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1)
2023(6549)
2022(5289)
2021(5133)
2020(3991)
2019(9002)
2018(9023)
2017(16348)
2016(9200)
2015(10320)
2014(10194)
2013(9809)
2012(9049)
2011(8344)
2010(8675)
2009(7779)
2008(7646)
2007(7304)
2006(6635)
2005(5800)
作者
(24213)
(20899)
(20437)
(19464)
(12657)
(10113)
(9138)
(8006)
(7977)
(7394)
(7174)
(6842)
(6581)
(6368)
(6273)
(6265)
(6100)
(6080)
(5730)
(5654)
(5302)
(5233)
(5092)
(5085)
(4941)
(4787)
(4754)
(4452)
(4309)
(4301)
学科
(48133)
(37310)
经济(37169)
农业(32179)
(28317)
业经(17392)
管理(15114)
农业经济(12320)
中国(12255)
地方(10423)
(9921)
(9440)
农村(9423)
方法(9292)
(9240)
企业(9240)
理论(9178)
发展(8608)
(8595)
建设(8370)
(8293)
教育(8143)
土地(7523)
(6878)
劳动(6877)
收入(6821)
(6776)
及其(6507)
人口(6395)
农业劳动(6339)
机构
学院(124030)
大学(116160)
(47627)
经济(46434)
(44179)
管理(44009)
研究(42886)
理学(37485)
理学院(37088)
管理学(36410)
管理学院(36205)
中国(33589)
农业(32971)
业大(25855)
科学(25533)
(24464)
中心(21735)
(21397)
(21164)
农业大学(20201)
(19548)
(19434)
师范(19308)
研究所(18862)
(16920)
(16649)
(15574)
经济管理(15388)
(15147)
技术(14886)
基金
项目(80071)
研究(66973)
科学(61804)
基金(53182)
(45127)
国家(44471)
社会(42191)
社会科(38113)
社会科学(38099)
科学基金(37402)
(35292)
编号(31939)
教育(31359)
基金项目(28713)
(27226)
(27170)
成果(26131)
课题(21954)
自然(20496)
自然科(19948)
自然科学(19946)
自然科学基金(19581)
资助(19486)
(19122)
(18764)
重点(17844)
(17810)
(17575)
(16745)
(16678)
期刊
(67479)
经济(67479)
(53224)
中国(37875)
农业(36374)
研究(35932)
教育(25405)
学报(20247)
业经(18786)
科学(18501)
大学(17036)
(16016)
学学(15743)
农业经济(14386)
农村(13610)
(13610)
(13205)
金融(13205)
(13108)
技术(12508)
管理(11397)
(9848)
问题(9785)
社会(9167)
农村经济(9135)
世界(8386)
社会科(8266)
社会科学(8266)
职业(8263)
经济问题(8035)
共检索到20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少珍  
农民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民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但是他们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和谐新农村的构建。农民诚信意识的缺失,根源在于低信任度的传统文化、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农民诚信意识培养的关键是加强基层组织的诚信建设、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树立榜样、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黎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重中之重。因此,应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松仁  
农民休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民休闲有助于促进农民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但传统价值观念、农村现有科技水平、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特有文化背景对当前农民休闲带来了困扰。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新农村教育的深化、地方各级组织的渗透、农民休闲福利制度的实施、劳动本质意义的升华又能够使农民休闲在未来走向更大更多的可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菲  杨锦秀  
加强农民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作者根据对四川省平原、丘陵、山地的农民调查所掌握的素材,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培训的需求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雷晓明  陈宁化  
该文首先从人本价值角度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目标导向及实现方式内涵;进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产权条件与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条件;并从农民自身出发,认为农民具备发挥主体作用的理性前提,同时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制度和政策特点,提出了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公共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叶敬忠  吴惠芳  
本研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从农民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现状及不同类型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需求。研究指出,目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有待加强,农民对"民主"的理解程度较低,各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管理民主需要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大力加强,特别要体现农民对国家政策的知情权和村务管理的参与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立乾  
农民工培训问题是继"三农"之后的又一前沿问题。加强农民工培训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农民工培训面临着需求不旺和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的矛盾。本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剖,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对策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兰杰  侯鹏娟  
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宋剑锋  尹峰  
当前,资金严重短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农村资金需求大额化、多元化、长期化之闯的矛盾日渐突出,主要受制于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镝  姜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有其很多原因,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相继公开发布。其中,提出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定向培养,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这项改革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如何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保证定向培养医学生服从安排,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农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都是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本文试探索定向培养医学生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在思想层面加强引导,鼓励定向培养农村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翱翔  秦颖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具有现代公共意识是新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我国农民公共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农民普遍存在"搭便车"思想;二是理性"经济人"思想的影响;三是传统臣民政治文化的阻碍;四是农民较为分散的居住状况和农村自治合作组织的匮乏。要培育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关键在于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要明确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培育的启动主体是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民公共意识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二要明确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培育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农民公共意识培育中的核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