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1)
2023(15615)
2022(13416)
2021(12733)
2020(10505)
2019(23803)
2018(24036)
2017(45716)
2016(25086)
2015(28105)
2014(28311)
2013(27804)
2012(25566)
2011(23015)
2010(23113)
2009(21233)
2008(20689)
2007(18568)
2006(16330)
2005(14165)
作者
(73199)
(61420)
(60413)
(57874)
(38559)
(29506)
(27494)
(24140)
(23180)
(21786)
(20792)
(20692)
(19420)
(19176)
(18912)
(18552)
(18320)
(17816)
(17446)
(17369)
(15331)
(15181)
(14820)
(14244)
(13780)
(13716)
(13648)
(13519)
(12458)
(12327)
学科
(98435)
经济(98241)
(73609)
管理(66995)
(52514)
企业(52514)
(51225)
方法(41787)
数学(34897)
数学方法(34488)
农业(34125)
业经(27367)
中国(27050)
(24330)
(23467)
地方(20776)
(20491)
理论(18011)
技术(16309)
(16198)
(15618)
银行(15568)
(15414)
贸易(15409)
(15361)
(14975)
(14887)
(14629)
(14574)
金融(14566)
机构
学院(353818)
大学(351929)
管理(138712)
(135730)
经济(132581)
研究(120634)
理学(120323)
理学院(118970)
管理学(116855)
管理学院(116214)
中国(89773)
(78277)
科学(77603)
(75049)
(61515)
(61493)
业大(61023)
农业(60302)
研究所(56194)
中心(55516)
(52954)
财经(48890)
(47781)
师范(47299)
北京(46722)
(44538)
(43221)
(42553)
(38800)
经济学(38654)
基金
项目(244966)
科学(191429)
研究(180090)
基金(175541)
(153822)
国家(152422)
科学基金(129621)
社会(112340)
社会科(105364)
社会科学(105329)
(97534)
基金项目(93694)
自然(83889)
自然科(81895)
自然科学(81872)
教育(81469)
(81406)
自然科学基金(80398)
编号(75045)
资助(70940)
成果(61502)
重点(54306)
(53551)
(52396)
课题(51283)
(50792)
创新(47262)
科研(46592)
国家社会(45330)
教育部(45033)
期刊
(154983)
经济(154983)
研究(101246)
(79143)
中国(73515)
学报(62484)
科学(56137)
农业(53726)
大学(47282)
管理(46987)
(45870)
学学(44720)
教育(42075)
(31618)
金融(31618)
业经(30512)
技术(29746)
(25576)
财经(23225)
经济研究(21961)
问题(21019)
(20271)
(19715)
科技(19396)
图书(18381)
业大(17798)
理论(16603)
技术经济(16495)
现代(15676)
资源(15369)
共检索到520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玉科  
我国传统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热在城里,冷在乡里,停在村里,到不了农民手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提出了构建由科技法规与政策、科技投入、科技组织、科技产品有机结合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设计了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体制和激励机制,建议通过实施和完善科技支农"110"工程,完善和深化农村科技培训工程,全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大中专毕业生支农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义工(志愿者)工程等,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文化力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素质”瓶颈,应该从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平等的教育体制;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等文化力支撑体系入手,从长远和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财政预算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乐林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更需要政府提供公益性的优质服务。因此,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化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对"三农"的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合金  李保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秀霞  刘雁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挖掘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和地域特色等方面构建了“4+X”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偏差、遗漏等会有一定的补充,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入正轨。旨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玉君  
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核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状态,甚至处于异化的边缘。农村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而正视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娟  李胜茹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色工业集群;建立城乡产业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战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来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公共政策体系建构的现实目标,中国农村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决定了建构农村公共政策体系的政策取向、政策客体、政策措施和政策困境以及农村公共政策体系纵向建构、横向建构、过程建构的三个向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来位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厘清科学发展内涵,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根本目标;突出农民权利主体和政府责任主体的地位,强调非政府组织服务载体的功能;综合运用民意表达、互动协商、行政主导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提升公众满意度和供给有效性;梯度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劳动就业、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庆水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9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在这些文件中,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007年的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立飞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为农技推广体系增添了强有力的助推剂,如何解决好辽宁农业"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提高"农民的钱袋子",都是应刻不容缓的去思考、去创建、去解决。而对于直接服务三农的前沿队伍,在新的形势下更是要敢于面对挑战,乘势而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