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2)
- 2023(3991)
- 2022(3172)
- 2021(2791)
- 2020(2256)
- 2019(5046)
- 2018(4887)
- 2017(9455)
- 2016(5176)
- 2015(5897)
- 2014(5664)
- 2013(5861)
- 2012(5551)
- 2011(5050)
- 2010(4966)
- 2009(4694)
- 2008(4620)
- 2007(4409)
- 2006(4120)
- 2005(3586)
- 学科
- 济(21413)
- 经济(21263)
- 业(13142)
- 管理(12349)
- 企(10403)
- 企业(10403)
- 方法(9665)
- 中国(8373)
- 农(8078)
- 学(6740)
- 财(6543)
- 数学(6433)
- 业经(6347)
- 数学方法(6339)
- 理论(5775)
- 农业(5757)
- 和(5614)
- 劳(5488)
- 劳动(5469)
- 制(4204)
- 社会(4182)
- 收入(3983)
- 教育(3600)
- 经济理论(3491)
- 企业经济(3405)
- 人口(3231)
- 地方(3225)
- 策(2888)
- 体(2825)
- 动力(2816)
- 机构
- 大学(79804)
- 学院(76913)
- 研究(31864)
- 济(31187)
- 经济(30552)
- 管理(25738)
- 中国(22481)
- 理学(21979)
- 理学院(21669)
- 管理学(21180)
- 管理学院(21046)
- 科学(20668)
- 京(17735)
- 农(17693)
- 所(17284)
- 研究所(15762)
- 财(14750)
- 农业(14141)
- 中心(13341)
- 业大(13207)
- 江(12524)
- 财经(11524)
- 院(11399)
- 北京(11342)
- 范(11011)
- 师范(10806)
- 省(10679)
- 经(10559)
- 经济学(10379)
- 科学院(9574)
- 基金
- 项目(52160)
- 科学(40652)
- 基金(38471)
- 家(35430)
- 研究(35213)
- 国家(35098)
- 科学基金(28639)
- 社会(24865)
- 社会科(22108)
- 社会科学(22095)
- 基金项目(19313)
- 省(19281)
- 自然(18733)
- 自然科(18318)
- 自然科学(18307)
- 自然科学基金(18008)
- 划(17564)
- 教育(16349)
- 资助(16240)
- 编号(13099)
- 重点(12156)
- 部(11874)
- 成果(11794)
- 发(10805)
- 计划(10413)
- 科研(10403)
- 创(10176)
- 国家社会(10068)
- 教育部(9937)
- 课题(9912)
共检索到123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学模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坚决为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斗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宜萍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全面落实需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必要的保证。现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公平为基石,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武
在祖国大地上,已涌现出一批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小康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和临颖县南街村、北京市房山县窦店村和市郊韩村河村、山东牟平县西关村、陕西渭南市五里铺村等,就是突出的代表。这些村的广大农民,在党的一系列正确政策的指引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兴华
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和强调这一问题,既是针对改革开放前"左"风时期忽视快速发展生产力,漠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贫穷社会主义,也是针对在党的理论和宣传史上,没有从社会本质上把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快速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系统和突出地论述这一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经济理论问题,结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波 祝黄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制度、政策层面的投入,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收入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本质内涵 贫富差距 实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原则和目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解其时代意涵,把握其现实情态,从而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需要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探析。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首先阐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把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运用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新时期从改革战略、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还处于相对富裕而非绝对富裕、部分富裕而非整体富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理论 现实 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厚钊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受价值规律支配,市场经济在它的运行中,势必会出现等价交换中的不等价交换,势必会出现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重新分化组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桂花 李旭东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是内含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规定的系统性思想,按劳分配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方式,但这一系统思想在现实中表现为生产端、分配端、交换端和消费端的“系统悖论”。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的理论兼容性与实践契合性应从描述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三重视野观照:现行两套分配体系边界的逐渐消融要求重新审视通往共富之路;按劳分配内蕴的革命性精神是当下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精神;新质生产力发展下生产物化趋势与消费人化本性间的张力造成的“劳动”分配标准的弱化呼唤“新质”的分配标准。新质生产力的“颠覆性”影响要求对未来社会分配方式进行初步构建:在新质生产力的解放初期实行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新质生产力深入发展阶段实行按“所有权”分配;在新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分配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南平 蒋海曦
在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目的性及创立过程的长期性、艰苦性、开创性。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贯穿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必须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及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为全世界劳苦大众作贡献,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昭示着世界各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分配制度的重要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改革开放40年来,学界和实际部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不懈探索,已有的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安排既要体现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要求,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定性。据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即在公有制经济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覆盖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的各种生产要素也要贯彻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挺
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加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搞好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思想;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美云
空想社会主义发源于英国并在欧洲国家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演进提供了丰富素材。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甚至反对私有制,为构建共同富裕社会提供了宝贵素材,设计诸多积极措施以支撑实践共同富裕社会的具体路径;时代局限为坚持唯心史观而不能洞察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坚持以和平手段改造现实社会而尚未找到构建共同富裕社会的科学路径。中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应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普遍全面富裕,坚持并夯实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扩展生产力发展的边界和积累提升其能力以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强化再分配能力等以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等以提升财富利用效率和激发继续生产的动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国镇 胡怀国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伴随着西方式现代化的进程,古典经济学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了早期探索。马克思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作了深刻反思,强调人的发展,为共同富裕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实践探索中推动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推动了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第二,吸收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及理论成果;第三,在新的征程上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作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根据社会本质要求和社会最终目标,在确定研究对象本身内涵上经历了一个从"财富"到"资源"再到"共同富裕"的演变过程。共同富裕是贯穿本质内涵的全部过程和各个层次,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目的。文章还对国家教委推荐本中个别提法提出了己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