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赢得了主动,特别对于那些文化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意义尤其重大。如果失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建设新农村也就随之迷失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然而让人担忧的是,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却出现了群体性的信仰危机,价值体系也处于"解构"状态,因此急需"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农民信仰,从而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庆水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9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在这些文件中,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007年的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玉科  
我国传统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热在城里,冷在乡里,停在村里,到不了农民手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提出了构建由科技法规与政策、科技投入、科技组织、科技产品有机结合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设计了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体制和激励机制,建议通过实施和完善科技支农"110"工程,完善和深化农村科技培训工程,全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大中专毕业生支农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义工(志愿者)工程等,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文化力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素质”瓶颈,应该从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平等的教育体制;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等文化力支撑体系入手,从长远和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财政预算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合金  李保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珊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金融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金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存在的缺陷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财政扶持是必需的,但发挥农村金融杠杆的作用,更能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助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自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是人的定位建设,“主导人”与“主体人”的建设必须有机结合,什么样的“主导人”是农民群众欢迎的?新农村建设的“根”在农民,依靠的是农民,为的是农民,服务型农民干部正是新农村建设之所需,还能发挥导向性作用。怎样建设“主体人”?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的“主体人”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落脚点。但面对中国70.8%的人仍然以农为生、58.2%的人还住居在农村的局面,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与历史重任?笔者认为无外乎三个层面:农业.农村.农民,也即三大战略转换:一是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二是农村社会形态的转型;三是农民身份的转换。但这三大战略的转换需要产业的有力支撑,只有夯实这一经济基础,建设新农村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源动力,农村金融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速度,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本配置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